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5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段,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理论阐释】
【理论阐释】
1.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这句话是讲的大道理,我们《内经》反复强调这样的道理。我在其他的篇当中,也不断的讲这个内容。
   “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
 @ 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
 @ 是《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基础理论。
 @ 也是中医养生学说,得以建立的学术支柱。
   养生,要人和自然界相联系起来。这确实是中医学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养生的一个特点。它也是建立养生的一个理论基础。
   关键的问题,在养生方面还是养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根据四季的阴阳之气的升降,来采取不同的方法养生,这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社会越进步,人的寿命越延长,越需要养生。从中医理论上,应该认真的研究发掘创造更好的养生的方法、技术。
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好几种说法,
 @ 刚才我提到的,指春夏养生长之气,秋冬养收藏之气。生长之气就是阳,收藏之气就是阴,我说这种解释是最符合本篇的意思。
   我们教材提到,在前代的注家当中,明代的马莳,和清代的高世栻(高士宗)都持这种见解。我们认为是与《内经》的本意是相合。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三说,也各有道理,也可以符合临床,与《内经》之意不能说是相反。所以我在讲本门课程之初的时候,就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不是说解释《内经》某句话、某个字,只有一个说法,不许有他说,不是的。它都符合实际,都符合《内经》理论体系,因此都可以成立。但是毕竟相对来说,有一个最准确,也不反对别的说法。
   另外三说,
 @ 阴阳互制论
   王冰认为,阴阳互制的。他说,
   # 春夏养阳,说是春夏因为阳气盛,应该从食物上,养生来说,应该注意吃些凉东西。因为阳热之气盛,应该吃些凉东西,不要阳热太盛了。使人体相适应。
   # 秋冬,应该适合吃一些温暖的食品,以避免寒凉。对不对?对啊,这实践中有啊,夏天天气很热,吃点冷饮,这都可以,当然不可过头了。
   冬季寒冷,你想吃点温暖的食物,可以。有啊,我记得我一个老师是四川人,他说他们家乡就有个习惯,他们家乡,不敢说是整个四川,他们家,我去那天正好是立冬,他们家正在吃附子炖羊肉。他说我们家乡就有这习惯,立冬了,寒冷了,附子是热性的,羊肉也是热性的,他就那天吃,所以符合实际。王冰这种精神也符合实际。对不?北京那天下大雪了,我看那个火锅城,那天生意特火,外边太冷了人们都去吃火锅了,热乎的。
 @ 阴阳互根论
    比如张介宾,就是从阴阳互根论来讲这个问题。他阴阳互根论是从病的角度讲,说春夏伤于阳,秋冬则病;秋冬伤愈阴,春夏就为温热之病。他是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因为阴阳是互根的,你春夏伤了阳气了,秋冬他就阴精也藏不好。秋冬阴精不能藏,春夏也要得温热之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冬天养生不当,春天的温热之病。
   符合不符合实际?
   也符合实际。所以张介宾从阴阳互根那个角度来理解,春夏是阳,为阴之根,秋冬是阴,为阳之根,阴阳互根,互用。
   养阳不当,阴也不能生;养阴不好,阳也不能正常长。
 @ 阴阳盛衰论
   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阴阳盛衰的,从这个角度立论。
   认为春夏当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是阴盛于内而虚于外。春夏看来是阳气盛,其实里边还寒,阳盛于外而里边反而寒。
   符合不符合实际?
   也相当有一部分,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有“夏月伏阴”之病,而春夏宜养其内虚之阳。春夏时候应该养阳,他这个“养”是补养的意思。这种人是阴寒内寒的人,要春夏去补养。他说,好,是好,不错。本来就阴寒盛,你在冬天养阳他不容易养起来。春夏自然界的阳气盛,借着自然界之气,阳气盛,再给他温热药来补,他容易养起来。所以张志聪这种解释,当然秋冬养阴也是这个样子。也符合临床实际。
   所以我说,尽管我们提出一个说法,马莳等人观点,认为是最符合本篇的意思,但是另外三说,也各有道理。那是针对不同的情况。他都有他的道理。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说吗。这是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上的解释。
3. 治未病
 @ 本篇的治未病,就是讲的预防,未病先防。
 @ 在整篇的《内经》当中,“治未病”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既病防变”。有病之后,要防止其传变,也叫“治未病”。
   这是从“治未病”这个概念上,从《内经》记载上来讲,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主要的是本篇所说的,未病先防,这个“治未病”。
   也有的篇章提到的是既病防变,比如既病防变的问题,看咱们教材,在关于“治未病”这里头,第三小的自然段,“治未病,除未病先防含义之外,在《内经》还有既病防变的内涵”。
   # 如《刺热论》所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还有说,“肺热病者,右颊先赤,...”。就是哪个内脏之病,它首先在面部上有所表现。表现的部位不同,所以中间有删减,“病虽未发,见赤色这刺之,名曰治未病也”。已经发现有赤色,就是有病了,没有真的表现出严重的时候,要赶紧治,这也叫“治未病”。
   所以说要求医生,在掌握疾病传变规律的基础上,密切注意病情,洞察其演变趋势,抓住时机,早遏其路。“早遏其路”,本话就是在《素问。刺热论》里的话。早遏其路,遏止疾病的传变的道路。这也是就是刚才我们引证了,《素问.刺热论》那一段之后,其中有一句话。“早遏其路”。遏止它传变的道路。这也叫“治未病”。
   # 大家后来很熟悉的,《难经.七十七难》的话,“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你看,难经,意思也是说既病防变的意思。
   # 《金匮要略》也有这样的话,(“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都是既病防变。那也叫“治未病”。而且在临床上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