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身边的两个职场牛人
贝壳人才工作室由一群热爱教育的资深金融人士发起组成,为青少年人群提供金融行业求职规划、认知提升、人才定制培养等教育服务,致力于做一家有价值、有使命的青年教育工作室。
文/By 小贝老友猛火
小贝老师的掏心话:猛火老师是小贝多年的好友,在咨询、公募、基金子、PE等领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经历过好几次职场转型,对金融行业的了解和转型有着深刻的理解,血与泪的故事和经验,都在这短短的文字中了。
就职场与事业的话题而言,据对身边前辈的观察,我发现30岁是个鲜明的分水岭。对于大部分同胞而言,30岁前的积淀及经历,几乎决定了其30岁之后的事业经营思路及风格。
下面聊聊工作中接触到的两位牛人,有一些小的思考,希望对你有些启发。
第一位是V姐。
V姐是研究员及投行出身,拥有将近十年的投行从业经验,在资本市场领域的研究十分深厚。
大量的项目经验使得她对定增、股票质押、并购基金等这领域相关业务专研得非常深入,你问她相关项目的事情,无论是业务思路或一些项目细节,都可以无比清晰、细致地跟你讲解。
一旦有新法规推出,V姐一定是第一波关注到并能第一时间剖析其影响的,如最近的证监会新八条、新的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等等。
在一些业务细分领域,V姐甚至能专研到一般同业竞争者所深挖不到的技术,从technical层面解决一般竞争对手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问V姐,奥秘何在?
V姐答:一是深耕,在细分领域力争做到极致,形成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勤奋,多跑,通过与更多的合作方沟通、尝试,找到靠谱、专业的合作团队,这样能进一步构筑竞争优势的壁垒。
我深以为然。
虽然严格意义上接触V姐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确实如她所说,看到她从业务技术层面解决了不知多少个类型不尽相同的的项目难题。
以前我遇到新问题心理会犯怵,但V姐的态度非常鲜明:解决问题才能彰显出我们的价值所在,这样才有意思。
日常工作时间中,V姐几乎马不停蹄得在看项目、看材料、做方案,与客户沟通,却一直精神气儿十足,所谓的“十万小时”理论,我猜V姐比一般人能更快实现。
V姐的事业经营的核心方式是深耕业务领域及技术。
第二位是Z哥。
Z哥的路子则完全不同。这位东北老大哥,从小打架无数、嗜酒如命、当过航海员,后面亲自目睹了同事海上作业出事后奋不顾身地转考到国内最高学府研究生,后面一样做起了银行、干起了金融。
Z哥做的是非常传统的业务,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但我却非常纳闷,为什么Z哥有着源源不断的业务,听闻在半年就完成了整年惊人的业绩指标。
从业务技术上看也并无技术壁垒,走的也不是差异化路线,何解?
后面慢慢了解到,Z哥在前期已锁定老家当地的几个合作方并将其完全吃透,从经办到领导,搭建了双方批量业务往来的利益基础及具体模式。
既然这业务跟谁做都可以,何不找各方面都合作得顺畅的人。
我非常佩服,能将客户吃得那么透的,真是有本事。鬼知道背后他们谈了多少次、喝了多少酒、打通了多少关系。
Z哥的事业经营的核心方式是关系及人脉营销。
如果将一个人的工作及事业比作运作一个公司,你我都不得不面对的最核心问题是:我提供了什么产品/服务,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那么,对于我目前的工作或事业,在什么行业?具体做着什么?我相比于他人的核心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
就如以上所看到V姐及Z哥的事业经营方式有所不同一样,每个人的个性、过往经历、甚至三观的不同都会导致其核心经营方式的不同。
有的人擅长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人醉心于技术专研到一般人所达不到的水平、有的人具有全局观擅长管理、有的人能说会道演讲超牛…
一个公司,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胜出谈何容易…
而我们个人呢?职业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靠什么胜出?是值得你我都深思的问题。
【问小贝】小贝工作室集合了四大、信托、证券、PE等知名金融机构任职的导师,对金融求职及职场发展有着深刻了解和广泛的人脉,曾辅助数十个学生进入理想的金融工作岗位。有关于金融求职及职场转型的问题欢迎后台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