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也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它的“阶级性”表现在文艺作品的内容上,也表现在它的目的性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如果我们要根据某一原则来评价人的行为、运动、关系时,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性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且也是一个阶级的范畴。于是,一个具体的人的本质,也就是他的全部性格的内容,当然比他的阶级本质的规定性要丰富、生动得多,但是无论多么生动、丰富,都不可能脱离其阶级本质的。所以,由这一“阶级性”出发,文艺作品自然就成为政治宣传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文艺作品的“阶级性”与“人性”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以为它们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如何理解它们的对立呢?
譬如,笔者曾读过苏联时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的是一名红军女战士在战斗中与自己的队伍失联,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在岛上遇见了一名同样是在战斗中与部队失联的白匪。共同的遭遇、岛上恶劣的生活环境,使这两个“鲁滨逊”忘记彼此的身份,渐渐产生了爱情。
他们彼此深深地相爱,在恶劣的环境中相互扶持。每一次当他们发现空中有飞机飞过或海上有船只经过,便齐心协力一起发出信号。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尽快离开这座荒岛。有一次他们发现了一艘舰船,于是两人拼命向船只呼叫并作出各种夸张的肢体动作以吸引船只的注意。而船只还真的注意到他们并向他们驶来。两人为此尽情欢呼雀跃。然而当舰船驶近时,红军女战士发现眼前驶来的是白匪的军舰。她惊讶、犹豫、彷徨、痛苦……终于她终于掏出了枪,将子弹射向了她的恋人………她又撕心裂肺地扑在尸体上懊悔、痛哭……小说到此就结束了。我想这个“荒岛”的场景肯定是作家有意设计的,但通过这个场景作家要表现的就是在特殊(这个“特殊”包括战争年代,也包括我们现在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期)的年代里的“人性”与“阶级性”的冲突。
“人性”有其合理性,“阶级性”也有其合理性。而文艺作品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表现“生命的冲动”,表现生命中的“合理性”与“合理性”的冲突,而非“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冲突。在这一个场景中,通过“生命的冲突”,让“阶级性”得以彰显,让“人性”得以升华!反观“文革”时期的“三突出”的作品,过分强调“阶级性”而忽略了“人性”,其结果是作品的人物都变得“没了人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