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统考作文评点及例文

回归教育本真

7月4日,恩施州组织了2017—2018学年度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三年级起点考试。

应收心斋主人之邀,笔者对本次全州统考作文题作了一些粗浅的点评。

1

先看作文材料

《诚实的华盛顿》、《爱迪生救妈妈》……说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少人会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这些小学课文堪称经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让人从中学到许多可贵的品质。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感人而隽永的小故事,竟然可能是假的!有历史学家查证,华盛顿家里根本没有樱桃树,这个故事出自一位美国书商。爱迪生小时候,阑尾手术还没发明,小爱迪生不可能在妈妈的阑尾手术上展现聪明才智。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有校长、教师等纷纷吐槽,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造价,遗患无穷;而有人认为“华盛顿是否砍过树”这样的问题并不重要,只要有教育意义,就算“真人假事”,也没什么关系。

2

再看写作要求

对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

我的点评如下

这则作文材料选取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即有关语文教材中《诚实的华盛顿》《爱迪生救妈妈》等选文的真假讨论。考生需要围绕这个话题,针对两种观点谈自己的看法。

两种观点为:一是有人认为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造假,遗患无穷;二是有人认为“华盛顿是否砍过树”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只要有教育意义,就算“真人假事”,也没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材料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更难得的是能调动学生愿意说真话的热情。就整体而言,这是一道很不错的作文题目,体现了命题关注社会现实的导向性。当然,要写好这则作文,也有一定的难度。

1

首先,需要读懂材料,分析材料的实质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本真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常识问题。若违背教育常识,远离教育本真,教育效果如何?教育能走多远?若不能把握这则材料背后的实质问题,仅仅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材料中的观点倾向,则难以写出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

2

其次,需要分析这个教育本真问题的逻辑。

小学语文教材中《诚实的华盛顿》与《爱迪生救妈妈》是两篇记叙文,而且叙述的是名人故事。既然是叙述名人故事,就需要在概念逻辑上界定华盛顿与爱迪生的故事是否等同小说故事,若是小说情节确实可以虚构,若是记叙文故事,则虚构便有悖于记叙文真情实感的特性。

因此,若以一个本身虚假性的故事教育世人,怎能让世人真心受教?即使短时间内教育了小学生,然而等他们长大后发现曾经视为榜样的故事人物是假的,教育后果可想而知,那是教育上的前功尽弃,而且遗患无穷。进而可以引申到社会层面去思考教育,去思考原因。这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思考与写作空间。而且这个思考与写作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批判与思辨性思维。

当下的教育,当下的高中生正需要这种批判与思辨性思维。曹丕曾盛赞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当下的中学生在写作中,缺乏的正是对社会的关注,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就应该调动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就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愿意说,说真话,让他们抒真情,明真理。若学生从这个层面思考,则可以写得深刻,写得出彩。

当然,学生也可以从“教育意义与文章本身真假关系不大”写,也可以旁征博引,但难以打动人心,难以出彩。因为时下关于“回归教育本真,回归教育常识”的呼声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从这个层面看,命题者还是有命题思路的导向,那就是引导人们关注教育,关注教育本真问题,让教育在喧嚣中能够返璞归真。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华中师大谭邦和教授也为之叫好,认为“这则作文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教育问题,因为是一个真问题,需要说真话。”

4

优秀作文展示

例文

用真实打动孩子

01
02
03

例文

放逐教育的胡编乱造

01
02
03
04

例文

教育以题品质为贵

01
02
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