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比科夫:圣诞礼物-4 熊
▼
突然发现,有很多作曲家为小孩子写的作品里,都写到了“熊”这个题材。
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起码有雷比科夫、巴托克、马蒂奴、肖斯塔科维奇、卡巴列夫斯基、古拜杜丽娜、M.Weinberg、Cofalik、Hradecký……很多很多。
对比各个作曲家所描写的熊,我觉得是很好玩的事情,所以我想,以后可以不定期写一写这些不同的“熊”。
泰迪熊我就…不写了吧
那就先从雷比科夫这首最简单的《熊》开始,选自他为小孩子创作的 钢琴小品集《圣诞礼物(Les étrennes de Noël)》。
作品一共包含了13首曲子,《熊》是里面的第4首。
关于俄国佬雷比科夫,之前写过他的《忧郁圆舞曲》,里面涉及到了他的一些生平介绍,所以这里不再重复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 荐曲 | 雷比科夫:忧郁的圆舞曲
▼
对于雷比科夫的这首《熊》,我想先说明的是:它并不是属于那种旋律非常优美动听,就让人一下子就爱上的作品。
但它真的很好玩,里面那种动态对比,会让小孩子越弹越过瘾!
雷比科夫:《熊》乐谱
示范的音频,我分别放了钢琴演奏与改编成管弦乐队的不同版本,大家可以听听不同的形式演奏出来的效果。
由于是为小孩子创作的,所以作品很短小。
左手一直都是固定低音的fa,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右手的旋律也是设置在低音区。
这是作曲家为了表现熊那种庞然大物,所以用的都是低音,正如如果描写小鸟的话,就会用清脆的高音一样。
作品是一首进行曲:左手的固定低音,就仿佛是熊的步伐,一步一步的慢慢走过来;有意思的是右手的旋律,雷比科夫在这里用了全音阶。
我们可以用以前做乐理题时最SB的方法,把右手的旋律音排列出来,会得出这样一个音阶:
其中升do等于降re,升re等于降mi,这是等音,加上其余的音,刚好是一个全音阶。
▼
全音阶,从最早的格林卡,在他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里,用了全音阶以后,就有很多作曲家用全音阶来写作了。
其中最出名的肯定是德彪东…呃,德彪…西,以致别的作曲家用了全音阶,都会觉得有德彪西的风格。
但是也有人会写得很…鬼畜,比如…巴托克……
但雷比科夫在这里的全音阶,真的没有让人反感什么的。
因为熊的形象,本来就是大块头,会给人一种紧张,或者说压迫感……
全音阶没有情感倾向性的调式,恰好可以表现这种紧张、压迫的感觉。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乐曲是结束在不协和的三全音上的:fa-si。
雷比科夫的这首《熊》,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熊本君那种很可爱的形象,而是富于攻击性,甚至有点可怕,一听就是不好惹的那种!!
说真的,这作品像不像烈火奶奶的形象…
▼
速度方面:作者标的是Andante,行板,♩=66左右,也就是示范音频钢琴版的速度。
之前说了,这是一首进行曲,就我个人来说,并不太喜欢♩=66这个速度,总觉得有点过快了。
而且从教学上来看,这个程度的小朋友,用♩=66的速度来弹,应该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我更喜欢采用音频后面管弦乐版本的速度,有种沉稳的步伐感。
至于力度层次,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个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
我手上的PDF电子版,是莫斯科Muzgiz出版社1925年的版本,全曲只开始有一个 mf 的力度标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国内出版的《钢琴经典必弹》第2册里,有编者加的力度变化标记,也就是本文上面乐谱红色标的地方:开始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大笨熊从远处走来,又在跟前走远的画面感……
我觉得这样的力度处理挺好的,大家不妨作为参考。
有这个书的小伙伴们,就不用问我拿乐谱啦,喏,这本:
《钢琴经典必弹》第2册
我个人觉得,这个作品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力度上不同层次的把握了,既生动地刻画了熊的样子,也让学生弹得过瘾!
▼
再说点个人处理,我弹这首的时候,会喜欢小小改动一下乐谱:
在结束那里,让音乐慢慢弱下去,停顿一下,然后再突然重重砸下去:
我觉得这样的戏剧性效果会很好玩,有种恶搞的感觉,学生也喜欢。
不过这只是个人处理,不喜勿喷哈!
最后还是再重申一遍:
这个曲子不是那种旋律很好听的,但是真的弹得很过瘾,严重推荐!!
作品难度:1-2级。
其它推荐deep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