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风情 | 清明节的习俗

周明军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一、     寒食节

在古代清明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寒食不在二十四节气中。所谓寒食节,从其字面表述来理解,就是在这一天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自冬至算起的第105天,通常在阳历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前后,有时也会与清明重合。

《辞源》、《辞海》对“寒食节”大体上也是这样解释的:春秋时,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在诸侯列国流亡,历经磨难19年。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晋文公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看见介子推背后有个柳树洞,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是片衣襟,衣襟上面竟然题了一首血诗。诗云: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悲痛万分,取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据说,此后,“足下”成为上级对下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就是来源于此。

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并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为了悼念他,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烟火、吃寒食,形成寒食节。

二、     清明节

清明和寒食有所不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是一年一度准备春耕春种的节气。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是扫墓和踏青。

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三、清明节的活动

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清明节的习俗与传说

我们儿时清明节那天各家都折柳树枝和松树枝插在自家的屋檐下,说是为了保平安。到现在赣榆的许多农村还有这个习俗。

清明门前插柳戴柳还有多种说法:

1、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以辟邪。

2、插柳”“折柳” :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

3、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的。据说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他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说是替他“招魂”。

4、在清明节插松插柳在赣榆流传最多的是张献忠的故事。

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杀人无数,一天追上一个妇女背着老妪奔跑,张献忠问“你背着的是谁?”,这个妇女答曰“背着的是我婆婆”张献忠听后很受感动,遂对她说:“你很孝顺,义军不杀你们,不用逃跑,你们回家吧”。可这个妇女说“回家,你们也会来杀” 张献忠说“你回家在家门上插松条和柳条做个记号,我就不杀了”

于是这个村姑回家马上通知乡亲们:“门前插松插柳,说明不是贪官污吏,决不相害”。

这个习俗沿习至今。

(0)

相关推荐

  • 林作尧II清明节的来历,快看看吧【客都原创】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对根的寻求和对故土的依恋的情感传承,是深深的穿越时空的思想:清明节扫墓祭祖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是一份永恒的节日. 清明节"香烟的缭绕,元宝纸钱的 ...

  • 赣榆风情| 喜得万历《赣榆县志》

    喜得万历<赣榆县志> 周明军 明万历十八年(1590),赣榆知县樊兆程主修<赣输县志>.由县学附生唐时熙编撰初稿,教谕李一凤校正,樊兆程亲自总纂成书,进士朱维藩作序. 万历十八 ...

  • 赣榆风情|赣榆民俗—端午节

    赣榆民俗-端午节 周明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 ...

  • 赣榆风情|赣榆张姓百忍堂

    赣榆张姓百忍堂 百忍堂: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 ...

  • 赣榆风情|考万历《赣榆县志》序

    考万历<赣榆县志>序 周明军 史料记载赣榆县第一部县志是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由赣榆知县樊兆程主修的<赣输县志>.县学附生唐时熙编撰初稿,教谕李一凤校正,樊兆程亲自总纂成 ...

  • 赣榆风情|吴敬梓在赣榆的那段时光 之一初到赣榆

    吴敬梓在赣榆的那段时光 之一初到赣榆 周明军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 ...

  • 赣榆风情|吴敬梓在赣榆的那段时光 之二 十四年赣榆生活

    吴敬梓在赣榆的那段时光 之二 十四年赣榆生活 周明军 一.  第一次到赣榆,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十四岁的吴敬梓随嗣父吴霖起远赴江苏最北面的海滨城市--赣榆.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吴敬梓 ...

  • 赣榆风情|赣榆人,请记住乡愁

    赣榆人,请记住乡愁 周明军 又到一年的开学季,赣榆许多莘莘学子开始打着行囊.背起背包踏向远方的路了. 他们或者是她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走在前行的路上. 赣榆人,不要忘记赣榆,请记住乡愁. 什么是乡 ...

  • 赣榆风情 | “赣榆”地名来历之一

    "赣榆"地名来历之一 周明军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最东北角上,历史上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又由于赣榆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诸多省份人群,许多方言竞和山西等地的许多语言相似,并保留了许多上古音 ...

  • 赣榆风情|“赣榆”地名来历之二

    "赣榆"地名来历之二 周明军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最东北角上,历史上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又由于赣榆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诸多省份人群,许多方言竞和山西等地的许多语言相似,并保留了许多上古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