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坦荡质朴陈正清
冬日清晨,公交车在长安街上向西急驰,车窗左边掠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万寿路办公区,这里是早先的电子工业部,看着高高低低的楼宇,想起陈正清就在这个大院中度过了他几乎全部工作生涯,这一时期正好伴随着中国电子工业和电子计算机的兴起与成长壮大。在我的思绪中,公交车停在八宝山站,下车的时间是7点半,来到这里是为了向陈正清先生告别。
2015年12月18日,摄于机关大门外
2019年1月29日在八宝山告别陈正清先生
1958 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1955 级的学生中,调转一个班成为计算机专业,他们已经是四年级,其中就有陈正清。
1959 年上半年,陈正清和他的同学们,是该校计算机专业的第一个毕业班,在梁蕙荃老师带领下,到北京毕业实习。他们在中科院计算所第一次见到正在调试的103和104电子计算机,了解到系统总体、单元电路和逻辑电路。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他们还参观了718 厂、738 厂、774 厂,酒仙桥的这几家工厂和哈尔滨的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不同,完全是一种对精细产品加工的新兴工业形象。
陈正清毕业后,在天津764厂参加过无线电归航机的试制,这也是四机部所属的企业。之后他上调四机部机关,从事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和计划管理工作。这样,他和酒仙桥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和全国各地的计算机、外部设备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7 年,陈正清退休之后,写了一本《大江东去》,以“在计算机战线上一个老兵的心声”,回顾了计算机工业创业初期自己的经历。他说,这些经历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幅一幅历历在目,深感自己有责任记录下来,告之业界,以表示对计算机工业创业先驱者的崇敬。
20 世纪60 年代,国家科委三局成立了一个计算机专业组,牵头的有阎沛霖、罗沛霖、王正,华东计算所所长郭书文、西北计算所的所长都在其中,四机部第二生产技术司的罗恪意和陈正清也是参加者。陈正清说,我自1964年7月调四机部工作后,起初在第二生产技术司罗恪意工程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专业组几乎每一次会议。
陈正清和罗沛霖、陈力为在工作中
1973年的7301会议,决定了中国计算机的系列机战略,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陈正清回忆说,准备这次会议时,上请示国务院,下走访用户,邀请气象、铁路、化工单位到会发言。罗沛霖会前走访了国防科委四局李国枢局长、国家计委卢曙天局长、中科院计算所阎沛霖所长、清华大学张维副校长等重要机构的领导,多次召集十五所徐震所长、陈力为总工一起策划、商议会议内容。当然,这只是他的承担的工作片断。
陈正清收藏的历史文件,并提供我用于《溯源中国计算机》。
1983 年9 月,在系列计算机联合设计十周年之时,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编印了上百万字的《中国计算机应用文集》,九个分册包括了数百项成果,领导和组织文集编辑的有陈力为、俞振声、曹长久、陈正清、吴奇、赵淑珍、房家国、林行良、曹东启、褚克弘、冯国治、王寿松等。这些文字反映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一次成功崛起,反映了中国计算机人的艰辛创造,也反映了陈正清他们的辛勤劳动。
2008 年,适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50 周年纪念,杨士强教授邀请当年的参与者撰稿,在2009 年第5 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上,发表了《一个闪亮的里程碑——DJS100 系列》专辑,陈正清、王继中、吕文超、房家国、王尔乾、王爱英、王春元、李国杰、李建中、朱继生、华平澜、林行良、唐龙撰写的回忆将近5万字,他们都是联合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和参与者。今日网上系列计算机的回顾,多数引自这一专辑。
100系列机的成果丰硕,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2003年,我开始接触计算机历史时,曾经和“科技日报”讨论过一次,当时邀请了陈正清、夏纪寅二人,虽然只是一次在办公室中的少数人讨论,只是初步探索,陈正清也独自前往,使我非常感动。
但在这之后,只要是有关推动中国计算机史实研究的活动,陈正清都是尽力参与。2006年9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计算机50周年座谈会”、2012年6月,在15所召开的座谈会,他都欣然到场。
2006年9月7日,陈正清前排右二
在纪念计算机5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陈正清是计算机事业的老同志,许多事件他都是亲历者或知情人,他的热心使我尊他为解惑老师,我得到1985年计算机学会合影的照片后,其中人物识别,最先就是找他询问,他也是一个个地解说。
2012年我查询到1957年的“紧急措施”三方协议线索,在9月30日晚上告诉他的;10月8日上午,第一天上班临近中午,就接到他的电话,非常喜悦地告诉我,他拿到了档案的副本,让我下午就过去看这个重要的历史文件。
原来,他在节日也没有休息,找到刘寅部长的家人询问,上班后一位部门领导就从档案馆提取了复印件,派车送到他的办公室。
2012年6月17日在15所老同志座谈会上展示紧急措施的三方协议。
他的这种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我们电子工业前辈们相似,他对计算机创业精神和传统是一如既往传承。我也说不清有多少事情和他电话沟通,有多少次到他的办公室或是在会议活动中交流。
去年夏天,我还两次将738厂钱基广先生的回忆材料,送到他的办公室。
如今,他已悄然离去,然而他在电子工业、在计算机事业中的贡献,却是我们的榜样。他对过往的回忆,留在计算机史实中,是珍贵的记忆,哈工大计算机第一班的合影,照片中每人的位置就是他逐一填写的,将来必定会在中国计算机博物馆中展示。
在告别大厅中,见到150多位前来告别的人群中有本文前边列出的人名,花圈挽联上也有其中的人士,他的同学、同事,计算机用户协会的朋友们在向他深切告别。
1960 年,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5 级首届毕业班(陈正清提供)
前排为系领导和教师,左起:吴忠明、李仲荣、黄铁梅、刘栋锡(系总支副书记)、贺子铭(系总支书记)、陈光熙、徐则琨、肖啸牧;中排为教师和实验员,苏东庄(左二),左六起:朱忠莹、张祜、胡学义、梁蕙荃、李学诗、陈退安;后排毕业班同学,杨春华、钟国桓、孙业经、于永顺、蒋丁昌、陈正清、张继泰、赵锡腾、钟致仁、杨欢荣
陈正清,1937 年2月生,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就读兴国县平川中学,1960年7 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在天津764 厂工作四年,担任过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计划处副处长、处长、系统处处长,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副主任、四机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司长等职务,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1988 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1月27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