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百万的“南宫碑体”,究竟是何面貌?

清光绪十二年,河北南宫重修县学,张裕钊撰书《重修南宫县学碑记》(《南宫碑》)。写此碑时张裕钊已经64岁,但笔势仍劲健老辣,娴熟地体现了他独特的书艺。从碑文当中,大家不但能够体会出镌刻精美的艺术感,同样也能领略到张裕钊端庄肃穆的书体,至今仍然是很多书法家临摹的古碑之一。
张裕钊 重修南宫县学记碑
2.4x0.89m
河北南宫中学院藏
张裕钊一生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帝,四朝皆是碑学兴盛时期,张裕钊用法有楷、行、草书多种面貌,但每一种面貌都因取法北碑的元素而自成风格,化北碑为己用,“南宫碑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诞生。
南宫碑旨在建议终止腐朽的“八股文”科举制度,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举措。因为生活在晚清这一特定的时期,张裕钊始终心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为了使祖国更加富强,张裕钊便在这段晚年时期提出废除八股文的设想,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不过留下的此碑文笔感人,催人奋进,也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因为文字双美的缘故,《南宫碑》堪称是艺术界的一件珍品。

张裕钊 重修南宫县学记碑拓

局部
书法作品要想传世远行,独特的个人艺术特色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张裕钊创造了一种内圆外方、疏密相间的独特书法,劲拔雄奇、气骨兼备。在运笔、转指、用墨、用水等技巧方面,皆有其独到而突出的方法
张裕钊能写善写,但是基本没有书论传世,仅在其诗文稿中发现了几处宝贵的对于笔法的自述。“明指得力,指能转笔,落纸轻,入墨涩,发锋远,收峰急,指腕相应,五指齐力。”“明指得力,指能转笔,落纸轻,注墨辣,发锋远,收峰密,藏锋深,出锋烈。”虽只是寥寥数语,却可视之为张裕钊在长期书法实践过程中的结晶。
张裕钊 滕王阁碑
局部
从上述记载看来,张裕钊书写的运笔并不复杂,很是自然流畅。两次重复提到“明指得力,指能转笔”,即无名指用力和转笔,便于笔力贯穿笔画始终,从而笔画的运行始终保持中锋轨迹。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甚至会在书写时刻意地放慢速度。
张裕钊 充国颂
局部
张裕钊书写时几乎笔笔中锋,且笔划外方内圆,这种特征也可以理解为是其对碑帖融合的运用。张裕钊书体特色虽被冠以“碑体”,但其书学初期是帖学出身,后在适应碑学大潮中求变,借鉴北碑,汲取篆隶,至晚年碑帖并重。因此“南宫碑体”的笔法既不纯粹于当时书坛碑学的粗野凌厉、古拙笨重之风,也根除了帖学浮华靡弱的媚俗之风,从相互矛盾的两种书风中,融会贯通,另辟蹊径。
张裕钊 致二兄尺牍
藏地不详
张裕钊独特的南宫碑体面貌,除笔法的与众不同,在墨法上张裕钊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他大胆地通过淡墨和涨墨寻求变化,营造情趣。不同用途的作品,还会采用不同的墨色表达,正式作品浓墨重彩,饱墨沉光,练习书作则淡墨清雅,任由墨色云散,灵动飘逸。
张裕钊楷法尽出于碑,而能以温润化之,或肆意涨墨,得‘集碑之大成的评价。”因此,善用中锋的张裕钊用墨的整体特点是用毛笔来追求刀刻的碑味。饱墨涩行,极少出现飞白,多用浓墨、涨墨,少用枯墨、淡墨,这呼应了其笔法自述中的“入墨涩”和“注墨辣”。
张裕钊 吴徵君墓志铭
局部
截取自《收藏家》1994年04期
由于张裕钊书法高妙,颇受时人青睐。不仅周围的友朋会请写对联、屏条、条幅等,而且也经常被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邀请代撰、代写重要的文字。上述的《重修南宫县学记》,就是他受人之邀,撰文并书丹而成的经典之作。在此之前,他还应曾国藩之邀撰写并书丹《重修金山江天寺记》、应吴汝纶之请为其父吴徽君撰《吴徵君墓志铭》,应李鸿章之邀撰《蒯公神道碑》并书丹等等。
张裕钊去世后,由于中国社会不断经历战乱,动荡不安,他的书法也短暂地陷入沉寂。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研究张裕钊书法的学者带着他们的成果组团来中国访问时,张裕钊书法才重新获得重视。
←向左滑动,欣赏更多作品细节
张裕钊 书法长卷
藏地不详
张裕钊虽未去过日本,但日本书坛一直有他的传说,他的书法在日本已然成为一大宗派。当年张裕钊去世后,其弟子宫岛咏士回日本时带走了大量张裕钊的书法作品,同时宫岛还在日本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以善邻书院为中心,逐渐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张体书法流派,成为继吴昌硕、赵之谦、杨守敬之后在日本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张裕钊的书法吸引了古往今来百万粉丝,搁今天,那就是妥妥的书法大v。之所以能有如此名气,主要还是由于他在那个时代走出了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风格。其书法面貌明显地熔铸了篆隶魏碑,而风神韵味却又有晋唐人的飘逸韵致,在此之前,书坛上还从来未有过如此创新的书体。因张裕钊而引发的书法热,一百多年来绵延不断,引发无数书法人仰慕、学习。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