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中国人最深处的情结
[摘要]对于现代生活来说,这种慢节奏又危险不环保的形式确实不值得再为推崇,新型的厨房和器具更受欢迎,人们也逐渐在这日新月异中淡忘了灶台的存在。
小时候我去外婆家玩,其中有一项娱乐项目就是和表弟躲在土灶后面烤火,干燥的稻杆放入灶膛,随着火焰燃烧发出“哔哔剥剥”的爆裂声,空气和心里都暖烘烘的。
我们俩脸映得通红,贪婪地闻着灶台前飘来的饭菜香味,不停地问外婆饭要烧好了没?外婆会从灶台前探出个头说“再等等再等等,火被你们烧这么旺,都来不及收卤喽!”
我一直都觉得土灶煮出来的饭特别香,饭和铁锅的相接处,会有一层金黄松脆的锅巴。有时候太调皮不愿意坐在桌前好好吃饭,外婆会用锅铲子撅下来一块让我边玩边吃。
一口咬下去,清脆焦香瞬间弥漫至口舌每一处,这个味道伴着乡间傍晚的风和天空,至今难以忘怀。
灶台的起源
在古代,灶台就是“厨房”的全部,砖垒成方体,前边留空作为烟囱,后面留口作为添柴用的灶眼,上方留出一个大的圆形,在上面做一口大锅,锅里煮饭,锅下添柴,一顿美味的饭菜就这么出来了。
相传土灶由燧人氏发明,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而灶台,便在那个时候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和灶台同样流传下来的,便是灶神。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一带供张奎、高兰英。祭灶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老虎灶
之所以突然写灶台,是某天看见一档旅游节目在介绍上海的“老虎灶”,电视机里的老外兴致勃勃地对着摄像机喊:“This is laohuzao.”表情好奇又神圣。其实江浙一带的人对老虎灶颇为熟悉,它有别于用来自家做饭的土灶,而是个供应热水的地方。
老虎灶单靠泡水,利润单薄,一般腾挪得开地方的老虎灶总会设几张桌子,权为茶室。老茶客大清早把着一壶紫砂粗茶聊天,有早间弥漫的水汽氤氲,有市井街巷的谈笑风生。随着上海市区内最后一个老虎灶关闭,老虎灶渐渐式微。许是江浙仍有,却也不多了。
写在最后
1993年,普通灶台开始大规模改进,加上房屋属性的变化和燃气灶的普及,灶台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对于现代生活来说,这种慢节奏又危险不环保的形式确实不值得再为推崇,新型的厨房和器具更受欢迎,人们也逐渐在这日新月异中淡忘了灶台的存在。
时代的更迭影响着生活的每处,日常有时也会因此变为传统。而稻秆燃起时火星四溅的灼热、木头锅盖掀开时带着雾气的菜香、那一份嚼在口中美味不愿咽下的锅巴,相信至今铭记在很多人心里,成为灯红酒绿处时常想起的美好记忆。
那么在某个瞬间,你是否也会和葱爷一样,回想起童年时候暖烘烘的灶台,回想起乡间傍晚的夏风和天空,回想起陪你慢慢长大的家人呢?
在故事里,品味经典
转自“传统老字号”微信公众号(old-brand),腾讯文化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