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为什么说治痿者独取阳明?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01

名家注释

张志聪曰:“诸痿独取于阳明。”

马莳曰:“然则足痿而不能举者,由于阳明之虚,则治痿独取阳明者,宜也。”

王肯堂曰:“百体中随其不得受水谷气处,则不用而为痿,治痿不独取阳明而何哉?”

陈士铎曰:“痿证居多,自宜专治阳明胃火。”

现今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注:“治痿证应独取阳明。”凡此诸说,都不外乎把取阳明看成是治痿的独一之法。这是不符合《黄帝内经》原文旨意的。

2

痿证形成的原因与分类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黄帝问曰:五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痿论”是《黄帝内经》中讨论病症的一章,虽然这里所采用的标题是“治痿者独取阳明”,实际上本章引用了《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中的整篇经文,以这一篇内容为一个例子,是想告诉初学《黄帝内经》的朋友们,经文在论述一个病症时,所采用的体例和今天人们在讨论病症时,所采用的体例几乎是一样的,应该说今天人们在讨论病症时所采用的体例是按照《黄帝内经》的体例而制定的。本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开篇就介绍了痿证的病因与分类,从此段经文可以看出,痿证的分类是按照五体来分类的,是由于五脏功能失调而导致痿证的。痿证的分类:肺主皮毛而生痿躄,(躄者,《广韵》:“躃也。人不能行也。”《释文》:“两足不能行也。”又《集韵》:“倒也。”《类篇》:“仆也。”)心主血脉生脉痿,肝主筋生筋痿,脾主肉生肉痿,肾主骨生骨痿。这就是所谓的五痿。

痿证的病因:根据经文所述,五脏功能失调所形成的五痿都是因为热而形成的,其所记述的顺序是肺、心、肝、脾、肾五脏之痿证。除了肺以外,其他四脏的痿证都是发生在其所主之体上,唯独肺脏的痿证不同,肺热生的是痿躄,按照五脏主五体的关系,肺热生的痿证应该是皮痿,为什么经文将其定为痿躄呢?根据古代字典的解释,可以得知痿躄是病人不能正常行走的意思,甚至还有可能仆倒。显然这是一个全身性的痿证,不是单纯皮、肉、筋、脉、骨的某一体的痿证,这里显示出肺在痿证中的重要地位,与其他四脏功能不同,那么其所发生的机理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看看其发生的机理。

3

痿证形成的机理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五脏功能失调所造成的5个痿证各不相同,但是其病机总的原则是一样的,就是痿证系由于热耗损阴液所致。这个热以肺热为主,而其他四脏所主的脉、筋、肉、骨痿证也是由于其所归属五脏的热引起的,而肺热是其根本。所以,肺热所形成的痿证是一个全身症状,经云:“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为什么肺热是全身痿证的根本呢?也许能从5个痿证的发生顺序找到答案,这个顺序是肺、心、肝、脾、肾,这里正好是气血运行的顺序,肺气推动心脉,因为呼吸而脉动,心脉推动肝血的运行,藏营于脾,藏精于肾。这样的顺序来看,肺是一切循环的开始,肺有热会造成心有热,而肝有热,然后是脾有热,最后是肾有热,所以说,五痿的根本原因是肺热,因此,肺热所形成的痿证是一种全身性的痿证,临床上所表现的痿证的病因也都是从肺热开始的。

在其他经典医书中也谈到了形成痿证的其他原因,经文中所提到的古书包括有《本病》和《下经》,很可惜这些古书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黄帝内经》的记述了解其中的一些内容。例如,肉痿的病因是由于湿邪,骨痿的病因是由于精虚等。《金匮要略》中关于肺痿的论述,是将肺痿分为寒证与热证两种,热证是因肺热耗损阴液,肺脏失于濡养,因燥而致痿证。治疗以麦门冬汤为主方,方中以半夏降胃气,麦门冬滋肺阴,降肺气。肺胃气降,肺热得以解除,肺之津液因而得到保护,因此治疗肺痿。另外一个是寒证,由于中焦阳气不足,土寒水湿停留而成肺寒,水湿不化而留于胸肺,阻碍肺气宣发肃降,治疗以甘草干姜汤,方中以干姜温脾阳,辛散水湿之邪,气化肺中水湿,温肺化气,同时用甘草补脾肺之气,治疗因脾肺寒湿所引起的肺痿证。《金匮要略》中的肺痿病症与《黄帝内经》中所论述的因肺致痿的病症不同。《金匮要略》中的肺痿是指因寒或热证造成肺气的宣发肃降的失调;而《黄帝内经》中的因肺热导致的痿证是身体津液的失调导致全身筋肉失于濡养,由于治病机理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内经时代》补注第十五节

    第十五节  <内经>自相矛盾举隅 金栋按:文曰举隅者,望读者以三隅反也.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者何?角也,直角也.盖 ...

  • 治痿者独取阳明

    <灵枢·根结>: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 ...

  • “治痿者独取阳明”,怎么理解?——跟着《内经》学治“痿病”

    刘炳凡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我们一起在刘炳凡先生的带领下,复习<内经>关于"痿病"的经典条文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

  • 朱燕中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经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 ...

  • 治痿独取“阳明”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治痿独取阳明"乃<内经>的治痿选穴原则,首见于<灵枢·根结>篇,而<素问·痿论>曰" ...

  •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奇妙

    中医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在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奇效,而其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提出"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

  • 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

    痿证以肢体筋肉痿软无力,自主运动功能减退甚至丧失为主的一类病证. 其病因除创伤外,多由五脏受热,导致有关的筋骨.肌肉.皮毛.血脉失却濡养而成病,但正虚邪盛(阴虚与湿热之邪蕴蒸)是发病的主要病机,而病之 ...

  • 重症肌无力--骨痿身踡--肾热骨枯--治痿独取阳明--王幸福案

    治痿独取阳明的启示 .     *曾治何某,初患腰背疼痛难以屈伸,诸医皆以风寒湿痹论治,投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小续命汤之类,愈服愈剧,且日趋佝偻,身踡难伸,整日疼痛不休.     初诊时,亦认此证 ...

  • 治痿独取阳明的启示

    内科医案goldharp2021/06/13关注 goldharp声名鹊起正式会员注册2010/04/05帖子407获得点赞1322021/06/13#1治痿独取阳明的启示李斯炽医话我早年曾诊治洛江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