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防病,牙疼要人命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石浩强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众所周知,龋齿在冷、热、酸、甜等情况下都会产生疼痛感,事实上,当阻生牙在颌骨内位置不当,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时,也会引发持续性疼痛,从而谈“牙痛”色变。
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发牙疼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牙周炎,上火等等...
牙疼的病因——感染
牙疼往往会伴随感染,口腔两大疾患包括龋齿和牙周炎,都是慢性感染的典范。
1、局部用药
事实上,轻度牙周炎是无需全身用药治疗的,一般以局部用药冲洗为主,如甲硝唑含漱液、西比氯胺含漱液等。
■ 甲硝唑含漱液一次10~20ml,1天漱口3~4次。
■ 西比氯胺含漱液一次15ml,强力漱口1分钟,1天漱口2次以上即可。
含漱液可在刷牙前后使用,漱口后吐出,不可下咽,是口腔疾病优良的辅助用药。
2、口服抗感染药物
依据口腔感染大部分为厌氧菌所引发的特点,口服抗感染药物主要以甲硝唑片或替硝唑片为主,也可以联合使用阿莫西林(注意阿莫西林服用前需要作青霉素皮试)或头孢菌素。
■ 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药物,每日0.6~1.2g,分3次服用。
■ 替硝唑则为第二代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可以认为是甲硝唑的升级替代品种,因其活性是甲硝唑的2~4倍,毒性反应明显低很多,并且没有致癌性。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甲硝唑、替硝唑及部分头孢菌素期间切忌喝酒,以免产生酒精样“双硫仑样”毒性反应。
牙疼的病因——上火
牙疼的病因除了感染,也有“上火”的可能。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中医认为当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表现在口腔的具体症状为口角糜烂、牙龈肿胀、牙齿疼痛等,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加容易发生。
解决的方法是“去火”,即中医的清热泻火法,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的药物,如一清胶囊、新癀片、六神丸等等。
值得提醒的是,中药虽好,也不能长时间、大剂量服用。事实上中药不是不良反应小或者少,而是不良反应不明确,所谓量效关系不明、作用机制不清,久服反而会存在安全隐患。
药物治疗
当牙疼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比如晚上痛醒影响睡眠,务必先查明病因,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
首选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散利痛、泰诺)、布洛芬(芬必得)、塞来昔布(西乐葆)等。药物服用至少间隔4~6小时,尽可能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对乙酰氨基酚1天的服用总量不能超过2g,布洛芬不能超过2.4g,以免诱发肝损等严重问题。
谨记:止痛药治“标”不治“本”,牙疼反复发作还是需要及时就医以查明原因,切忌一牙疼就习惯性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徒增遗憾。
注意事项
在做牙科有创检查前,如您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请务必主动告诉医生。
事实上,牙科手术前需要测量血压以求保持稳定,停服抗血小板或者抗凝药物数天以免引发出血等,排除隐患力求安全。
综上所述,治病不防病,牙疼才真是要人命呢!养成良好的日常用牙习惯,保养牙齿,多预防才有助于大家远离口腔疾病,事半功倍。如饭后勤漱口、刷牙,每次应至少保持2分钟以上,清淡饮食,少吃辛辣、煎炸食品,每半年至一年时间做一次常规口腔检查、保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