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巍:清心求至道——刘君武先生学艺记

李见宇(左)与恩师王芗斋(中)(源自网络)

(本文首发于《武魂》杂志1996年第9期)

京城牛街一条平凡的胡同里,居住着一位鲜为人知的穆斯林老人,他就是年过古稀的意拳隐者、意拳宗师王芗斋前辈所收极少的回民弟子之一的刘君武先生。

刘君武(左)与李见宇合影

1995年仲夏,经业师介绍,我有幸拜在刘君武先生门下学习意拳,从而使我对意拳和意拳宗师王芗斋老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拳之余刘老师每提及随王芗斋老人学艺的历史,总是满怀深情。那是四十多年前一段难忘的师徒之情。


刘老幼承家学,习少林弹腿。1946年到北京润宝成古玩店当店员。少掌柜李见宇常在店内习意拳站桩。据刘君武先生回忆:“当时我出于好奇上前向李见宇请教。李见宇为人谦和,待人坦诚,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少掌柜的架子,和店内上下人员处得非常和睦,所以我才敢大胆向他请教。由于意拳是门新兴的拳种,我从未接触过,听了李见宇讲解,内心不服,自恃勇力邀李见宇比试。不想双方刚一接触,我立刻脚下感觉失根,整个身体被李见宇轻轻弹起。当时我根本没反应过来,要求再试,结果如前。自此我对意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向李见宇请教。记得当时是1946年阴历五月。到了八月中秋,我的站桩已有了一定体感,就更进一步促进了我习武的积极性。

当时我每天都在打磨厂第一宾馆对面的润宝成古玩店三楼上练功,平均每天能练四五个小时,这期间李见宇多次向王老提起我。大概是194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李见宇告诉我,王老已经来到古玩店很想见我。我非常高兴,急忙放下手里的活,随李见宇到柜房去见王老。几句寒喧之后,王老抬起手臂,笑着要我将他的手臂崩起。我起先不好意思,王老再三让我放心做,我才鼓足勇气连崩两次,虽然都只崩开了不到半尺,但王老听劲后表示满意,而我对老人更增添了几分敬意。老人当即要我去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找他。我由于受雇于人,开始不能每天去,仍由李见宇代师传艺,并由王老亲自指点。从这一点说,李见宇和我虽然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功夫已大有长进。

1949年初,我因故辞去了润宝成的工作,也就失去了职业,当时王老那里正好少一个做饭的,李见宇就推荐我去了。至此近一年的正式学艺生活开始了,每日在恩师身边朝夕相处,老人的谆谆教诲使我的功夫突飞猛进,体感的加强更使我刻苦学艺,经常深夜练功。有时王老半夜起来看见我还在练功,总是上前悉心指点。在和王老接触的一年多时间里,老人很少进行长时间理论解说,一般都是在教学和聊天中讲述拳理。例如站桩时王老要求我一定要放松、放松、再放松,只有放松到极点,才能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弹力。王老常讲:“无法不招,无招不法,一法不立,万法不俱。”在拳学上王老注重精神内练,常讲站桩时两眼要极视天际,似寻敌于万里之外。记得一天晚上我正在站桩,老人半夜起来走到我身边操着浓重的乡音,指着我的脚说:“你这个地方应该像树根一样扎进地下,想提起来可又越扎越深。全身要如大风之刮树,又似在空气中游泳,每个动作都要意贯全身。练功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极平凡而又令人难忘。这期间我经常和孙文清、张贵林等师兄弟一起练拳、搭手。姚宗勋师兄我并未见过,王老曾委托我为姚师兄送过冬装,但始终没有见到他本人。

王老本人文化修养较高,对古诗有很深造诣。当时我也爱写一些杂诗抒怀,一天晚上我乘兴写了一首咏拳杂诗拿给老人指正。原文是:“古柏林中一老人,须似秋霜发似银。宽衣阔袖随风展,意自逍遥态自神。举手呼应天地气,平心求得理中真。而今遍地硝烟日,犹有桃园世外人。”王老看后转身从桌上小匣里取出一张已写好的诗:“拳法别开面目新,筋含动力骨存神,静如伏豹当空立,动似腾蛟挟浪奔,气若长虹犹贯日,欲将大地腹中吞,吐纳灵源包宇宙,陶溶万象转乾坤,不知千年吾道在,打破樊篱有几人。”我看过后又将手稿还给王老。这张诗稿后来落到谁手已不得而知。

1949年底迫于生计,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王老,再次走上了独自谋生的艰辛里程。这一年和恩师的朝夕相处,给我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也是我一生中最平静、快乐而有意义的时光。数年的短暂时光为我的一生写下了重要一笔,使我终生受益。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恩师一面,1957年前后我还和恩师有通信来往,老人回信鼓励我坚持练功,但是这珍贵的情感遗物被一场“文革”浩劫焚毁,然而凭着练功得来的好身体,我从最艰难的日子走了过来,一场“革命”没有压垮我,反而使我坚定了更好活下去的信心。现在我已经74岁了,身体依然很好,没有一点毛病,这和几十年练功是分不开的。说到王老的武学造诣,刘先生说,记得那是我初随老人学艺时的一天,我和王老在屋里聊天,老人兴起让我推他。当时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我还不到30岁,自然很不好意思,就没敢真使劲,只是轻轻推了老人一下。老人很不满意地说:“你这玩艺咋成呀!你得真推呀I”第二次我后退两步,然后向老人推去,谁知老人连地方都没动,就地化解了我的力量,并将我弹出两米开外,人整个撞到了墙上,这也使我明白了艺无止境的道理。

攀谈中,刘君武先生对芗老那份怀旧之情和对李见宇老人半个世纪的友情令人感动。这位虔诚的穆斯林老人与王老和李见宇老人间的真情经历了近五十年的风雨洗礼,显得纯质、真诚!老人屋中有幅对联:“清心求至道、真诚待善人”,这正是这几位武林中人人生品格的深刻写照。

(本文根据刘君武老人口述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