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团买菜”?不!请自提
灵兽按
即便是在“美团买菜”创始之地的上海,同样要面对每日、叮咚、盒马等企业的竞争。你的优势在哪里呢?
作者/灵兽 燕双飞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671篇原创文章
7月10日,美团买菜正式登陆武汉,首批开出10个站点。
与此前在北京、上海推出的一小时“即时配送”服务不同,美团买菜在武汉采用“今日下单,次日取货”的预售制服务模式。这也被视为美团买菜对二线城市生鲜解决方案的探索。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模式可以让企业依据订单量采购配送,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损耗;此外,取货又可以降低最后一公里履约成本,让利消费者。
但成立于2014年的水果预售平台许鲜也曾这么干过,三年之后,许鲜网轰然倒下了。
1
是消费对生鲜没有需求吗?不,消费者只是想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更高品质的商品,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说得通。
这里的“代价”不仅包括金钱成本,更是时间以及购物体验。
“今日下单,次日取货”的模式,从一开始就丧失了即时性,即时间成本并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促销、取货员业务不熟练等都可能导致用户集中取货大排长队的情况。
此外,年轻未婚的消费者早已被到家业务和外卖惯坏了,多走一步路都嫌多,年长消费者则更愿意到线下门店自己挑,剩下的那部分有家庭、有孩子的中年买菜主力们,真的愿意今天买个青菜还要等明天才能吃上吗?
这种“计划性购买”是否真的适合中年买菜群体?如果有的话,又会占多大比例呢?能够支撑整个提货点的运营成本吗?
至少目前来看,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即便是深入社区的线下社区生鲜店也鲜有盈利者,生鲜电商更是基本100%处于亏损之中,就算现阶段已有盈利或达到盈亏平衡的,未来的持续性也存在很大变数。
换句话说,如果有一部分买菜群体是计划性购买,但前提是“提货点”要距离消费者更近,这势必要有更多的提货点,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这种成本的增加,不仅是网点,还有供应链、设备及人工等。
同时,提货点还要面对的是“前置仓”模式、社区生鲜店、各种到家模式及菜市场的竞争。
即便是在“美团买菜”创始之地的上海,同样面对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永辉生活、鲜生活等线上线下企业的竞争。
那么,你的优势在哪里呢?
2
从品类上而言,如果说生鲜是刚需,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就是刚需中的刚需,对于做饭的人群而言,水果可以囤货,蔬菜显然不那么适合。
熟悉生鲜运营的人都知道,绿叶菜保存不当,四个小时后就会打蔫,即使是能保证低温冷藏,预包装的蔬菜也会比散装蔬菜蔫得快。
而你在菜市场看到的水灵灵的菜叶子其实都是摊主勤快洒水的结果,众多社区生鲜超市都做不到,更别提“美团买菜”了。
或许,“快速周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但问题是,有几家企业能做到如此快速的周转呢?
再回到品类数量,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水果SKU约有60~70种,相比之下,蔬菜SKU数常常超过100个,肉蛋水产乳品加在一起也有100多种。
另外,作为食材的蔬菜蛋肉更是排列组合的艺术,更是采购与运营的挑战。
3
按需采购和配送到网点,还会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供应链的不稳定。
相信这一点,曾经的拼好货(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早期项目,后拼多多合并进拼好货)深有体会。
拼多多的采销往往就住在批发市场附近,拿着开团订单,揣着现金,直奔各个档口,甚至,负责海外采购的人动辄包下一个园子,发回国内,大货车的柜门一开,几个大区瞬间就能瓜分完毕。但是因为产品价格低廉、销售时间短,产生爆单之后,“发不出货也退不了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采购量小了,批发市场解决,但是每日单品品质很难稳定;采购量大了,基地直采,必然牵涉到运输周转与仓储,更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与取货相匹配的供应链系统。
此外,采购量不稳定带来的采购价格和品质的不稳定,也很容易就会造成消费者购物体验的下降,甚至企业为此付出更多的采购成本。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加强供应链建设,更要对系统内各个损耗结点进行优化分配。
想要通过“今日预定,次日取货”这种模式降低生鲜损耗、节约成本,需要极高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强大的供应链。
因为,所有前端的节约都是建立在后端供应链实力足够强大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说不需要搭建供应链体系。
生鲜从来都是靠大规模和精细化运营管理,特别是供应链管理决定成败的。
这一点,至少目前看,“美团买菜”并不具备。(灵兽传媒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