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慧麟和金碧艳
到了农历八月初七日那一天,梅(兰芳)先生夫妇和我们都到大马神庙拜王瑶照的寿,寿星的兴致很好,谈笑风生,各方面都照顾到。三间屋里都坐满了亲戚朋友徒子徒孙,黑压压挤了一屋子。这些人群中间,有两个人最令我发生感慨,一个是华慧麟,一个是金碧艳,都是瑶卿的学生,现在都显出憔悴可怜的样子。
《玉堂春》 华慧麟 饰 苏三
华慧麟的戏,演得不错,我尤其欣赏她的京白戏,如《得意缘》《探母》等等。她的京白讲得自然而流利,南方人学习到她的程度,是太不多见了。缺点是气弱,台风不够亮,所以没有大红大紫,但是总可以算得是一个南北驰名的演员。她嫁的是一位帮会里面的英雄,江湖人称小阿荣,在半殖民地时代的上海,是赫赫有名的。我曾经跟他接触过,记得他第一次到马斯南路访问梅先生,梅问他作何生理,他期期了半天,说在小东门开蜡烛店,华慧麟在旁边很窘,因为上海有句俗语,叫“蜡烛店小开”,这涵义我不大明了,好像是调侃青年人而不务正业的意思。回家之后,慧麟埋怨他,他倒很坦白,说“我平常很能说话,见了梅先生就讲不出来了,我怎么会讲这句话,连我自己都莫名其妙。”实际上他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特殊身份显露出来,我倒觉得此人还有点羞恶之心。同时我看出慧麟当年在他的压力之下,有说不出来的委屈,并非心甘情愿的。
《南天门》 高庆奎 饰 曹福、金碧艳 饰 曹玉莲
金碧艳初名金景萍,我小时候就看过他的戏,后来他从袁抱存(寒云)研究文艺,拜王瑶卿学习青衣。人是相当聪慧的,可惜年青的时候,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困于渔色,很早就不能唱了。
金碧艳(左)与金碧莲合影
旧社会里毁灭了许多有作为的艺人,能够卓然自拔,始终不败的,真如凤毛麟角,可见思想的改造,制度的改革,生活的改变,确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了。
按语:华慧麟是王瑶卿、梅兰芳两位艺术大师的学生,她拜王瑶老后,对出字、收音、行腔、用气得到真传,特别是京白念得好,生长南方的演员能够如此圆熟而有生活是难能可贵的。她在北京搭班,红过一阵子后来困于阿芙蓉,走下坡路,生活陷入窘乡。1950年,王瑶老任中国戏校校长,华慧麟是出色的教师,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刘长瑜、李维康……都是她的高足。她和我的亲戚邹慧兰最要好,邹向她学习王派的唱法,慧麟向邹研究身段表情,我曾见她们到护国寺街向梅先生学《霸王别姬》的舞剑,事先她托付慧兰:“你帮我记身段、位置,我以前演过《别姬》,现在教李维康,想往细里找找。”
《虹霓关》 华慧麟 饰 东方氏
她们一共学了三次,梅先生教得很细,他说:“舞剑的身段是跟[夜深沉]牌子走的,但不是呆板的,演员要和场面配合得紧凑,不要你等我,我等你,这样,尺寸就坠了。”接着又说:“许多架式都是对称的,如果舞台位置不适当就破坏了画面,这如同一张画的结构布局,必须胸有成竹,才能自然合拍。你们二位都是在舞台上实践多年的演员,一定能够理解我的意思,教学生要看对方接受的能力,因材施教。”
《打渔杀家》 谭富英 饰 萧恩、华慧麟 饰 萧桂英
在抗美援朝时,老艺人登台义演募捐,有一次演《巴骆和》是李桂春(艺名小达子,李少春的父亲)的骆宏勋,华慧麟的巴九奶奶,京白还是那么清脆好听。
华慧麟便装照
1963年,华慧麟以肝硬变夺去了她的生命,使戏曲教育界失去一位有真才实学的教师。
(摘自 《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 中华书局 198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