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丨艺术与爱情最相配

艺术有你 

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节日受到了不小冲击。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上古传说中,农历7月7是天上痴男怨女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现如今,七夕情人节慢慢已成为青年男女们追崇时尚、表达爱意的一个特殊节日,甚至还波及了不少中老年。七夕节无疑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现代的年轻人对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早已熟视无睹,但对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却还是充满着一种浪漫的期待:看电影、逛商场、烛光晚餐、选礼物、送鲜花……而古人在这个时候的休闲娱乐则是:赏月、做女红、丢巧针。若是身怀书画之长的文人墨客,又会怎样秀出自己的笔底恩爱呢?七夕节,其实书画与爱情故事最相配!

清 陈枚 桐荫乞巧

37×3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说说中国画里的“情人节”

■王一舸(作家、编剧、艺术策展人)

七夕是中国传统重要节日,现在逐渐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在国画里,这个节日也相当有体现。

以前关于七夕的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一类,表现现实的。一类,表现神话的。

 傅抱石 七夕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

现实画|七夕

表现现实的,主要是画当时大家怎么过这个节。

现在都说七夕是“中国情人节”。原因就在于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团圆”。但是古代画里的“七夕”,和织女关系很大,牛郎很少出场。表现现实的画里有一个主题,叫做“乞巧”。

“乞巧”,就是“乞求灵巧”。

女人(可能也包括凑热闹的小孩),在这一天,向织女祷告祈求自己“灵巧点儿”。具体内容就是许多针对女人的传统游戏。比如,对着月亮比赛穿针线。把绣花针放到碗里的水面上,不让它沉底儿,看映到碗里的影子是直是弯等等……

总之,不离针线活儿。就是所谓“女红”。本着中国人专事找专神的思路,这事儿得拜拜织女。

虽然出发点是功利的。可具体操作起来相当欢快。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个节日做做游戏乐呵乐呵而已。毕竟在古代,娱乐项目没那么多,女性的日常生活也不总是多姿多彩的。

 五代 佚名 唐宫乞巧图(局部) 大都会博物馆藏

据考为五代的《唐宫乞巧图》,可算是表现现实题材里最棒的一幅了。因为它远看貌似是亭台楼宇那种的“景物画”。可是我们进一步放大细节。看到那些小碟碗了吧。这些就是给“乞巧”过节做的准备。估计没错的话,就是我上面说的,把针放到小碗水里的那种游戏……

明   郭诩   乞巧图

还有包括署名明朝郭诩的《乞巧图》、清代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等等,都是这类表现“乞巧”的佳作。

《乞巧图》这种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只有外表形式变化,内容基本稳定。几个姑娘一碗水,斗斗花针扯扯嘴。无非如此。这可是也真能说明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稳定性——从唐代到近现代没大变化。作为民俗画来说,“乞巧图”有一定意义。虽然也许到了近现代,不一定真的任何什么地方都兴这么玩儿。可是,至少好古之风下,大家知道这一回事。还总是拿它应七月七的景儿。所谓外表变化,我们可以看看清末海派的任伯年先生画的《乞巧图》,至少不像上面那种“工笔”了。

  清 任颐 乞巧图 故宫博物院藏

神话画|七夕

另一类画,所谓“神话画”。就是我们现在最喜闻乐道的“牛郎织女”了。古代的七夕画虽多,可都是“乞巧”这个主题。“牛郎配织女”在文学当中很常见,画里少见。

大胆推测一下,原因应该是这么几点:

一、古代比较兴民俗画。

大家能看得见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生活,是“乞巧”啊什么的。隔壁老王常见,真正的牛郎难见。自己家媳妇织布的,老是见着,天上的织女有几个人见着了?

黄均    乞巧图

二、中国人在唐宋之后,还是挺讲规矩的。

“乞巧”是女人家内部的活动,是“妇女联谊会”活动。所以古代“七夕”的“女儿节”性质是从这儿体现的。

可是“牛郎会织女”说正经了是“家庭活动”,说浪漫点儿是“爱情运动”。至少属于“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那种的。所以古代“七夕”的“情人节”性质是从这儿来的。

在那个年代,肯定好多人觉得“不正经”。还真别说,古代真有过禁七夕过节的情况,基本上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古代画画的人,能画人物就是挺不容易的能耐了。不像一些画山水玩“高乐”的文士,画人物是拼技术费功夫的事情,基本画一张是想挣一张的钱,至少别白画。如果画一幅牛郎织女,遇到哪个不开眼的,把这归到“淫秽三俗图像”里,画毁了功夫白费不说,再吃官司下大牢,那谁干啊。

所以说,“乞巧”是“安全题材”。“牛郎织女”是“有争议题材”。

钱邕    七夕长生殿图

三、可能是不到过年和拜寿,大家不太愿意直接画“神仙”……更何况这俩“小年轻儿”……

但是,古代绝不是没有!相反,这种题材还要比“乞巧”早很多。因为有汉代的画像砖为证:虽然是星宿图画像砖,但是这也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来源。一个关于星座的故事……

可是到了后来……大家都“乞巧”去了。虽然大家知道这个故事……

清   费丹旭     七夕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费丹旭画过织女,可是没有牛郎哦。

不过,我也说了,古代绝不是没有相关题材的。清代的汤禄名就有“七夕图”。上织女(其实是“七仙女”)下牛郎,但是,这肯定不是“七夕画”的主流。

到了近代,民智大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成为歌颂爱情的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一种大家承认的正向的“社会共识”。

神仙也是人,两地分居不好。

于是,“七夕”情人节的性质也随着成为主流。这个故事更如此美好,寄托了大家对爱情最美好的意愿。

自然牛郎和织女这两位的“神话画”就多了起来。

(本文略有删节)

家家乞巧望秋月

■郑学富(文史学者)

清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47×32cm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有《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据介绍,此图作于清朝乾隆时期,纵47cm,横32cm,描绘了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的场景。作品采用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构缂、缂金等技法缂织。纹样大面积运用线条勾勒,然后填彩。图中的亭台楼阁、卷帘、卧榻和墙壁完全依照界画的程式用界尺画出。此图轴缂、绘结合,缂法简练,线条规整匀齐,敷色渲染和谐自然。唐人林杰有《乞巧》诗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冯超然     案供七夕图

七夕乞巧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古代女子,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穷人家的孩子,都要精通女红。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从小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针线活,男子择妻的标准,以“德,言,容,工”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而传说中织女就是一位纺织女神,所以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凡世间的女子都要祭拜织女,祈求其传授纺织技术。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之夜,月光融融,清辉尽洒,初秋的凉风袭来,凉爽怡人,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借助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者称为“得巧”,即获胜者。反之就是输家。输家还要准备奖品或礼物,颁发给胜者。

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

“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南朝诗人刘遵有《七夕穿针》诗: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花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描写了穿针女子于花前月下,以穿双针争强斗巧的情景。

程十发    乞巧图

宋朝时期,在京城汴梁专门为女子们设置乞巧物品专卖市场,即乞巧市。《东京梦华录》介绍说:七夕前,身穿罗绮者充斥街市,随即有折来尚未开的荷花,京城中人擅做假的双头莲,赏玩一时,然后又带回家去,路人见了,纷纷流露出赞叹喜爱的神情。从乞巧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可看出当时七夕节的盛况。明清时期更加流行的是投针验巧,即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

《燕京岁时记》记载:

“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七夕习俗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0)

相关推荐

  • 200多首唐诗宋词为她而作

    (清・姚文瀚绘<七夕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星河灿烂,长空广袤,乌鹊填河成桥. 牛郎和织女驾乘祥云,在随从的陪同下,奔向鹊桥. 正是: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其实,牛郎和织女相爱 ...

  • 年年乞巧人间乐,不道人间乐几多

    在此,光阴于星空月夜中歇斯底里的流淌,一晃就到了令人憧憬且浪漫的七夕.且说这美妙的人间佳节,离鬼节很近,离中秋还远,何以"浪漫"著称?何以"美妙"可言?又何以为 ...

  • 博物馆里的七夕

    七夕节到了, 又到了异地恋相聚的日子. 如今很多年轻人把这天当成中国的情人节来过. 每当七夕人们总能首先想到,牛郎.织女.天河.月亮.葡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 ...

  • 七夕,没有女孩可以拒绝它的美!

    七夕,一个和爱情有关的浪漫节日. 在古时候,七夕也称为女儿节. 它是青春少女们最为盼望的节日, 也是嫁为人妇的女性重温"少女心"的节日. 因为灵巧可爱的女儿家, 浪漫的七夕有了绮丽 ...

  • 乞巧节,别被骗了啊~

    古人逢七夕这么过:向织女星穿针乞巧.吃巧果.供奉磨喝乐.用水仙花瓣染指甲.接露水,读书人晒衣.晒书.拜魁星.花样繁多,玩法百出. 投针验巧,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中午,投针于水,借日影而验工拙 ...

  • 七夕节丨钢琴曲莫文蔚《爱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七夕节 听钢琴曲<爱情>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爱情>是莫文蔚演唱的一首歌曲.从世纪末到世纪初,莫文蔚的人和歌带给了我们多少真挚感动和欢乐兴奋. 这首<爱情>发 ...

  • 七夕节丨今日份的狗粮 你吃够了吗?

    今天是中国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作为中国特有的"情人节",相信不少的情侣都会好好的度过这极具意义的一天吧~让爱的气息充满了每一处角落,这让单身狗 ...

  • 插花艺术的花材相配:按文化内涵组合!

    古代,有不少文士.画家,按各种花木栽植的时令.姿容的不同,加以拟人化,--赋予各种雅称,更深化了花木的文化内涵. 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早在宋代林景熙的<云梅舍记>一文中就已出现:&qu ...

  • 收藏好这五部浪漫爱情片,解锁七夕节新打开方式

    七夕佳节就要到啦,有伴的小伙伴们想好怎么过七夕了吗? 是买礼物,还是相约去吃烛光晚餐,或者打算一起看一部电影? 今年七夕院线电影关于爱情类型的电影真的是没有,除了能在<上海堡垒>里找一些糖 ...

  • 车市丨七夕节 全新科鲁兹携手7大神器解救单身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称"虐狗节",是情侣们成双成对的出现合法秀恩爱的节日.单身狗们虽然早早的屏蔽了朋友圈,免受秀恩爱的打扰,不过身边还是时不时会出现对单身狗的暴击,伤的他们还 ...

  • 七夕节成了开房日!爱情,正在沦为一场肉欲的狂欢?

    胡赛萌/文 年年七夕,今夕又是. 作为中国版的情人节,七夕既掏空了男人的钱包,又掏空了男人的身体,可这样一个节日,却仍有无数男女翘首以盼. 01 肉欲的狂欢 七夕,既是情人的节日,更是商家的庆典. 这 ...

  • 【七夕特献】【辽宁·阜新】王显新丨七夕节诗五首

    七夕节诗五首   文/王显新     (一) 七夕临近人心想, 仙女天河见牛郎. 每年鹊桥来相会, 依依不舍话悲凉.     (二) 天母挥簪划银河, 牛郎织女两相隔. 只有七夕鹊桥会, 相逢相拥相思 ...

  • 七夕节,聊90后单身三大原因:圈子小、工作忙、幻想完美爱情,

    如果有人跟我说"我三十好几啦,还没结婚呢,我好急啊,怎么办呢?"我会直接告诉ta,来一线城市吧,在一线城市你会发现,别说是三十几岁了,就算你四十几岁还没结婚,都不是什么大事.大部分 ...

  • 技巧丨七夕节给对象拍照临时补课指南

    明天就是七夕节了, 做好被另一半吐槽拍照水平的准备了吗? 虽然现在才学拍对象是有点晚, 但至少我们应该把态度拿出来对不对, 请继续阅读这篇七夕节拍照指南, 用以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变得更优秀.  清晨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