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碑刻】五潮观“常住福田”碑
相关文章:
▲龙王冲村三尖坡望五潮山(向家舟摄于2020年10月17日)
五潮观遗址,位于湖北长阳贺家坪镇龙王冲村五潮山顶庙坡,与高家堰镇木桥溪村石城隔分香溪对望。所在巨峰兀立,下临溪水,三面陡绝,灵秀峻美,为形胜之地。
五潮观因五潮山得名,而五潮山之名又因山腹中流出五股水流而来。道光《长阳县志》记载:“五潮山,在县治西九十里,点心坡之北。其山东南北三面陡绝,半山中生五眼,三大两小,四时清流不绝。”当地传说,这五股泉水为张天师擒孽龙时手抓悬崖而形成,因俗称为“五爪(zhǎo)水”,山亦名为“五爪山”。后经古代文人雅化,以“五潮山”之名载入旧县志中。今则多以五潮观之讹称“五爪观”名山。
▲五潮观遗址上的二通碑刻(向家舟摄于2020年10月17日)
五潮观始建年代不详,其名在乾隆十九年《长阳县志》中即已出现,及至民国时期向为长阳著名宗教场所。建国后,该观被毁,建筑无存。前些年,有一座移动电话基站又兴建于遗址上,对遗址又造成一定的破坏。去年10月17日,笔者一行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遗址处尚存部分石砌地基及石柱础,及碑刻四通,可供怀古。
已发现四碑系两组:一组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捐庙基及佛田碑,一通。另一组为民国十三年重修五潮观功德碑,三通。四碑或散置于荆棘,或部分掩埋于土中。经过笔者一行近1天的时间挖掘、清理、测量、拍摄、拓印,将四碑基本信息保存。
▲乾隆三十二年碑拓片(向家舟拓并摄于2020年10月17日)
四碑中,以乾隆三十二年碑最具文献价值。其碑为青石质单体碑,高138厘米,宽59厘米,厚17厘米,通为楷书,题额“常住福田”。碑释文如下:
常住福田
盖五潮观乃古籍仙境,左有五潮,右有响铃,后有龙潭,前有云台,凤集仙观,四水徘徊。行僧至此,愿为之栖;游客至此,兴赏不去。今有王圣友等,遵先父遗言,愿将此山座基,以为佛地供奉。其有四界:下至山脚,载粮五合。而恒僧有此恒产,衣钵可永远有传。自施之后,刻立碑记,永垂千古,功德无涯矣!
施主:王自天。信男:王圣友、王广友、王商玉。孙:王仕海、王弘开、王弘任、王文进。
施主:秦善长。孙:秦多荣。喜施岩田一段,坐落:北抵王姓为界,西至观脚巢口,下抵河心。自施之后,永住福田矣!
凭助众姓:李祖尧,一千。卢一臣,一千。熊文,一千。熊致中,一千。熊维则,一千。李映西、覃天文、王文龙、龙玉书,各捐银一钱。生员熊习魁,一千。生员张起元,一千。
石匠:黄廷旺。
大清乾隆三十二年十月下浣廿四日同众公立。住持僧:普光。
▲高家堰镇石城望五潮山(向家舟摄于2020年10月17日)
碑文中的“五潮”,即指“五爪水”。“龙潭”,按道光县志记载,为五爪水旁一山洞深处一潭。过去,其洞内除该潭外,还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由五眼右上有一洞,外阔不数武。复有一门,宽七八尺,高五六尺许。进约三、四百步,有水沟,即五眼水之源。两旁有怪石,如笋者,如塔者,如胡桃核者,如狮与象者,其色皆白,钟乳离然,击之作钟鼓声。循水而进,有龙盘,可坐十余人,中有石龙,爪牙鳞角宛然如生。更进,则有潭,乃真龙潭也,但深不可测,莫敢问津。”
“云台”,指位于龙王冲邻村青岗坪村的云台观,亦为长阳历史名胜。但“响铃”则不知为何景观或地名,望有知其原委的读者告知本人。
追寻千年古县遗迹
考辑乡邦历史文献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