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在地里挖野蒜,不为时尚,是一种习俗和长期养成的习惯

野蒜,古人称为薤、薤白,有菜芝之美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元代王桢曰:“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植之不蠧,食之有利。故学道人资之,白叟怡之。”薤白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自古以来就被作为药食兼用之品,更是饥荒年代贫民充饥之物。

伴随着绿色餐桌文化的兴起,原生态的野菜、野果备受城市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不过,农村老人挖野蒜、吃野蒜,并非追求城里人的那种时尚,而是当地的一种习俗,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农村人吃野菜,不需要刻意去采摘,走过路过、信手拈来的野蒜、小竹笋、蕨菜,随便搭配就是一道非常可口的下饭菜、配酒菜。

野蒜,根头呈白色不规则椭圆或圆形,茎叶长得像葱像蒜又像韭,聚葱、蒜、韭味于一身。清明前后,山花烂漫、绿草茵茵,各种野菜也纷纷粉墨登场,如鼠麴草、蕨菜、小竹笋等等。那些野蒜也不甘寂寞,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一枝独秀,零星散布在田间地头。

“二月观音九,茸菇粿糍家家有”,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客家人称“观音九”,传说是观音菩萨生日,家家户户都会烧香点烛、做“茸菇粿糍”敬神礼佛。客家人说的“茸菇”就是鼠麴草,“茸菇粿糍”也叫“茸菇包”,馅料包括腊肉、小竹笋、野蒜等,其中,野蒜是客家人制作“茸菇包”馅料的最佳搭档。碧青油绿的“茸菇包”,因为野蒜的加入而更具特色,更加清香四溢、别具一格,更能勾起远方游子的悠悠乡愁。

春日野蒜初长成,细嫩的野蒜可以整株食用,白色的根茎、绿色的嫩叶都可以入菜。野蒜可以搭配肉类或清炒,煎鸡蛋、炒竹笋、炒腊肉、炒大肠都堪称绝配,香气扑鼻、绿白相间,极具诱惑力。

立夏前后,野蒜陆陆续续开出伞形半球状或球状的花朵,颜色以淡紫色和淡红色为主,虽然没有大家闺秀那种豪放,却不失小家碧玉之典雅,频频在和风中摇曳,宛若少女头上的簪花。花期过后,当鳞茎基部有2~3叶枯黄、假茎失水变软倒伏,就是最好的可收获时机了。这时候,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野藠头”。

“久食佳看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葛头”,“胃口不开不用愁,只要食颗甜葛头”。加糖醋、辣椒、酒糟等腌制后的甜藠头、酸藠头,堪称一绝,汁多味足、脆嫩爽口,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烹制藠头辣子鸡、藠头老鸭、藠头狗肉等。

现代医学认为,野蒜所含大蒜辣素有降脂作用,且性味辛温,能温阳散结、能杀菌消炎。其特殊香气和辣味,能促进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加强血液循环,起到利尿祛湿的作用。野蒜的钙、磷等无机盐含量极高,利于强健筋骨,对成长期的儿童和缺钙的老人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其实,这些知识农村人没有几个能懂,他们吃野蒜仅仅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仅仅是不愿意让大自然的馈赠白白浪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