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检查看出十种疾病
超声检查是体检中一项很常用的检查手段,它的检查原理是用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向检查部位传播,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生回声,不相同的障碍物就会产生不相同的回声,人们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用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利用这种原理,人们将超声波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
目前最常用的是B超和彩超(彩色多普勒血流仪)。彩超是在B超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流探测的功能。在超声检查中,探头是超声成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中心使用美国GE的LOGIQ E9全身应用超高端彩超图像高度清晰,采用GE开发出的冰晶探头(XD Clear 2.0)的面阵探头技术,能够提供图像的侧向聚焦能力。低损耗传输的无针的探头接口信号,解决了超声穿透力、分辨率、图像远近场分辨率不一致的矛盾。目前这套超声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到高端体检当中。
北京一脉阳光美国GE的LOGIQ E9全身应用超高端彩超图像高度清晰
那么,B超最常检出哪些疾病呢?我们来看看排行榜——
第十位:查小儿囟门未闭
通过囟门这个小通道或颞窗(俗称太阳穴)观察两岁以内的小儿的脑室结构变化,超声检查逐渐成为新生儿颅脑检查的主要方式。
第九位:查肾囊肿
肾囊肿,就是肾脏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有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等。一般多囊肾和部分单纯性肾囊肿多是遗传性疾病或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有过肾脏损伤也可引起肾囊肿。
第八位:查妇科
超声可以经腹或经阴道观察女性盆腔器官,女性盆腔的主要器官有子宫、卵巢。超声是妇科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需要憋尿,而经阴道超声不需要憋尿并且更准确,可以查找出“小病灶”。
第七位:查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肿瘤性息肉,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肌性增生等,是良性的;另一类包括腺瘤和腺癌,属于肿瘤。
B超发现的大部分胆囊息肉为良性。B超难以确定良恶性。息肉大于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短期内增大迅速,伴有胆囊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或怀疑恶变(或已经恶变)者,应手术切除胆囊。
第六位:查产科
B超无创、高清成像、可反复操作的特质,对检查孕妇群体有很大优势,筛查胎儿畸形、看到胎儿各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
第五位:查甲状腺结节
如果甲状腺有了结节,B超会向甲状腺部位发射一组超声波,通过计算机采集它回声的延迟时间还有强弱,就可以判断甲状腺的薄厚及性质。有点像敲瓜听声,敲一下听听瓜里面是生的还是瘘的。通过B超,我们能很快判断:结节大小、结节边缘、结节回声情况、结节内部是否有细小钙化点、结节内部血液供应如何等问题。
第4位:查胆囊结石
怀孕、肥胖、西化饮食都可能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胆囊结石刚开始形成,或在胆囊内不发生嵌顿,常常无不适,或仅仅有时出现轻微腹胀、腹痛。通过B超可以很好看出,检出率到90%。
第3位:查肾结石
临床上,一部分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无明显症状,特别是较大的鹿角形结石,虽然结石较大,但因不易活动,反而不引起疼痛。B超检查能发现出X线阴性的结石(直径大于0.5厘米时即可显示)。20岁以后的成年人,每年都应进行一次双肾B超检查。
第2位:查颈动脉
如果斑块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回声很低,在医学上将其称为易损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软斑块。这类斑块容易破溃并形成血栓,进而堵塞远端血管、引起脑梗等严重后果。如果超声检查发现斑块表面光滑、外形规则、斑块回声较强,则称为稳定斑块,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硬斑块。这样的斑块一般较“结实”,较少引起血栓、堵塞血管。
一般来说狭窄程度70%以上的,至少要3至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同时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应在接受外科手术(斑块切除)或支架置入治疗。
第1位:脂肪肝
脂肪肝位居榜首,其发生是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最重要的原因是肥胖(90%以上重度肥胖者都有脂肪肝)、嗜酒(80%左右长期嗜酒者有脂肪肝),而肝炎、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常见原因。B超对脂肪肝比较敏感,特异性也比较高,通常会发现肝内低密度影。有些患者会出现肝脏形态饱满,肝脏血管走行相对清楚,严重的脂肪肝血管走行就欠清晰,所以B超可以检查出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