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育

小教育

作者:李广生

“小老师”为何钟爱“小恩惠”呢?难道“小老师”只能用“小恩惠”激励学生而让我们的下一代的眼界、胸怀和气度越来越小吗?在本学期对教师的研究中,我一直在试图说明这样一个观点:教师成就了教育,教育造就了教师,或是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钟情“小恩惠”的“小老师”其实是只顾眼前利益的“小教育”造成的,教育的格局小,教师的器局必然小。教师是用生命工作的人,如果把他们的生命局限于一个狭隘逼仄的环境中,那他们毫无疑问的只能成为“小老师”,也毫无疑问的只能施以“小恩惠”。

在推广“生命课堂”的过程中,不止一个人这样问我:“生命课堂”能提高成绩吗、能为学校创造特色或品牌吗?开始我还耐心的回答并解释,到后来我几乎失去了耐心,就反问他们:难道教育仅仅是成绩、特色或品牌吗?或是说成绩、特色和品牌是最重要的吗?大家之所以如此关注成绩、特色和品牌,毋庸讳言的是利益,因为成绩、特色和品牌能够为相关群体带来利益,这里面也包括家长和学生。也就是说,教育正在成为各个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角逐的地方,难怪有人撰文称“学校正在变成名利场”,也有人(好像是叶澜教授)深刻地指出,当前中国教育需要转变的不是教学方式而教育的价值观念。追逐名利的教育还有何境界可言?

教育改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急迫过,虽然我们生在一个改革的年代,虽然飞速变化的时代不断提醒我们教育必须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教育自身规律和核心价值的坚守。学校越建越好,设施越来越先进,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教育的格局越来越小。以下几点也许可以说明:

第一,课时越来越短。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课程,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长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增加课时数;短课时在很多地方极为盛行,标准时长每节课45分钟被压缩为每节课40分钟甚至更短,以至于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无法实现深度学习。合作、质疑、探究、实践所有这些促成深度学习发生的活动必须有时间作保障,压缩课时只能让教学日益的肤浅化。

第二,考试的频次越来越高。月考曾是高中的专利,如今已经顺利登陆小学校园,每个月都要组织相关考试或检测。浙江省教研室的张丰老师曾形象的把月考比喻为蒸米饭时频繁的掀锅盖检查米饭是否蒸熟,最终的结果是做出一锅夹生饭。考试频次过高只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目光紧盯着考试,从而把教育的更深刻的目的置之度外。

第三,知识的越来越精细。课程被分解成模块,模块又被分解成细小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因此变成对知识点的各个击破,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整体思想,擅长纸上谈兵,一旦遇到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就茫然无措。他们精通知识点,满脑子都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但无法把知识点与真实的生活对接,他们善于解题但拙于解决问题。

第四,管理越来越细致。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被成功的移植到学校,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崇并实践精细化管理,但根本目的是免于出现安全事故。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进修、学习等都被纳入到严格的管理之中,学生的生活、纪律、成绩、出勤、做操等也被纳入到繁琐的评价之中。凡有管理,必有评价,各种各样的评价满天飞,所有的评价还都与教师的工资、职称、评优、评先挂钩,把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吸引到繁文缛节之中。管理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专业自主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创造性得不到施展,越管越死的现象令人担忧。

第五,非教学任务越来越大。“表哥、表叔”不时地光顾校园,让人应接不暇,教师们不得不拿出时间应付各种各样的与教学无关的事务,用于深入研究教学的时间被挤占和剥夺,有不少教师表示不能安静的教书。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项目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也进入校园,有的教师居然参加了两三个项目,有校内的还有校外的,有区域的还有上级的,使教师疲于奔命,不能安心教学工作。

以上几点——小课时、小考试、小课程、小评价、小项目,足以显示教育格局之小。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无暇甚至无需思考大问题、组织大活动、开展大教育,施展一些小聪明足以应付,“小老师”就是这样造成的。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要求是:1.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2.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3.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4.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只有目光长远、境界高远的人才能担当引路人的使命,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路在何方、眼睛只盯着脚下,又怎么能引领学生成长之路,所以,“小老师”也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大学问。这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育的责任,教育不仅为学生也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教育的大格局培养教师的大情怀,让我们的学生有大发展。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教育用小恩小惠诱惑教师,教师就会用小恩小惠迷惑学生,我们的未来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