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北大最杰出的校长,情商也是高人一筹 2024-07-30 20:10:25 作者:山佳 蔡元培说起北大,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蔡元培先生。有人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现在的北大。为何?在蔡元培出任校长之前,大部分北大学子,就是为了混张文凭。有名的八大胡同,最受欢迎的是两院一堂,即参众两院与京师大学堂,后者就是当时的北大。蔡元培来到北大,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十六字方针。同时,作为高等学府,教书育人之地,当务之急是请到优秀的师资。 陈独秀第一个进入蔡老先生法眼的,即是陈独秀。陈独秀,安徽怀宁人,在他老家,有座独秀山。现今,多认为独秀山是因陈独秀而得名。其实不然,相反,是陈独秀以独秀山而名。一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科学与民主的的大旗,在年轻人心目中就是当之无愧的“喜马拉雅”。谁的文章要是刊登在《新青年》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当即上了热搜,电闪雷鸣。这时,陈独秀因上海亚东图书馆的业务,来到北京,住在前门外的一家宾馆。蔡元培得知消息,立即前往,再三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一次,蔡元培又来到宾馆,正赶上陈独秀高枕安卧。为不打扰这位酣睡者,蔡氏搬了一张小凳子,坐在门外苦等。如此三顾茅庐,如此礼贤勇士,陈独秀心生感动,但他还是不忍放弃自己的《新青年》。对此,蔡元培很是爽快,善解人意地表示:“没有关系的,把杂志带到学校来办好了。”由此,就在蔡元培蔡校长的风轻云淡中,《新青年》杂志从上海来到北京,站在北大的舞台上,最终影响了一个时代。 陈独秀毕业时分,师生总要合照留影,北大也不例外。一次,作为老师的陈独秀与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氏谨慎,把脚收在椅子底下;而陈独秀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地将脚伸到梁氏前端。等到照片出来后,陈独秀乍一看,就品评:“照得好,就是梁先生的脚伸得太远了一点。”送照片的学生,也是开门见山,有啥说啥:”这是您的脚。“其实,梁漱溟也是傲骄分子。抗战时期,香港沦陷,梁漱溟被救之后,坐在小木船上,险象环生。但这位梁先生毫不恐惧,当即表示:”我相信我的安全自有天命。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我不会死,因为中华民族要复兴,要我的三部书。现在书还没写成,所以我决不会死。“ 梁漱溟看吧,梁氏就是这么自信,绝对拥有孔子老先生所言的”天生德于予“。而当年,蔡元培请这位梁漱溟来北大时,梁氏不过二十四岁。蔡元培在杂志上读到梁氏的一篇文章,阐述印度佛家理论的,觉得不失为一家之言,于是请他来校开讲印度哲学。梁漱溟自认学识尚浅,不敢应允。来,听听蔡元培蔡校长,是如何做思想工作滴?他反问梁氏:”你说你教不了印度哲学,那么你知道有谁能教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梁氏实事求是,说不知道。于是,蔡元培就恳切地说:”还是你来吧!你不是爱好哲学吗?我来北大,定把许多爱好哲学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可不来呢?你不要当成老师来教人,你就当成合作研究,来学习好了!“北大的讲台,没有两把刷子,蔡校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人登上滴。这一番话,尤显蔡元培的至情至理,到了这个份上,梁漱溟又如何能推脱呢? 梁漱溟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走茶凉”。但发生在蔡元培生病时的这件事,令人更多地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真情。一次,蔡元培在上海大病,门生弟子因在医治上,意见不一,与蔡太太发生争执。好在,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从北平带来协和医院的医生来了。(蒋梦麟先后主政北大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蒋梦麟对着蔡太太及众人表示,我对蔡先生和儿子一样,我可负全责。 蒋梦麟情商,不是心机,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此话一出,我们仿佛看到语言中,闪着金光,罩着至情至性的蔡元培。没有他平日里厚德载物的高情商,哪有性命垂危时,蒋某人的大担当?大家都知道,蔡元培与蒋梦麟两人几十年的交情,和蒋氏做事的果断,全无异议。好在,蔡元培吉人天相,躲过一劫。曾子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蔡元培冯友兰先生说过,蔡元培是近代的确符合君子标准一个人。他的人格,是儒家教育理想的最高表现。今天,我们简单聊起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说起他的高情商,仿佛一位历史的伟人朝我们走来,栩栩如生。蔡先生,逝世于1940年,距今已80年了,真快……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周国平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赞 (0) 相关推荐 北京大学永远的校长:蔡元培 一介寒儒,书生本色. 其实,蔡元培既非北大的创校校长,也非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但只有他被北大人称为"永远的校长",一位值得尊敬与缅怀的真君子. 志向: "教育救国,学术报 ... 做事应以人为本 本文导读: 想做事的人不妨都去看看<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的选人用人之道,学一学蔡公的以人为本,必然受益良多. 伴随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剧中很多台词都成了流行语.比如& ... 回顾历史神奇之处《觉醒年代》无学历陈独秀空降北大文科学长! 历史神奇的地方,在于是偶然又是必然.相信有不少人会对<觉醒年代>第五六集的内容感到有点沉闷吧,邀请陈独秀当北大文科学长这事,花了整整两集的时间,说好听点是'细节上的讲究',说难听点是拖沓. ... 蔡元培:18岁割肉救母,36岁暗杀慈禧 七辞北大校长 他,18岁割肉救母,恪尽孝道,36岁研制炸弹,暗杀慈禧, 52岁接下北大这个烫手山芋,整顿学风. 他,辗转于政治.教育.学术三界,有所不为,无所不容.大事不含糊,待人如己.他,迎难进北大,开创新风气. ... 沈尹默:我和北大 我是在1913年进北京大学教书的,到1929年离开,前后凡十六年,其间所经历者,所见闻者,诸如新旧之争,内部倾轧,蔡元培之长校与离职,蒋梦麟之长校, "五四"运动之于北大,等等 ... 从《觉醒年代》看优秀的校长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贺岁大片<觉醒年代>让人印象深刻. 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钦佩的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等. 今天不说别人,先谈一谈北大校长蔡元培. ... 十七秀才,二十三进士,二十六翰林,难怪辜鸿铭那么崇拜蔡元培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怪杰辜鸿铭是一个眼高于顶的守旧派人物.他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出得门来既有车夫又有跟班,谱摆得很大,无论走到哪里都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觉醒年代剧照 辜鸿铭目无 ... 梁漱溟进北大 梁漱溟与李大钊.张申府.雷国能在中山公园的合影,左起:雷国能.李大钊.梁漱溟.张申府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生于北京,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 《觉醒年代》中的鞠躬礼 五一前,我与秦湘老师通电话.她说她最近在追剧.秦老师1965年毕业于复旦中文系,现已退休,没想到她也追剧!是<觉醒年代>吧?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话题转到<觉醒年代>.秦老师 ... 《觉醒年代》之团宠——蔡元培 为什么说蔡元培在众贤中是团宠? 除了北大校长的身份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蔡元培"三顾茅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蔡元培邀请没有学位头衔的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 语文.读书——北大校长蔡元培 语文.读书——北大校长蔡元培 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我肯定死不了,如果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我肯定死不了,如果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倘若有一个人,将自己个体的死亡与整个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一起,我们或许会指摘这个人的狂妄.但是,当梁漱溟说出这句话时,我们不约而同地相信了这 ... 如何为孔子为释迦出一口气?——梁漱溟在北大执教期间 1916年,梁漱溟向蔡元培请教,不料蔡元培竟让他到北大当老师,教印度哲学.梁漱溟虽然应聘,但由于他尚在司法部任秘书,一时无法脱身,便推荐许季上代他授课.1917年后半年,许季上大病,自暑假后开学便未上 ... 他这一生,注定是来改写历史的 1920,蔡元培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北大校友合影(前排正中者为蔡元培) 世间再无蔡元培 © 徐尔新 / 文 01 1917年1月4日,寒风呼啸中,一辆马车停在了北京大学门口.49岁的蔡元培从马车上下来 ...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他是100年前的知识“带货”王 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 1916年,蔡元培再次踏进北大校门 一场影响中国近代教育史的 学思风暴将拉开帷幕 一扫 ... 【精品阅读】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蔡元培 --报刊转载率高.语文教材试卷选用率超高 --中高考学生最佳阅读材料之一 --大学生和各界人士阅读快餐 中高考作文热点作家.上海著名作家崔鹤同执笔授权,"亚波评论"特别推出文化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