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何谓“德”?两章内容见真知

《道德经》,不仅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那《道德经》中的“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讲,《道德经》中的“德”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我们现在所说的“德”主要指人的德行和德性、是一种高尚情操;而《道德经》中的“德”是“道”在世间的体现,是人类按“道”的客观规律为人处世。

《道德经》分上篇的《道经》和下篇的《德经》,《道经》中间杂着阐述了“德”,《德经》中的大部分内容也涉及到“道”,两者并非泾渭分明。比如在《道经》的第二十一章中,作者老子就首次提到了“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思是:甚高的德行的形态,在于遵循“道”的法则。从这里可以看出,“德”是遵循“道”的法则而存在的。所以,“道”与“德” 实际上不可分离、却又有所区别。在《道德经》中主要有两章内容是阐述“德”:

在第三十八章,老子阐述了“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指内心与行为完全符合“道”的客观发展规律,但在意识上却并没有“德”的概念,也就是无为的“德”;而下德是指内心会时刻想着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德”,那这种“德”自然是有意为之的,也就是有为的“德”。

另外,老子阐述了德与仁、义、礼的关系:最仁爱的人做仁德的事不需要寻找理由;最有义的人行义事总是寻找理由。最有礼的人强调礼,却没有人愿意回应,于是强拉着别人反复演习。所以,失去道后才讲德行,失去德行后才提倡仁爱,失去仁爱后才要求守义,失去义后才强调礼。礼是忠厚诚信观念淡薄的产物,是祸乱的开始。

这里老子提到的仁、义、礼,其实很多人会觉得比较熟悉,指的就是儒家思想中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道德”。而且老子也将仁、义、礼都分为了上和下:上仁、上义、上礼:“上仁”离德近,“上义”虽说了“上”,但因“有以为”而属于下德,“上礼”更是属于后天有为。但在文中只言上不言下,或许是因为在老子看来“上”都已经离道越来越远,就更没必要谈论“下”了。所以,失道之后的表现形式为:先是德,然后是仁,接下来是义,最后是礼,德离道最近,礼离道最远。

在此章的最后,老子写道“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意思是:所以大丈夫选择厚重,不选择轻薄;选择纯朴,不选择浮华,这才放弃所谓的仁、义、礼,选择敦厚朴实。从这一句可以看出,老子希望天下人皆能放弃仁、义、礼、智、信,而选择返朴还淳,修德归道。可以说,这是老子明确反对儒家思想以提倡仁、义、礼、智、信的治世方法,认为到了着重推行“礼”的时候,已是社会祸乱的开始。

在第五十一章,老子重点讲了“德”的作用,阐述了“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万物的观点,说明了道与德在天地万物缔造以及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意思是:大道生成万物,德行养育万物,外界各种力量塑造万物各种各样的形体,自然环境促使万物生长。

以上这句话表明了老子认为万物由“道”产生,而由“德”养育的观点。

另外,在这一章中,老子还阐述了世间万物尊道崇德的原因:道生出万物,养育畜养万物,促使万物生长成熟,并加以庇佑保护万物。生出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恩与万物而不自恃有功,主导民众而不加以主宰,这就是玄妙的上德。

所以在老子看来,万物都是顺应自然规律,按照各自所处的具体环境自然生长的,根本不受什么鬼神主宰,也不是后天加以安排的,这一思想在先秦时期是相当独到的。

综上可知,老子认为“德”是“道”在世间的表现方式,虽不同于道,但与道又不可分割;“德”是“失道”却离道最近者,修德归道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道”生万物,而“德”畜养万物,在两者共同无私的作用下才有了世间万物的欣欣向荣。

所以,以“道”为本,以“德”为用,或许这就是《道德经》的主旨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