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老家那片枣林

今年的枣儿又该熟了。“七月十五枣红足,八月十五枣上屋。”这句谚语一代代延续到今天,确有它的道理。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左右,老家的枣儿都开始从下面发红,也预示着从现在开始,枣儿可以吃了,不发粘不发涩,慢慢的有青涩逐渐成熟。这时,摘个枣儿放进嘴里,甘甜的滋味瞬间涌向喉咙。到中秋节前后,枣儿就已经被大人们打下,放到房顶上晒了。
由于工作关系,好久没回家了。农历七月二十五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带着对父母的思念,带着对枣儿的期盼,我踏上了回家的征程。看到了年迈的父母双亲甚是亲切,一番问候之后,吸引眼球的,还有院里的那些枣儿。
母亲告诉我:“今年天气的原因,枣儿到现在还没红,有红的也是虫子在里面摧的。”我从屋里向外望去,在浓密的绿叶中,大大小小的枣儿挂满了枝头,你挤我,我挤你,一串串,一簇簇,压弯了树枝,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玛瑙,又像一条条绿色的瀑布一直挂到屋檐。一阵风吹来,满树的枣儿翩翩起舞,它们飘荡着,簇拥着,光滑的叶面被阳光穿透,也照在母亲苍老的脸上。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到了许多年前。
早先这是我家的一块宅基地,一块不规则的四边形,爷爷那个年代争取下的地盘。听父亲说,那时村里的宅基地基本上都种枣树。因为枣树容易活,它既耐热耐涝,也抗旱抗寒,就是一片贫瘠的碱盐地也能结出脆而甜的枣子,一年下来还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爷爷也把宅基地全部种成了枣树,三四十棵枣树慢慢长大,树林成了我童年的乐园。童年的我既调皮又捣蛋,虽是女孩,上树爬墙是我的强项。爷爷总说我投错了胎,经常遗憾地摇摇头:“你要是男孩多好,就可以立门户,争门面了。”
深秋的季节,枣子熟了。我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一棵枣树,踩着树杈,哪个好吃摘哪个,一边吃一边吆喝:“这枣太好吃了,甜。”惹得树下的小伙伴直流口水,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我也会时不时地向地面扔下枣子。他们高兴地抢啊,跳啊。燕子说,让我去她家看小人书,还说她有条漂亮的红绸(女孩扎头发用的彩缎)送给我。亮说,放学的时候帮我扫地。只有霞年龄最小,她坐在地上让我扔个枣儿,说:“你在学校里犯的错,我不告诉你妈妈……”

晚上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也会爬上枣树,坐在树杈上,满树的果子和绿叶把我挡得严严实实,遮住了他们的视线,最后还是我理直气壮的蹦下来,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当然,为了爬上更高的树枝摘那些最甜的枣儿,被树枝划破了裤子,母亲也会训斥一通。我从小生活在枣林。枣林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感到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我喜欢简单安宁的生活,在温和的黄昏下,我常独自坐在枣树下沉思,看到枣儿落下就觉得心里很甜。在树下做游戏,听着鸟儿欢快的啼叫,有时发现自己被成群的鸟儿包围,被成熟的枣儿覆盖,那是多么惬意的事。

上初中时,我安稳了许多,不再为了吃枣子而破坏淑女的形象,但我会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用尽全力扔向枣儿密集的枝头。霎时,“哗啦啦”枣儿落了一地,那种满足和快乐不言而喻。那个年代,我家的这片枣林是小伙伴们放学上学的必经之路。从枣儿刚能吃的时候起,三三两两的同伴路过开始摘枣,个子高的,跳起来摘上几个,个子矮的用砖头击落,再或者那些机灵的孩子直接抓住树杆用力摇晃,之后他们攥着沉甸甸的收获,连说带笑上学或回家。

一天父亲说:“枣儿让上学的孩子糟蹋的太多了,地上好多能吃的都踩碎了,你放学后常去看看。”听了父亲的话就像一个上战场的勇士,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任务,做起了枣儿的保护者。之后的这段时间,我坚守使命,每天放学以后和上学还早的这段时间,我搬个小桌,拿着马扎,来到树底下,翻开课本,拿起笔,眼睛却盯着来来往往的人,其实他们都是善良的,一个小不点坐在树下,就没人再去摘枣儿了。

一夜风雨,吹落残花无数。当然,那些待熟的枣儿经过风雨的冲刷,通常会落一地。这时候,我挎着小竹篮,一个个的捡起,就像捡起流走的岁月,又像重拾那些快乐的童年,此时的收获在心里开了花。回到家,母亲仔细地洗净、择好,做饭的时候放在锅里。这段时间,我哪也不去,眼巴巴地等着母亲把它蒸熟。母亲看出了我迫不及待的样子,微笑着掀开锅拿了几个递给我。我顺手撩起衣角,放在上面,高兴地跑开了。我看着眼前又肥又大的枣儿,胖乎乎的像个娃娃,绿的发亮,亮的耀眼,还没等凉透就塞进了嘴里。烫的我从腮的右边滑到左边再滑回来,那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溢满口腔。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那些枣儿就是我的美味。

这么多年了,每当枣儿成熟的季节,我都会想起那片枣林带给我的快乐。可是,童年永远过去了,那片枣林再也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这座房子和几株稀稀疏疏的枣树。这些枣树虽然已是年迈,但每年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等待我去采摘,等待我去回味。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王英珍,网名甄颖,山东淄博市高青县人,做过九年代课教师,现任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宏儒九织修布工。文章见于《滨州日报》《邹平日报》《梁邹文化》《高青日报》等报刊及部分文学论坛。
(0)

相关推荐

  • 【回望故乡】老家门前一树枣

    鄂东大别山区,群山连绵起伏,绿树成荫,庇护着多少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家.我的老家浠水县巴河镇七里冲村,就如一颗明珠镶嵌其间.每当我遥想往日的村居时光,竟如闲来品读陶渊明先生的田园诗,令人心驰神往. 据说, ...

  • 文友主页丨骏捷:对枣树的愧疚

    看到街上卖枣,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枣树-- 老家有一棵枣树,有水桶粗,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了,树荫遮住了大半个院子. 从我记事起,它就高高地耸立在院中.树上结的枣大如核桃,味道也很好,酸酸甜甜的. 我小时 ...

  • 第643篇:枣子

    中秋过后,市面上的枣子越来越多.越红了. 一年四季里,琳琅满目的水果,让枣子变得普通了许多. 小时候,农村乡间交通不便,闭塞的小村庄里,苹果.香蕉.梨子算得上稀缺物,花钱买得到的零食又少,所以,每到秋 ...

  • 枣儿红了

    受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的影响,半个月前,一连三天的降雨,下的是如此的缠绵,如此的滋润. 跟着大姐在城里居住的母亲,一直惦记着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枣树上结的枣儿,应该红透了吧.还好, ...

  • 李中军 | 冬枣树

    老家宅院堂屋前有棵歪脖子枣树,每年秋季都硕果累累,枝头上颗颗枣果,透着成熟的红光,仿佛刚过门的小媳妇,红着脸羞涩地低着头,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枣果结的大而稠密,几乎要压断每个枝条,微风吹过,透出阵阵果 ...

  • 一棵枣树

    一棵枣树 文/史莉莉 今天,看到几年前从老家移来的枣树上结了那么多的枣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眼巴巴的望着枣树长三四年了,直径也从当初的筷子粗长成现在的鸡蛋粗了.去年,枣子才挂果,只结了3个,最后还被 ...

  • 永兴小学四(4)班蔡宇泽 || 难忘老家竹林那片绿

    难忘老家竹林那片绿 永兴小学 四(4)班 蔡宇泽 当我第一次来到老家竹林的时候,就惊诧于它的绿了.直到现在,这篇绿还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却. 站在后山脚下,抬头向上望.那一片竹海好像富丽典雅 ...

  • 郭进拴|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郭进拴原创]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在我们老 ...

  • 难忘老家大坝的那些童年趣事

    老家有一条河,我们都喜欢叫它大坝,小的时候,跟着姐姐哥哥经常捞鱼捞虾,在大坝边玩上一天,也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回想起来,真是一件极美的事. 大坝的南北都有桥,桥南与另一处水源相通,水流自南向北,下大 ...

  • 难忘老家那盏煤油灯

            周末,回老家看望病中的伯父.晚上,刚准备喂药时,电却停了,屋里顿时黑了下来.打开手机,墙洞中那盏油渍斑斑的煤油灯映入眼帘,伴随着炉火那闪烁的微光,勾起了我满满的童年回忆.       ...

  • 【郭进拴原创】难忘老家二月二

    2021-02-07  来源  阅 6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g ...

  • 【总第558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郭进拴原创]难忘老家鳌头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在我们老家鳌头主要传说着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 ...

  • 郭进拴|难忘老家的沟沟秧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 ...

  • 【留住记忆】难忘老家那山那水

    那 山 那 水 难 忘 老 家 我的老家在梅林街道仇家村,距县城20余里,村边有金溪:村后是影潭山.我在金溪边长大,青少年时期在影潭山下谋生.熟知那里的山山水水,饱尝到那里的甜.酸.苦.辣.居住到县城 ...

  • 难忘老家的“腌咸菜”

    文:古岸云沙 图:来自网络 二姐家的田里种了一些胡萝卜,大约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缘故,最小的胡萝卜长得还没有人的小手指粗,大一点的,又长得歪瓜裂枣,没点胡萝卜样. 前些日子回老家,她大包小包的带回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