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三十四(怎样活用知识)

三十四、怎样活用知识

要想让知识活起来,怎么活、活在哪里?有三个方面。大体在这三个方面做好了,就不可能把知识用不活,而且一大好处就是,尤其显现在运用知识的效果和效率上,这时任何知识,都不再是用人人都有的,可能被当成了“麻袋”的东西,所能够衡量的,也就无法相互攀比,乃是无以衡量和无法估量,实际是让人难以企及的。

第一,除了记得住,首先是把知识所在的概念,变成对语境的认识。例如,“集权”是“把各种决策权力集中于最高统治者”的意思,近义词是“独裁”,可这仅仅是抽象的知识和词汇概念意义,是定义,基本没什么用,还要能明白,用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就有不同的转换意,也就是“使用意”。

这是对知识活的储备过程,是知其一也知其二的过程,与记得住比起来,记得住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仅仅处于死记硬背阶段,是死的储备。死的储备虽是活用的客观前提,相对起来也是无知的。

又比如,一个人说:“你不能搞集权”。在这样的语境里,很显然说话者是想把事情往稳妥方面引,也意味这样的考虑,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大家还要商量商量”,如果对方马上回以:“怎么,你说我独裁?”这便是无知和戗茬说话了,虽知道“集权”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却终因不能活用,而停留于相对无知的层次。

其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用知识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让知识有了彻底的用途,才是对知识的真正活用,也意味达到了这样的过程和这样的阶段。还比如“集权”与“民主集中制”,后者也有集权的表象,可终不等于“集权”。

对知识的各种各样使用意,同样除了要能记得住,更要能够分析,特别是结合具体情形和一分为二进行分析。分析是把知识运用到活用阶段总的特点,也是最显著特点。想想看,对记住的知识分析不了,或不能运来分析,也就意味记住的知识没用,还有什么价值?

分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核心工具,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其过程,证明着知识能否变成有效能力,意味分析什么,就会让相应一大片有关、无关的知识都活起来,最终形成有系统脉络有规则的运用结构,并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向分析对象层层递进,直至拨开的是各种现象,求根问底于某一本质。

在分析过程中,无不需要这样那样的知识,这首先是要有能力,把大脑中的各种知识通过联想聚拢过来,将无关的予以排除,有关的用起来。这提示了,脑袋中的知识越丰富、越系统,就越有利,且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由此看出,知识首先就是用于联想的,不然什么知识跟什么知识都不能在大脑中形成联系,什么知识就都是孤立的,直接等于了无法运用,又何来综合运用?

在综合运用过程里,除了知识,除了情感和思维本身的参与,其中,联想是思维天然的一种由此及彼的能力。大脑是思维运动的场所,凡由此及彼的运动都证明思维在运动,这就是思维的联想能力。

在此基础上,任何自觉不自觉地由某个“彼”出发的思维活动,则是想象。想象是变相的“联想”,没有实际联想跟着,任何的想象都是无端的,俗称“跑火车”。

单说起来,联想能力分思维本身、情感和知识三方面联想,其中知识联想,是最让思维因有具体物质依托,而呈现有结构有秩序的有效联想,也叫理性联想。有效联想、理性联想,都指的是让联想有意义,可控制。

有意义的联想,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联想,这是有效联想的本质特点,只有这种联想才能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不同的则是无效联想。无效联想是漫无边际的联想,只能给思维添乱,无益于做任何事情,所谓“东锤西镐”,指的就是无效联想的情形。

相比知识联想,思维本身的联想和情感联想,如果没有具体知识做依托,也就等于没有物质基础而不得不转向无稽,缺乏理性制约而不得不呈过度感性,定然是无效联想。

比如,要么随思维盲目驰骋,而海阔天空,天马遨游,难以控制和运用,要么就稀里糊涂盲目随情感支配,而表现为无原则无规则的思维倾向,也就成了无效联想。

无效联想也是智力的一部分,最起码表现为有联想能力,不过这只是人脑的先天性质,顶多说明人脑比猪脑发达些,无法证明有实质不同。人的联想能力不能仅靠这部分,也不能只处于这个层次。

打个比方,猪脑未必不能因脑细胞活动而瞎想、进而导致瞎动、瞎跑,特别是随欲望而行,像饱了就睡,饿了就拱门子跳墙。猪脑也未必不能因有情感而让脑细胞活动有倾向性,也就同样有亲疏好恶,可必定还是猪脑子。

(0)

相关推荐

  • 《思维教育导论》读书笔记

    序言:本书设为四章,研究三个问题(思维教育的意义.思维教育内容.学校思维教育的实施和培养途径).是目前初步的思维教育研究成果. 第一章 思维教育的意义 思维定义:人的意识活动人脑加工事物及其信息的过程 ...

  • 怎么应对教学问题

    首先,接受它. 学生表现不好,自己发挥失常,可以吐槽,可以抱怨,可以沮丧,但不要就此打住,或者无限循环.纵有千般不愿意,问题已经产生了.抗拒或是回避,解决不了问题.你要接受它,面对它,才有可能出现转机 ...

  • 写诗的原理三十六(怎样修养知识)

    三十六.怎样修养知识 修养知识就是把知识用于亲身实践,让尽量多的知识化入身心,带有个性化特征,如性格,似血肉,可学习,能传承,但别人夺不去,轻易仿不了,而自己却随时拥有,并能信手拈来地使用,这时要言语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语言表达的确是一种能力,但能力归能力,可以是素质的一个因子,但素质有好多因子,绝不会因一个因子就能以偏概全, 又如,录音机也可到台上讲话,人工智能也有一定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四(怎样认识“两面派”)

    攀比之风造成了写诗和虚荣密切联 系了起来,导致明知写诗要提高,却一边喊着"欢迎拍砖",一边又囿于局限而不得不害怕指出短处,乃至因此而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狗急跳墙也成了必然,唯不知如此下 ...

  • 写诗的原理三十九(怎样运用脑筋)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活用知识看成知识本身的事,不然再怎么以为如何"活用",都逃不出知识搬家性质,离开了人对知识的修养,知识就永远是死的,或许可以挪地方,可以用各种面貌和方式变来变去,但 ...

  • 写诗的原理三十八(怎样认识脑筋)

    三十八.怎样认识脑筋 运用知识,总是与解决问题联 系在一起的,并且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人不可少的有目的的实践,人因有目的的实践而必须运用知识,且有效运用知识,并通过解决问题而 ...

  • 写诗的原理三十五(怎样有效运用知识)

    三十五.怎样有效运用知识 无效联想让知识呈散沙状态,相互无法联 系,不仅无法控制,还因虚荣的推动,反让无序的知识变得尤其活跃,特别不老实,总倾向鼓噪人的无稽之欲,所谓"不吐不快", ...

  • 写诗的原理三十二(怎样运用洞察力)

    三十二.怎样运用洞察力 设想一下,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他实际就是百姓说的"混吃等死"的人,可他愿意听别人说他麻木不仁和混吃等死吗?还有,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人,有谁愿意别人说他这些?更 ...

  • 写诗的原理三十(怎样提炼内涵)

    三十.怎样提炼内涵 纵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意识都是趋同的,也应该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对于艺术创作,意识趋同还仅仅是一般规律层次,是为了普遍欣赏而需要顺应,并且应该顺应的部分,但创作者的人格是独立的,同样 ...

  • 写诗的原理二十四(怎样感受内涵)

    认识是内涵的第一要务,只要认识到位,则什么都能跟得上,凡跟得上的东西,反过来就成了认识的保证.说到底,任何能启发认识,并能保证认识的东西,都是内涵. 例如,情感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情感,既以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