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它的含义比你想象中丰富得多

如果有人问你:中国是什么?

大概都会被认为是傻子。

中国,当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是,如果把“中国”这个词放在历史时空,那么,你就会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中国”一词的含义要比你想象中丰富得多。

“中”,最早出现在甲骨文:

甲骨文里的“中”

商代甲骨文的卜辞中有五方的说法。

五方就是东南西北中,这其中的“中商”,有学者认为和“中国”有关。而从甲骨文字形上,“中”又像是旗帜,旁边几横代表的是就是随风飘扬的流苏。

商朝时期,旗帜代表着很强的军事作用,代表的意思就是军事中心。

“中”字出现虽早,但“中国”一词出现要稍晚。

“中国”,最早出现不是在书中,也不是在典籍中,而是出现在一个古老青铜器上。

1963年8月,陕西省宝鸡县贾村村民陈堆夫妇,在院子后面的土崖上挖出了一件青铜器。当时的夫妇俩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件青铜器的内底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帮助它在十多年后赢得了“镇国之宝”的美誉。

这件青铜器,就是大名鼎鼎的何尊

西周何尊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这是一件用来盛酒的青铜尊,花纹非常漂亮。

但其最有价值的地方,普通观众根本看不见!

这是因为最大的亮点被藏在了酒尊里面:内底的122字铭文:

何尊铭文拓片,可以看到“宅兹中或(国)”四个字

“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大意就是武王克商后祭告老天爷,说:“我将居住在中国,自此治理民政。

当然,周武王口中的“中国”含义肯定不同于现在代表我们祖国的“中国”。

在整个先秦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都在随着语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远不像今天这样,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含义。

这时“中国”大概率指的是首都,天子居住的城池,也就是西周的首都镐京。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是诸侯王的大宗,拥有绝对的指挥权,所以居住的地方就是就被称为是中国。

《诗经·大雅·民劳》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这是对“中国”概念最早的文献记载,与何尊中“中国”的概念大体也是相同的,仅仅指的是一个狭小的地域概念。

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不同于现在的“中国”,应该只是个地理概念,仅指洛阳周边的中原地区。

但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意义重大!

那么“中国”这个词什么时候被附加上了政治和文化的属性呢?

这还要等到汉代乃至再往后。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汉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是一块绑在胳臂上的护膊,距今已有近两千年,颜色异常鲜艳!

但更令人惊叹的还是上面的两行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是不是想到了我们的“五星红旗”?

也难怪有网友曾戏称这是史上最令人惊诧的巧合文物。

当然,出土于尼雅遗址的这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跟现在的国旗没有关系。

不过,它和之后出土的“讨南羌”残片,恰巧与《汉书·赵充国传》中一个故事的情节相似。

西汉宣帝神爵元年。

汉宣帝命令70多岁的老将赵充国去征讨羌人。

由于对羌人的情况不了解,赵充国采取了持兵缓进的策略,稳扎稳打,没有直接跟羌人正面刚。

但年轻的宣帝迟迟没有接到胜利的消息,很不高兴,下诏书催促赵充国:

“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大致意思:最近朕命人夜观天象,发现五星出东方,这是大好的兆头!(话外意思:赶紧打,别磨叽!)

这里,宣帝把自己治下的帝国视为“中国”。

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护膊,那里曾归西域精绝国管理。

所以“五星出东方”护膊应该是汉王朝赏赐给精绝国贵族的礼物,护膊里“中国”显然是汉王朝对自己的称呼。

到了隋唐时期,唐朝作为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国家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并且还将其运用到官方以及公文当中。

当时的臣子在向唐太宗上书的奏折。

其中写道:“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这一时期的中国土地上,还生活着不少外国留学生,希望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

南朝梁萧绎《职贡图》摹本(局部)画面上的各国使节都是一副敬仰的表情

到了宋朝之后,虽然饱受外敌环伺的宋朝因为与西夏、辽朝等不平等的外交。

但其文化吸引力却深远、持久、强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

传说辽道宗耶律洪基曾经用一百两银子铸了两尊佛像,佛像背面有铭文“愿后世生中国”,表达了身为辽国皇帝的小小心愿。

至于元、清这种由非汉民族成功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统治者也完全以中国人自居。

元朝灭亡后,明初文人回忆,很多蒙古人、色目人早已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汉式姓名,读的也是汉族的儒学经典、诗词歌赋,可谓已经完全被“中国化”了。

清朝的雍正皇帝更公开表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高克恭是色目人,但是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一词,从周武王祭告上天时算起,已经三千年了。尽管它所表达的含义从古至今时有变化,与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的“中国”并不完全相同。

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一以贯之,并且还在不断深化。国家安宁、子孙昌盛也一直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最美好愿望。

谨此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中华文明香火永续,也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本文参考:

胡阿祥《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公众号(博物馆|看展览、考古汇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