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帝释梵天东
《帝释梵天图》是北京法海寺主体壁画,位于大殿内后墙壁两侧,高3.2米,长14米,面积共计44.8平方米。壁画完成于明正统四至八年,内容是以帝释天和大梵天为首的二十诸天礼佛护法的行进队伍,故全称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两幅画面绘二十诸天及侍从共36人物,第一人物高1.2米-1.6米。诸路天神鬼众浩浩荡荡,敬佛护法,各显其能。气势森严,排列有序,三五不一,相互呼应。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此幅是法海寺《帝释梵天图》中以“大梵天”为首的东侧壁画,人物由西向东排序,依次为:大梵天、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大自在天、功德天、日宫天子、摩利支天、坚牢地神、韦陀天、娑竭罗龙王。壁画完全保留了原来的密宗体系,具有唐代传统的模式,但人物形象又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徵。法海寺壁画的线条兼具工丽谨严而奔放洒脱的特点。所用的线条基本上是“铁线描”,间用“兰叶描”和“钉头鼠尾描”。画中的线条稳定简练、准确而有运动的感觉。这种绵长洒脱的线条,不仅显示了画家们的艺术修养,也体现了明代寺观壁画的传统和渊源。
此幅是法海寺《帝释梵天图》中以“大梵天”为首的东侧壁画,人物由西向东排序,依次为:大梵天、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大自在天、功德天、日宫天子、摩利支天、坚牢地神、韦陀天、娑竭罗龙王。壁画完全保留了原来的密宗体系,具有唐代传统的模式,但人物形象又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徵。法海寺壁画的线条兼具工丽谨严而奔放洒脱的特点。所用的线条基本上是“铁线描”,间用“兰叶描”和“钉头鼠尾描”。画中的线条稳定简练、准确而有运动的感觉。这种绵长洒脱的线条,不仅显示了画家们的艺术修养,也体现了明代寺观壁画的传统和渊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