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崔如琢,“皇帝的外衣”该脱了 (2021年第32期)


崔如琢 /简介

1944年出生于北京,美籍华人。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曾获文化部功勋成就奖、“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4年全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等。
崔如琢,“皇帝的外衣”该脱了  
□武祖和

崔如琢是在二十世纪末突然出现的一个画家,此前对他一无所知。或者说,他从未进入过自己的视角,自然谈不上对他的绘画有何兴趣。然而,1990年代之后,“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的宣传在各类报刊上不断出现。特别是2016年,崔如琢高调地捐给故宫博物院一个亿,其中4000万专门用于养心殿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其余分别用于开展故宫的文化传播、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活动的报道,着实让人一惊,想知道此乃何许人也。

原来,崔如琢1944年生于北京,幼年跟着郑诵先先生习字;及长,拜在李苦禅先生门下学画。1981年怀揣800美金,带着梦想闯荡美国,涉足书画、收藏、鉴赏等领域。11年后旅居香港,9年后回归故乡北京,而且很快成为“中国第一巨富画家”,还声称“80岁之前,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一定要超过毕加索”“给我十年的时间,我要超越西方所有的大师”,还要“打趴所有经典,成为美术丰碑”……一个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理想,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倡导。可是,如果不知天高地厚,痴人说梦,则有井底之蛙之嫌,则会贻笑大方。单说为故宫捐款一事,据媒体介绍这是故宫文物保护基金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现金捐赠。按照中国文人的做派,是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的。事实上,1949年后给故宫捐文物的很多,如张伯驹潘素夫妇、郑振铎先生、孙瀛洲先生等,他们捐赠的文物不计其数,许多都是国宝级的,根本没法以金钱去估量。他们都很低调,低调得让人以为这些文物原本就是故宫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媒体的不了解,那就是崔如琢先生故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明星,让天下人得知他是“全球成交价格最高的在世艺术家”“中国画家首富”,云云。殊不知,这些殊荣与艺术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是无关的。

崔如琢 国画 松鹰图

一个人能够拜在大家名下,是非常幸运的,可遇不可求。但是,老师是大师,不等于自己也是大师。甚至,不能扯虎皮作大旗,把老师的光环借来作为鼓吹自己的资本。一位艺术家的影响力,不是艺术家自己说的,也不是某个人定义的,更不是价格所认定的。纵观崔如琢先生的绘画,我没有看到黄宾虹的厚重,没有看到李苦禅的稚拙,也没有看到潘天寿的奇崛。就是李苦禅先生的创作,也不是高不可攀,因为老先生除了花鸟之外,在水墨领域未见到值得令人高山仰止的地方。这就需要后来者继续攀登,不断完善。可是,崔如琢没有这样做,或者说做得很不够。他极力宣传的似乎与艺术无关,与绘画无关,与水墨无关,更与李苦禅先生无关。崔如琢先生的作品不看则已,认真去看,活脱脱是老年大学毕业的水平。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故以“当代国画大师”自居,并称可以“比肩国际上所有的大家”。崔如琢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三个历史贡献:第一,黄宾虹创造了积墨山水,但是积墨花鸟是我创的;第二,指墨书法,指墨篆书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第三,我把指墨、泼墨和积墨山水糅在一起,开创了“崔氏山水”。首先,所谓积墨花鸟,现在美术界还没有人认可;其次,对于指画指书,这个是中国传统绘画画法更不是他的发明创造。清方熏在《山静居论画》中记述:“指头画起于张璪,张璪作画或用退笔,或以后摸绢素。”清代高其佩、虚谷,近代潘天寿等都有指画作品。崔如琢书法,也就是一般书法爱好者的水平。他怎么能够开创一代书风、画风?

崔如琢 国画 香远

崔如琢想超越谁?怎么去超越?是思想还是艺术能力?艺术作品没有普世价值观,没有创造性,就是一种满大街都是的行活。记得汤文选先生曾叹息那些靠运气卖了几幅画、喜欢人前口出狂言的画界后生:他们都是“文革”害的,大凡读了几本书都不会这样浅薄无耻。一个艺术家如果所有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模仿别人,重复自己,认为中国画就是一种样式,再高的拍卖纪录都是欺世盗名,是资本运作的罪恶。陈传席也说:“艺者,异也;匠者,同也;雅者,异也,俗者,匠也;然过异则怪,俗到家时则大雅。”

客观地说,崔如琢绘画作品虽然少有自己的笔墨语言,但作为一个普通画家,他的技法还是娴熟的。如果不是过度包装,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应该明白,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价格只是一个附加值,而不是艺术本身真正的价值。就如同当下娱乐圈的流量明星一样,流量多并不代表实力强。否则,就是强奸了艺术的真诚,败坏了绘画的苦心,偏离了一个艺术家的初衷。

崔如琢先生目前要做的就是赶紧脱下“皇帝的外衣”,把所有的功夫都用在绘画本体上,争取衰年变法,已而改变自己的艺术形象。

崔如琢 国画山水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