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其直径大小为(百亿分之几米),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2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3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这种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4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不会散开,而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但固体,液体又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他们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远,其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铁丝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5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6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物态、体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二者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②热传递。定义, 热传递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物体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③热传递的条件: 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8 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即J/(Kg.℃)。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其大小与物质种类,物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Ⅹ10焦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9 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 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放=cm(t。-t) 其中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Q放表示放出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 表示物体的质量。t 表示后来的温度即末温。t。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即初温。m的单位是Kg,Q的单位是J
10 比较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电加热器的规格是(相同的),水和煤油的质量是(相等的),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天平),(停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相同的电加热器?答(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实验中用(加热时间)来表示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