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疲秦之计——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上篇】第二章(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

魏锋专访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疲秦之计
——《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上篇】第二章

文/白描

一个间谍,如何造就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条疲秦大计,如何成为强秦之策?”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

书名:《天下第一渠》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78820号

作者:白描

出版社: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太白文艺出版社

好书榜■白描创作《天下第一渠》解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前世今生——历时两年跋山涉水,寻踪溯源采访百人,查阅数百册史志文献

名家专栏■我的大渠——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开篇

名家专栏■天下来宾——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上篇】第一章

中国地理版图上,在秦岭山脉和陕北黄土高原之间,有一个东宽西窄的狭长地带,这个地带在地理学上被命名为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

这个狭长地带,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周边被四座雄关围定,所以自古就称关中。渭河平原也叫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查阅地理文献,文献这样描述:关中盆地处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挟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层最大厚度达七千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自上而下如阶梯状依次是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原、和尚原、周原、积石原、始平原、毕原、美原、许原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原、细柳原、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铜人原、阳郭原、孟原等。

关中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金城千里”指渭河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期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游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

秦人走出陇山,崛起于关中,秦国都城数度迁移。先是于周釐王五年(前677年)定都雍城(今陕西凤翔),战国中期秦灵公迁都泾阳(今泾阳西北),秦献公时又迁都栎阳(今西安临潼东北)。秦孝公商鞅二次变法时便以咸阳(今咸阳东北)为都城,直至后来秦统一全国,建立以咸阳为中心、幅员辽阔的封建大帝国。

韩桓惠王两次来秦前往的是咸阳,他是否走出咸阳,顺便对秦国进行一番“考察学习”,我们不得而知,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我猜想他也许会像荀子一样,对秦国的山川名胜、风土人情进行一番考察。那时交通不便,既然已经到秦,何不多走走、多看看?我甚至猜想他到过泾阳。泾阳与咸阳只隔两条河、一道原,河是渭河和泾河,原是毕原(今称白蟒原),距离约二十五公里,可谓近在咫尺。而泾阳又是秦故都,秦国很多贵族住在泾阳一带,不用舟车远行,顺便观瞻一番是很有可能的。

泾阳,因位于泾水之阳而得名,始见于《诗经》。《诗经·小雅·六月》:“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的一个少数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焦获是泾河出山口以下的一个大泽。《诗经》里还有多处与泾阳或泾河有关的描写:“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这是《诗经·大雅·棫朴》里的记载,描写周王征伐,六师扈从,英勇之士奋力划船,船行划破泾水的单一涛声。当时能通船运的河道,必是在泾河出山后泾阳一带。“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一个幽怨的女子在向喜新厌旧的丈夫泣诉:我是清白的,我的品行清澈见底,请不要再诋毁我。这是《诗经·国风·邶风》里的一首。邶地在今河南省,“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说的却是距离泾阳不远的泾水入渭口的情景。“凫在泾,公尸在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这是《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第四篇的描写:野鸭沙鸥在泾水中游动,盛大的宴乐正在举行,清冽的美酒,美味的佳肴,神主来到这祭祀场合心情会多么欢畅!

泾阳北部,雄踞两座山,西曰仲山,东曰嵯峨,青峰绵延并峙,逶迤东西。泾水自仲山出,而嵯峨山下传说是黄帝铸鼎之处,鼎成,黄帝驭龙升天。嵯峨山古称荆山,东抵清谷,西到冶峪,绵延十多公里。山有五峰,五峰为五条山脊的最高点,峰的南坡陡峭,势如刀劈斧砍。登顶嵯峨山南眺,泾渭分明,关中平原尽收眼底。

想必《诗经》里的诗句韩桓惠王都读过,黄帝铸鼎于荆山之阳的传说他肯定也听过,他对泾阳产生兴趣,完全是有可能的。

然而,他更想看的是泾河。

泾河出山(成存义  摄)

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东侧的老龙潭,有汭河、洪川河和蒲河汇入。在陕甘交界又汇入最大的支流马莲河,折向南流入陕西长武县境,有黑河、达溪河注入。再流经泾河大峡谷,自泾阳张家山出山,又流经关中平原后,结束全部流程,于西安市高陵区船张村注入渭河。

我手头有一本《张家山水文站站志》,张家山水文站为泾河下游干流控制站,是国家重要站,因而对泾河流域的水文资料有着较全面的记载。其中在概况部分,有如下记载:

泾河全长455.1km,流域面积45421k㎡。泾河流域为扇形,各支流均处于六盘山以东暴雨区。暴雨移动路径与支流汇入走向一致,从西南经嘉陵江河谷输送的水汽在翻越秦岭后,继续向东北移动,常在六盘山两侧及子午岭两侧形成西南—东北向的大面积带状暴雨区,使泾河上游支流洪水频繁,量级高,遭遇机会多,是陕西洪水易发区和洪峰流量高值区。

……张家山至入渭口为下段,河道长64.8km,平均比降11.3%。本河段河道增宽,水流趋缓,河床淤积较大,漫滩、夹心滩发育,河岸侧蚀较强。

……泾河是一条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根据张家山水文站多年实测泥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399亿t,最大年输沙量11.70亿t,最小年输沙量0.324亿t,相差36倍。多年平均含沙量137kg/m³,实测最大含沙量1430kg/m³(1958年7月11日)。泾河是黄河输沙量最大的一条多沙河流,占渭河的年输沙量的75%,占黄河年输沙量的20%。

……泾河流域深处内陆,受大陆季风影响,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雨,夏季多暴雨,春秋有霜,冬季降雪。北、中部属干旱区,南部为半干旱区及小部分偏湿润区。

我之所以详细地在这里抄录泾河水文资料,是因为这一切也许与韩桓惠王有关。如果他到过泾阳,他应该对泾河和泾河下游的情况有所了解,而且从此后发生的事件看,我的这一推测也许不是妄说。

在韩桓惠王第二次入秦归韩后,秦国接连发生大事:昭襄王死后,其子孝文王立。服丧期满,孝文王即位,这是公元前250年的事情。十月己亥日即位,三天后辛丑日死。接替他的是其子异人,即庄襄王。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国,大赦罪人,厚施德惠于亲戚,广布恩惠于人民,想大干一番事业。谁知不满三年,竟也一命呜呼。算上秦昭襄王,秦国在四年之内,竟然死了三位国君。

命运似乎和秦国过不去,但历史似乎执意要在秦国推出一位继往开来的新国君,注定要引导改变其历史的大事发生。

这个人终于出场了,他是庄襄王之子——一位十三岁的新秦王。

他就是嬴政。

就在秦国接连发生这一串大事的时候,一场谋划正在韩国紧锣密鼓地进行。

韩国立国,最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到景侯徙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哀侯都于郑(今河南新郑)。韩国疆土狭长,跨黄河南北,黄河南有今郑州、许昌、南阳等地,黄河北则有野王(今沁阳)、上党(今山西长治)。韩国境内有荥泽。荥泽,形成于史前,《禹贡》所讲“荥波既潴”,说的是黄河水沿古济水溢出后聚积为荥泽,为古代中国九大泽之一。古时的黄河河道偏北,后来黄河不断南翻,淘蚀山根,使黄土质的敖山滑塌河水之中,由黄河分出的“河南之济”沿广武山北麓东流,同时接纳了由广武山上流下来的柳泉和广武涧两股小水,流过了敖山以北和荥渎相汇。二者汇合后再转向东南流入荥泽。荥泽起到了储水和调节济水的作用,同时也是行船停泊之所。荥泽的存在,影响了黄河、济水等水系,对当时的航运、邮驿、人口和地理环境有重要影响。魏国开凿鸿沟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再从圃田泽引水东南,形成庞大的水运交通网。从地势上看,韩国的荥泽比魏国的圃田泽更适合引黄河水。黄河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决开黄河岸引出一条足够的水流,绝不是简单的事情。荥阳地势“绾毂水路要道”,比原阳更适合引黄河水,因此荥阳引黄口很快取代了原阳引黄口,荥泽连接黄河、济水和鸿沟,成为天下水运枢纽。

正因为如此,韩国在治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众多治水的能工巧匠。《周礼·地官》有关于“稻人”的记载:“稻人,掌稼下地。”“稻人”专门从事低洼多水地区的引、蓄、配、灌、排水及防洪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管理。《管子·度地》记载,先秦已经有专设的水官,任命“习水者”为吏佐,称为“都匠水工”,负责河道堤防的巡查、整修。这类人员后来统称为“水工”。

如果韩桓惠王看见过泾河,那么这条河流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心思正是萦绕着这条河流而涌动。泾河的浊流,无疑对秦国构成巨大的祸患,他在谋划:能否以治泾为名,鼓动秦国上马一项大的水利工程,让它举全国之力,役全国之劳,经年累月修建之,从而拖住它,使它无力也无暇顾及其他,阻止它东伐的脚步。再理想一点的话,也许它就被拖垮了、整烂了,再也不会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地盯着东方的邻国了。

良策妙计!不错,真是一个独辟蹊径的良策妙计!

韩桓惠王的这套谋划,史称“疲秦之计”。

韩桓惠王是在什么时候动了这个念头、想出这条计策的,史书无载。我据情分析,应该是在他两次入秦之后。而很有可能是在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推后几年,即他参加秦昭襄王葬礼之后。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襄王薨,在秦国南方的蜀郡,却传来一个好消息——都江堰建成。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花费五年时间在岷江上修建的一座水利工程。秦国虽然当时还难以估价都江堰会为蜀郡带来多大效益,但这个罕见的大工程的完工,充分展示了秦国的实力——它想做的,就一定能够做到。

战国时秦岭以南的巴蜀两国,占有今四川大部分地区,以及云、贵、陕、鄂部分地区。巴国与蜀国为仇,打得不可开交,都向秦国求援。秦惠文王趁机派张仪、司马错等出兵,先是灭了蜀国,杀了蜀侯,继而转攻巴国,俘虏了巴王。秦遂设置巴、蜀、汉中三郡,将四川、陕南和关中连成一片。其后十五年间,两代蜀侯先后两次发动反秦暴乱,又都分别被司马错挫败。司马错是陕西韩城人,司马迁的先祖,三伐巴蜀后,便镇守巴蜀,巴蜀自此平静。公元前256年,李冰被秦昭襄王任为蜀郡太守,遂有后来的开凿都江堰之举。

李冰(约前302年—前235年),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生地不详,一说山西,一说陕西。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最初的名字已无考证。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作“堋”,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后来有人称其为都安大堰,到了宋代才称都江堰。司马迁曾亲自“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考察了都江堰。《史记·河渠书》载:“郡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都江堰工程复杂而又巧妙,李冰因势利导,兴建了渠首枢纽工程,自上而下,由百丈堤、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和人字堤组成,其中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为三个关键工程,分别发挥了分流、引灌、滞洪、分沙、保安的作用。枢纽工程建成,又修渠建设灌区,灌地一万余顷,成为当时最大的灌区。司马迁把李冰开凿都江堰的功绩主要归结为三条:一是除沫水之害,二是可以行舟水运,三是灌溉农田。后世更是称誉其“功昭蜀道”。

韩桓惠王素知秦好大喜功,“疲秦之计”的萌生,是不是都江堰给了他灵感?

这是猜测,但不能说是毫无根据。实际情况是,韩桓惠王要在水上做文章,要实施他的计划了。

首先要物色合适人选。

此人既要懂水利,有治水的实际业绩,更要懂得韩桓惠王的意图,要能彻底贯彻执行韩桓惠王的计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此人必须具备外交才能,必须能言善辩,而且必须做到胸有城府、深藏不露,具备说客和间谍的胆识、辩才和谋略。

我们现在不知道韩桓惠王经过了何种渠道选拔这个人,并经过了哪些程序,只知道他选定了一个人。

此人是一名水工,名叫郑国。

(未完待续)

■白描老师创作的《天下第一渠》【限量签名本】火热预定中,亲爱的读者朋友,请加微信:13572752344联系小编

好书榜■白描创作《天下第一渠》解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前世今生——历时两年跋山涉水,寻踪溯源采访百人,查阅数百册史志文献

名家专栏■我的大渠——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开篇

名家专栏■天下来宾: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上篇】第一章

 
白描简介

白描,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玉文化学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作家。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佛造像专业委员会会长,兼职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学教育之外,长期从事玉文化研究和玉雕艺术评论工作,出版和发表玉文化专著《翡翠中华》《中华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尊荣徵徽》《玉演天华》等。连续多年主编《中国玉器百花奖获奖作品集3》并担任总鉴评,多次主持全国性玉文化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