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企业只有稳定了才能做想做的事 | 名家论语

  • 作者: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 来源:根据鲁冠球的公开报道整理编辑

编者:10月25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先生去世,享年72岁。从1969年带领6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乡镇企业算起,到现在发展成年营收超千亿的“万向系”,鲁老在48年的创业史里创造了诸多辉煌。被马云尊称为“民企教父”。鲁老在创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经营和管理企业的独特心法,现摘录他的一些语录,权作纪念。

谈如何当领导

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犯错误

有人说企业家与政治要有一个黄金的距离,我认为不是距离的问题,人总要有一种思想,如果你的思想升华到为人类做贡献,这就是政治。能够为人类做更大的贡献就是企业家最大的政治。

要当好企业负责人,就要全神贯注,全部投入到企业中去,要牺牲玩乐、爱好、享受。当了领导,没有牺牲奉献精神,就象社会上说的,围着园子、轮子、桌子、裙子转,哪里有时间去思考,去学习?

现在市场千变万化,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怎样把钱赚回来,这是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要有驾驭企业的本领。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提高得来的。

我向单位里的同志提出几个建议: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决策本领、待物本领、公关本领、开拓市场本领。掌握了这些本领以后,才能驾驭企业。

要多看,多思多听,最后要多干,就是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在企业里实践,失败了重新来过,成功了做得更好。通过这样做,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世界上的钞票,随处都能赚,我们一定要把凡是能够赚的钞票都赚过来,赚来的钞票仍然还给社会,"取之要有道,用之要欢乐",这样企业才能生存。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犯错误。境界和思想可以超越,精神可以升华,但力量不可超越。

企业家不是唯利是图的,赚钱只是我们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企业家主要是造就一批人,企业最终靠人才来创造。所以说,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欢乐。做企业就要有这个境界,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终极思想。

谈经营和市场

只有时势造英雄,没有英雄造时势

企业家的视野决定企业的发展范围和发展方向。现在我们就好比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我们搞企业的是生产商品的,你看得多远,你的产品就能提供到多远,你看到世界的需求了,你生产的产品就能够适应世界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具有全球视野。

企业的生存就是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谁适应了市场谁就有生存的能力,也有了生存的权力。你要生存,势必就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去做,去适应它。

(万向)不需要什么(危机)预防机制,主要是要看到未来,预防就是要调查市场需求,了解了市场就是创造市场,了解的过程也就是适应的过程,然后在适应的基础上去创新。

(经营企业)最大的秘诀就是我在发展当中一直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从未止步,也从未超越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说,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在有一个这样的问题,许多企业家,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一个企业长期居于高位,几年、几十年之后,他就会高度地膨胀。这样,他就会对这个企业开始失察,然后这个企业就会出问题。

产品并不是档次越高越好,开拓市场一定要符合实际。开拓市场的关键,就在于自己的能力,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如果超过自己的能力,往往会失败。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强调稳定。企业只有稳定了才能做想做的事。稳定也是多方面的,人员、产品要稳定,基础管理要跟上,人多的时候,形成游戏规则也很重要。

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掌握好一个"度"字。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能力,先不要有大的调整,有能力了再一步步地调整。一旦超越所能,要么质量,要么成本就做不到位。

我一直想搞汽车,但80年代初,到国外一考察反而一点信心也没有了。因为感觉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相差千万里,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靠自己实干,逐步积累发展。所以,做任何事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有理想目标,然后看什么目标,看有没有能力。只有时势造英雄,没有英雄造时势。

谈企业管理

企业的法则是适者生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艺术",同样也是生产力。

先进的技术不能弥补落后的技术,而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落后的技术。这是我在三十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深切体会。我认为,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个永恒的主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艺术",同样也是生产力。人们常说"向管理要效益",为什么向管理能得到效益呢?说到底,就是因为它也是生产力。

因为管理得当,就能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以达到增效益的目的。

对一个企业来说,外部形象是越大越好,而内部管理则应该越小越好。企业的外部形象大,则企业有信誉,有知名度;内部管理小,则能做到事事物物有人管。管理人员都管事,让企业内部各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

企业的管理要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原来适合的管理手段,现在就不一定适合了。企业发展了,管理手段也要相应发生变化。"企业分家"是发展壮大企业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有效管理途径。

正确的管理思想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企业就会走弯路,甚至会走错路。现在的市场确实是瞬息万变,是魔鬼市场,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得道"就能抓住市场。这个“得道”,以我的认识,就是建立利益共同体。

正确的管理思想,出发点就要正确,每个人都要通过诚实劳动,把生产搞上去,成本降下来,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亦同社会,一个社会,不但要有健全的法律,还要有道德的约束,要有道德文化,用道德来弥补法律的不足。在企业就是要建立一种文化,靠文化去融合。现在我们要创建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迫切需要。

我研究过西方和日本的管理模式,也很佩服日本的稻盛和夫等。我的做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哪一种模式都各有长处。企业的法则是适者生存,比较起来我还是最喜欢自己的,我有这个自信。谁能生存下来,谁就是好的。好与不好,能生存就好。

谈人才和文化

信任是最低的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人才储备上同样需要稳定为先。知识是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观念、文化更是如此。如今人才流动频率非常高,要用一种文化把人凝聚起来才行。

万向几万名员工就是靠文化精神理念聚集在一起,围绕"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形成一种文化。如何形成呢?就是要善待、尊重员工,让他们放开手脚干。

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让每个员工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更重要的则是给员工表现的空间,这是一门艺术。

企业大有大的好处,可以树立形象,但调动人发挥人专长的时候,就是越小越专越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过去我们仅仅是在有限的资源领域里做了些发展,如今,要从有形到无形方向转变,加大无形的投入。往哪里投呢?就往人力资源投。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加大投入,不光口袋满,而且要变成有精神、有智慧的脑袋,这就要敢于花大代价。

人才聚集起来,在人力软件上进行大投入,这是一个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最大保证。多年来,万向对人才的重视从没有变过。

引进"空降兵"需要从实际出发,而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培养。培养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互相理解与信任,而这一定是日久见人心的,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大家互相了解后才能形成信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靠时间得出的经验,何乐而不用呢?而信任是最低的成本,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万向就是让员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知识是靠人与人的交往得来的。通过走出去,通过交流并综合分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做错了也不后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