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从内经解析咳嗽的根本原因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张介宾注:“脉之所注者为俞,所入者为合,所行者为经,诸脏腑皆然也。”
杨上善注:“疗五藏咳,宜疗藏经第三输也。”
咳嗽既是一个症状,也是一个病,是由于肺气上逆所致,根据经文的意思,咳嗽可由任何脏腑的失调所致,但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肺胃的气逆。经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这段经文谈到了咳嗽的基本病机,是由于饮食寒凉而成,寒凉顺着肺脉上至于肺,因此而肺寒,同时外感寒邪,寒邪入里客于肺造成肺气上逆而咳嗽,称为肺咳。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中说:“岐伯曰: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从这段经文来看,咳嗽可以影响到五脏六腑,而且各个脏腑与肺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如果咳嗽伴有喘息有声,甚至咯血就是肺脏的咳嗽;如果咳嗽伴有心痛,喉中如有物梗阻,甚至出现喉痹(喉痹就是说不出话)的症状,这是心咳的症状;如果咳嗽而引起两胁下痛满,这是肝咳的症状;如果咳嗽引起右胁下痛,放射到肩背部,动则加剧,这是脾咳的症状;如果咳嗽引起腰背部疼痛,甚至咳吐痰涎,这是肾咳的症状。
为什么会引起五脏的咳嗽呢?经云:“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所谓五脏各以其时受病”,是指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脏腑所主,也因此而受邪气。如果不是在脏腑所主的时间里,就是由其他脏腑传来的,各个脏腑感寒后受病,如果感邪轻微则表现为咳嗽,严重的则表现为泄泻、疼痛。秋季感寒肺先受邪,传与其他脏腑;春季感寒肝先受邪,传与其他脏腑;夏季感寒心先受邪,传与其他脏腑;在每季的最后18天感寒脾先受邪,传与其他脏腑;冬季感寒肾先受邪,传与其他脏腑。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中说:“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这段描述的是六腑咳嗽的症状。六腑咳嗽的原因是由于五脏长期咳嗽引起的,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甚至吐蛔。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的症状是咳的同时大便失禁。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的症状是咳的同时有排矢气。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的症状是咳而小便失禁。不论哪种咳嗽,如果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的症状是咳而腹满,没有食欲。
五、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
关于各种咳嗽病症的治疗,《黄帝内经》提出了3套治疗方法,治五藏之咳的方法是调理“俞穴”,治疗六腑之咳的方法是调理“合穴”,如果病人有水肿的治疗方法是调理“经穴”。为什么说调理某种穴位而不是针刺某种穴位呢?是因为五藏的咳嗽有虚实、寒热不同,调理虚实依靠补泻手法,而调理寒热(应该是寒热温凉)是选择不同的五腧穴。因此,这里所给出的五腧穴是俞、合、经三穴,就五腧穴的5个穴位来说,“井荥”属于多血少气的穴位,“俞经”属于多气少血的穴位,“合穴”则属于多气多血的穴位。“俞经合”三穴偏于调气,而“井荥”多于调血。对于调气来说,“俞穴”气多应夏季而热,“经穴”应长夏而湿,“合穴”应秋而凉。
所以《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曰:“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由于“俞穴”性热,对应夏季因此可以温阳祛阴邪,“合穴”性凉对应秋季因此可以虚阳邪,以清热。这里应该有两个问题需要理顺,第一,是五腧穴有阴阳两经,而且阴阳两经的五行属性不同,尽管五腧穴的名称一样,例如“俞穴”,阳经属木,阴经属土,阳经是火之母,阴经是火之子,而这里所对应的夏天正好是火。另外一个“合穴”,阳经合穴属土,阴经合穴属水,阳经是金之木,阴经是金之子。说明经文总结了阴阳经的性质得出的五腧穴的功能,或者说《黄帝内经》中的五腧穴的功能是阴阳经同用的结果,当阴阳经同用是其表现的性质是取其中,而当阴阳经穴单独使用时所代表的意思或是气,或是精。
第二,五腧穴本身还有虚实不同,比如“俞穴”的性质偏热,热对应夏季,因其性热所以可以祛寒,但是要在气足的情况下,如果气不足则热盛不足,其温阳的属性也就不足。这就是“俞穴”虚,治疗要采用补法,或者病人寒气过重,也要补足“俞穴”之气,当其气盛有余时,就可以清热了。而当“俞穴”阳气过盛,多是由于气机郁滞,或者气逆不降形成的阳气相对过盛,这时应该采用泻法了。
总之,五腧穴是反映五脏的各种状态,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所云:“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五脏之藏在井穴属冬季,表现在五脏藏精;五脏之生在荥穴属春季,表现在脸色;五脏之长在俞穴属夏季,表现在生病的时候时重时轻;五脏之化在经穴属长夏,表现为声音上;五脏之收在合穴属秋季,表现在五味上。而五脏的这五种状态又有太过与不足,太过则泻,不足则补。所以五腧穴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五行属性,一个是阴阳属性,五行属性代表生长化收藏,或者寒热温凉平,而阴阳属性代表太过与不及。
最后,再谈一谈五腧穴的“经穴”,经云:“浮肿者治其经”,“经穴”者,阳经为火,阴经为金,火为土之母,金为土之子,所以经文中将经穴的性质归属于土化。土在天为湿气,看来经文中选择经穴治疗水肿是通过中土的燥湿作用,这里要强调一点,这里应该是阴阳经的“经穴”同时扎,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关于五腧穴的更多的内容将在下一章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