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少年拜师闻正音艺亦载道济沧海
国风秦韵:少年拜师闻正音艺亦载道济沧海
人们常说,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周原文化,铸就了中国礼乐文明。形成于西周时期的《诗经》,则又使华夏神州成为充满诗意的国度。我们现在“重读经典”,也是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书礼乐文化就像一座无法超越的山峰,使我们只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里反复折腾。
不过,透过《诗经》的《秦风》间隙,我们还是能够隐约听到两千多年前的上古遗音。在距今大约七千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遗址,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传说中的陶笛。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埙,就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这重新响起的埙乐中,我们才终于逐渐看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完整轮廓。事实上,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埙和骨埙,再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埙和陶笛,直到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的笛子和埙,《诗经》里的《秦风》就始终延续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一脉相承。在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西安半坡村遗址的陶笛出土,由此就揭开了秦人传承埙乐文化的新篇章。
秦地有秦人,秦人必有大秦之腔。在戏曲界,秦腔被称为“中国梆子腔鼻祖”。然而,大约自唐代以后,在这个“中国梆子腔鼻祖”剧种的伴奏乐器中,就很难再见到埙了。于是,“中国梆子腔鼻祖”与“中国吹奏乐鼻祖”的跨时空相约,就演绎出了“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黄建军的传奇故事。
在古都西安,只要提起秦腔剧社,人们就会说到易俗社、三意社和五一剧团。黄建军的父亲,就是西安市五一剧团创建人之一的黄功茂。因此,出身于秦腔戏剧艺人家庭的黄建军,自幼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黄建军回忆说,他对秦腔戏曲伴奏的民族乐器感兴趣,还受到了五一剧团大院邻居的影响。当时,他家隔壁住着乔廷秀阿姨,她是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的古筝演奏师。乔廷秀阿姨的丈夫,也是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的二胡演奏师。隔壁叔叔阿姨家的琴弦声声,总是令他心驰神往。因此,还是在童年时代,他就经常吹着最简易的竹笛玩。
大概是出于职业本能,这个邻居家孩子喜欢吹竹笛玩,就引起了乔廷秀阿姨的注意。
有一天,乔廷秀阿姨对黄建军母亲建议说:“这孩子喜欢吹笛子,就给他找个老师好好学,将来可能还会有出息。要不然,只是这样吹着玩,就很容易跑偏,以后纠正起来就很费劲了。”听到这话,黄建军母亲心里很感激。她就随即央求说:“你是音乐学院的科班生,我就拜托你给孩子找一个专业老师,让他正正规规地学习吹笛子,行不行?”乔廷秀阿姨爽快地打包票说:“没问题,我就让我的老同学邵增茂来带他。”
原来,乔廷秀阿姨夫妇和邵增茂,都是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的老同学。而且,在上大学期间,他们三人都是民乐系团支部的学生干部,彼此有着深厚的学习和工作情谊。因此,乔廷秀阿姨就自信满满地牵线搭桥,直接把黄建军引介给了邵增茂。
黄建军父母经过商量后,觉得应该按照传统规范,好好准备一下,让孩子郑重其事地去拜师学艺。
黄建军清楚地记得,在1973年,母亲领着他到西安市文艺训练班(现为西安市艺术学校)去拜师。在去之前,父母专门买了水果和糕点作为拜师礼。同时,在最专业的东大街乐器店买了一支竹笛。那支竹笛很贵,花了7.2元。要知道,当时买一袋小麦面粉才花8元。简直是一家人从牙缝里挤出的口粮,给自己换来了一支学习用的竹笛。从此,黄建军就是笛不离身,晚上睡觉都放在枕头边,生怕自己不小心弄丢了。
黄建军深情回忆说,当时邵增茂老师在西安市文艺训练班任教。他正式拜师后,只能在业余时间学习。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占用了老师的业余时间授课,也根本没有学费一说。就是带去的拜师礼,也是几番推辞才勉强收下。因为他自己还在上学,就只能利用寒暑去学习。从乐理知识到笛子吹奏技法,他在这里受到了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
黄建军说,邵增茂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常常告诫他,学习吹奏乐器,必须正心诚意清心静气去除杂念,才能够吹准吹稳吹出正音。必须苦练基本功,绝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更不能投机取巧虚华炫耀。只要练好了基本功,吹任何曲子就都不难了。
黄建军坦承,当时只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心里却一直感到有些枯燥乏味。不过,后来虽然没有专业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但始终还是保持着笛子演奏的兴趣爱好和练功习惯。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后,最终又走回了吹奏乐器的老路。这时才终于感悟,邵增茂老师“艺亦载道”的谆谆教诲,确实让自己受用终生。现在,他自己教学生,也是念的这个老曲。
2017年6月19日晚,2017碑林美食购物节闭幕式——《丝路畅想·魅力碑林》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南门瓮城精彩上演。黄建军组建的“三学净土百人埙乐团”,身穿汉服在现场用陶埙演绎了乐曲《我和你》、《歌唱祖国》,成为这场文化盛宴的一大亮点。
在这次演出成功后不久,黄建军特意设宴招待邵增茂老师和乔廷秀阿姨。黄建军说,因为几十年间单位撤并调整和工作变动,经过多方打听才终于实现了这次久别重逢。
当年,乔廷秀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到五一剧团。她最早把古筝引入秦腔伴奏,后来从事嗓音调治和发声技法研究,现在已经从西安市艺术学校退休。
邵增茂祖籍陕西省富平县,生于1939年,1963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师承西北竹笛界的元老级人物元修和。而元修和则师从著名音乐家、演奏家赵松庭,他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培养了高明、张延伍和马迪等一批优秀的竹笛演奏家,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建军说,邵增茂老师后来从西安市艺术学校退休,已于2019年1月22去世。对此,他十分惋惜地说,如果没有那场迟到了四十多年的“谢师宴”,自己这一辈子都会对恩师感到歉疚。
乔廷秀在谈到黄建军的师承关系和机缘时说,当年在西安市五一剧团工作时,她就住在黄建军家隔壁。她发现黄建军对吹奏乐器感兴趣,就让他父母带他去拜邵增茂为师。有了吹笛子的基本功,吹埙就一通百通。
乔廷秀风趣地说,这都是机缘巧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黄建军今天在传承埙乐文化方面取得这样的成就,这也是偶然中有其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