气功往事:建国初期的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一)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鹤翔庄功法
1954年,在唐山试验初期,刘渡舟老先生规定:不管什么病,都可以用气功疗法治疗,但是,不给女人治疗。经过多次动员说服,刘渡舟第一次开始勉强的收治女病人,其中就有赵文英同志。每天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去厕所以外,全部是练气功的时间。
最初试验阶段,刘渡舟老师规定的100天为一个疗程,他说这是他的老师就这样传下来的,不能改变。而且规定在100天之内,回避女人,不得见客人,不许外出,不得相互交头接耳说话,不得偷着乱学别人的功法。还有特别要求,100天内不能理发、不得刮脸、不许洗澡、不能剪指甲。一百天治好了立刻出院,治不好也必须出院,不许再次来治疗。这是1947年—1948年(建国前刘渡舟治病情况);1954—1955(建国后)两年实验的原始状况。
从1954年——1955年,开始试验气功疗法期间,还没有系统整理练功的内容和练功基本要求等。但是已经有了气功疗法的雏形,这就是练内养功、强壮功等,要有平坐式、卧式(仰卧、侧卧)和盘坐式、站式等。在呼吸操作上,有了硬呼吸法、软呼吸法、自然呼吸法。调神方面,有意守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饮食方面,很简单,也奇特,就是随便吃、随便喝水。不管什么时间,只要练功饿了就可以吃饭,没有次数。喝水是必须每日在4暖瓶到5暖瓶白开水,最少的也不能少于两暖瓶白开水。练功的时间也单纯,就是除了吃饭、睡觉、厕所方便,其余时间都是练功。
此时,已经有一、两位医生进行观察、研究、总结。这就是王锦溥、王树彬等人进行临床观察。同时,还由北京协和医院的放射科主任余贻倜教授等协助,进行X光的透视、照相、化验等检查配合临床研究。
1956年,到了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此时也开始整理最初的气功疗法资料,也开始讲气功疗法课,依据传统经验,规定每天练功6个小时,每次的功时为60分钟,4次静功,两次动功。少数的可以加练睡前功、饭后功等。也开始规定了上功、下功要打铃(以后改用电铃,可以控制声音大小,以免惊吓病人)。
1956年的气功疗法资料里,已经开始初步的对:姿势的要求;呼吸的要求;意守的要求。也就是后来总结的“三调”,就是在练气功中要调整需要的姿势;调整需要的呼吸方法;调整需要的意守部位。气功疗法的“三调”是缺一不可的。
而这三个内容,刘渡舟氏认为呼吸最为重要,意守丹田和姿势次之。但也有简单辩证,比如不同的疾病,也有不同的意守方法、不同的呼吸法。所以刘贵珍也认为改变呼吸方法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气功疗法名称由来之一。简言之,北戴河的医疗气功的“三调”,就是练功中调整姿势(调身)、调整呼吸(调息)、调整意守部位(调神,意守丹田),有时又叫“调意”或“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