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夫妻带着一个“求学梯队”
宋咏鸿
驻村第一书记赵欣写了一副对联:政策好,家庭勤劳致富;家风正,儿女品学兼优。上下联写好,他再弄个横批:耕读世家。
前不久,赵欣把对联送到了维新镇奢沟村贫困户陈胜鸿家,贴上了房柱。
这是赵欣驻村以来唯一一次意识形态层面的帮扶,扶陈胜鸿家的精气神。
这副对联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求学“梯队”
一直,陈胜鸿都是喜忧参半。
儿女学习好,他喜。教育负担重,他忧。
上学的儿女多,大学,专科,高中,初中,一一排下来,陈胜鸿给孩子们列出了一个求学梯队——
大女儿陈悦考取贵州师范学院。
二女儿陈莘录取泉州医专。
三女儿陈丹在纳雍五中上高二。
四女儿陈屏在纳雍六中上高一。
五女儿陈梅在纳雍三中上初三。
小儿子陈镜舟在贵阳北师大附中上初二。
他陈胜鸿还得拼上10年,几个儿女的书才能读到头。
奢沟村到维新镇25里路,陈胜鸿当年的求学路走到维新就“断头”。现在,儿女们的求学路走得比他远,这让他在教育付出的艰辛背后多出了一丝欣慰。
“子拿父为马,父愿子成龙。”反正,只要儿女肯学,再苦再累,他也要撑。他和妻子杜刚美商量好了,不能让孩子们重复他们这一辈人的路。
“半个”教师
2018年,儿子陈镜舟小学升初中考试时,语文、数学总共考了198分。贵阳北师大附中的老师闻“分”而动,跑到维新,要走了陈镜舟,前提是费用全免。小小的奢沟村藏不住消息,村民听说陈胜鸿的儿子陈镜舟被贵阳的名校“挖”走,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陈胜鸿年轻时未圆的梦,将在儿子陈镜舟身上实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胜鸿在维新中学读书。家里到学校25里,他每天天不亮就得赶早出发,翻山越岭赶到学校,人已经累成泥。中午没饭吃,就在校园里候着,等上下午的课。放学回家,又是25里山路。一天一趟,他硬挺了过来。
后来,父母找到维新街上的李少祥,李少祥同意陈胜鸿住他家,陈胜鸿这才免却了每天50里路的来回奔走。
住李少祥家那阵,每个星期天,陈胜鸿得从家里背着十几斤包谷面、三四斤豆子、十来斤洋芋到借住的李少祥家,作为一个星期的伙食。带去的粮食得省着吃,要吃到星期六。
提起往事,陈胜鸿有点不好意思:“那时总也吃不饱,三十斤粮食不省着点,如果差上一天半天,喊天天不应。”
初中毕业那年,65岁的父亲病了,再也下不了地,种不了粮。陈胜鸿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没有资格选择继续求学。
辍学回家,陈胜鸿和杜刚美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杜刚美管种地,陈胜鸿在村里当了代课教师,每月领24块钱。他希望自己可以熬到转正那一天。
女儿陈悦、陈莘、陈丹出生后,负担重了,“半个”教师的24块钱工资养不了家,陈胜鸿和杜刚美商量,陈胜鸿放弃了代课,跑到毕节城区当了“背箩”,留下杜刚美在家种地。
刚当“背箩”时,陈胜鸿抹不开面子,自己好歹当过“半个”教师,怕在街头遇到熟人。
第一天,躲躲藏藏,背了半天背箩,一算账,居然有100块。陈胜鸿转身就给孩子交了学费。
“遇”到商会
陈胜鸿的背箩一背就是八年。
村里人知道,这些年,陈胜鸿在城里背背箩挣的钱够修大房子了。可陈胜鸿没修房,都投到孩子身上了。儿多母苦,陈胜鸿一家因此成了贫困户,至今还住在老父亲修的危房里。
“我没得书读过,7岁时跑到教室里,爸爸不让读,硬把我拉回了家。”这是杜刚美心里永远的痛。因为没读过书,她就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心想成全子女,圆子女的梦,也圆自己的梦。
凭着这份愿望,杜刚美和陈胜鸿苦苦撑着,把六个孩子读书的路铺平。
“幺儿在贵阳北师大附中是免费的,其他孩子都要钱,每个娃娃每月生活费500块,每月总共要2500块钱。”杜刚美掐算着说。
今年,二女儿陈莘去了泉州医专,陈胜鸿送二女儿去泉州上学,顺便在泉州打工——其实,他想离孩子近一点,离书香近一点。
陈胜鸿的父亲91岁了,身体不再硬朗,说不准哪天就走了,家里离不开人。现在有三个孩子在纳雍读书,杜刚美不得不在纳雍、维新两地之间来回跑。
就在陈胜鸿一家为众儿女费用发愁时,驻村第一书记赵欣联系了民革纳雍第三支部,通过民革这个组织对接上了浙江瑞安商会,在纳雍五中上高二的三女儿陈丹和在纳雍六中上高一的四女儿陈屏,双双得到了9600元的资助,这让陈胜鸿和杜刚美着着实实缓了一口气。“我这辈子的打算,就是把娃娃扶出头,走出奢沟,不再像我一样,过泥一把水一把的日子。扶娃娃读书,是当爹妈的本分,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娃娃的命好会遇到这个好心的商会。”杜刚美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
“扶志和扶智,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措施。陈胜鸿懂得立志,懂得投资智力,他家以后的日子肯定有盼头。”赵欣说。
“好在国家政策好,如今已经把他家定为移民,在纳雍县城分到了移民搬迁房——他家两口子勤快,如果不是扶孩子读书,早都修起大房子了。”奢沟村支部书记宋艿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