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杂谈《梅兰芳金奖大赛》九人谈

1992年8月,由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京剧》杂志社联合发起,举办《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在当年12月举行,之后陆续举办其他行当的比赛,比赛影响巨大。

12月16日,本报主编杨毓珉主持,举行了“梅兰芳金奖大赛”座谈会,京剧艺术家、教育家、研究家各抒己见,纪要如下:

关于举办大赛

钮骠:中央电视台用黄金时间播放京剧大赛,有利于宣传京剧,振兴京剧,有利于展示京剧演员风貌,真是一件好事。

李金鸿:举办这次大赛,投入很多人力,花了许多钱,为弘扬民族文化出了力。

刘秀荣:大赛为振兴京剧敲锣打鼓,也培养了一批新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不过,全国性的大赛要慎重,要细致,要全面考虑,注意效果。

谭元寿:大赛是好事,但不宜太多,太多了闹得人们无所适从。演员的名次要自然形成,不能“自封三齐王”。

参赛和评比

钮骠:这次参赛的16名演员不是一个层次,最高的和最低的差得太远。好比下围棋,段位差了好多,怎能在一起比赛呢?这样评的结果可能是该进的没有进来,不该进的进来了。金奖也罢,提名奖也罢,都该有几名算几名。

逯兴才:金奖要选八位,我放宽了尺度,凑上了七位,再多就不成体统了。“梅兰芳金奖大赛”号称“高品位”,列名的就要有高水平,宁缺勿滥。否则就不是“梅兰芳奖”,而是“梅花奖”——今天的“梅花奖”了。另外,参赛的16名是怎么上来的,应该有点透明度。级别高的大赛更要让人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上来的,让人心明眼亮。不客气地说,有的参赛者演出后,人们惊诧,“这水平不够参赛资格呀!”

对参赛演员,我有遗憾有欣慰。遗憾的是大赛办晚了,杜近芳、梅葆玖、李世济、刘秀荣、杨秋玲、沈小梅、张曼玲等被搁在外边了。欣慰的是毕竟有刘长瑜、薛亚萍、李维康、刘琪这样高水平参赛者。可同时,象李炳淑、杨春霞、阎桂祥等线内的没有参赛,又很遗憾。这些人进来才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代表同一品位。

李金鸿:据说,这次大赛全国报名30人,中国遍地有京剧,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人报名呢?

王家熙:实况转播时,演员介绍词的导向也有欠缺。某些演员可以自我吹嘘,但中央电视台播放,就好像是承认了它。对观众带有导向作用,它同时调高了观众对演员的希望值。这个问题特别表现出我们的一些京剧演员缺少艺术工作者应有的文化素养。

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

刘曾复:比赛要求演员演一个传统戏,一个独创新编戏。这个标准不好界定。如《牡丹对药》算新戏,可我在六十年前就看过九阵风演的《戏牡丹》,与这出戏是同一回事儿。《祭江》、《祭塔》说是传统戏,可舞台调度、表演、唱腔等都与老戏不一样了。

王家熙:《红拂女》根本不符合参赛资格中“具有独创性和有较大影响”的规定。钟荣采用的是程派旧本,她没有深入研究原作。原作【二六】唱词精雅,唱腔和谐优美,字韵讲究。钟荣改了几处,比如“惊雨芳草织翠毡”这一句她安的腔唱倒了“惊、芳、织”三个字。剧中的“拂尘舞”也看不出哪里能体现出人物,倒是暴露了她腰腿功夫的薄弱。她不系裙子,穿彩裤,形式上改革了,其实小气,不雅观。

张春孝:不能拿老前辈的戏改了一下,就算自己的戏。“首演剧目”不能将就。“算他的吧”不行。

李金鸿:竞赛最好有规定剧目,有自选剧目。四十年代京剧老生比赛,参赛者都要先唱《宝莲灯》中的“昔日里”一段,然后再唱别的。

反对“八大名旦”提法

梅兰芳金奖16名参赛演员

于玉蘅:“四大名旦”不是赛出来的,但他们是旦角最高峰。这次如果选出“八大名旦”,那么置杜近芳、梅葆玖于何地?这次不管哪八位入选,都不是当今旦角最高峰。对他们用“第一届梅兰芳金奖大赛获得者”称号比较合适。

逯兴才:有剧目、有观众群、有传人,这才是名旦。

王家熙:这次投票要求每票选八名,超过或不足均为废票。超过自然应该作废,而不足也作废,这就与大赛的宗旨不符。大赛前反复强调这次是当前全国京剧最高层次的评选活动,要选出当代名旦。我认为,“最高层次”从纵向上说,应尊重京剧历史上曾达到过的最高水平;从横向上说,应是当代演员的最高水平,应有当代名列前茅的人选。现在由于许多名旦不愿报名,已很难维持“最高层次”了。

刘曾复:过去,京剧义务戏名角如林,后台就把各位的名次、地位排出来了。谁先谁后,内行承认,社会也承认。这是按艺术水平排列的水到渠成的。仅拿一出戏甚或是一个片断来论定演员是不当的。

不能片面求“新”

王家熙:大赛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对传统怎么看。京剧改革的步子怎么走,虽然讨论多年,但大家缺少应有的共识,可做为主办单位,做为权威机构,对京剧应是什么样子却要有个基本认识。比如《魂归西蜀》中孙尚香的服装、《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几乎听不出是什么剧种的唱腔等,做为试验,可以,但入选参赛,就让人难以评议了。

刘秀荣:近年有一种倾向,那就是电视屏幕上京剧的伪劣产品太多。很多京剧规范的东西没有了,京剧必须姓京,不能盲目引进,弄出个混血儿,青年人不喜欢,把老观众也伤害了。

逯兴才:《牡丹对药》的唱腔太古怪了。梅兰芳先生创腔最反对三个字,即“怪乱俗”;程秋先生谈创腔时喜欢用“故友新朋”,是很有道理的。

评说演员、剧目

谭元寿:我投刘琪一票。她的戏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真好,真规矩,一看就知道功夫一天也没放下。

王家熙:刘琪朴实虔诚的讲话和精彩纷呈的表演相映生辉,体现了中年艺术家的敬业精神。

《党的女儿》唱腔还可进一步加工,但它表现出王蓉蓉演唱功底的扎实。

《辛安驿》是荀派名剧,刘长瑜演的令人满意。她的难能可贵首先在于气质好,她相当出色地把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正确地体现了荀派固有的风格。

《痴梦》的唱腔设计和唱法琢磨是下了大功夫的。在荀派基础上有出新,孙毓敏把人物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演唱水平也高,是她的成功之作

于玉蘅:方小亚《盘丝洞》用了学唱“四大名旦”安排得可以。她的靠旗出手,倒、绕很见功夫。

艺术要注重风格,比如梅派雍容华贵。这次的《贵妃醉酒》动作太多了,特别是贵妃手中的扇子不时“刷”、“刷”地打来打去。要“动静结合”。

《祭塔》增加了动作,白素贞与儿子推来走去,难道白素贞出塔了吗?这与“镇守在雷峰塔不能出头”不吻合了

刘曾复:《祭塔》怕落个“死唱”,于是费尽心思出塔。其实,这个戏还是凭【反二黄】。这不怨杨淑蕊,地位、环境给她的压力太大了。其他人也有类似情况。

李金鸿:王继珠的《扈家庄》浑身乱动,我不喜欢,宋德珠师哥不是这样的。

不要搞“评委专业户”

逯兴才:评委要更换,不能一包到底,有些评委成了“评委专业户”。梅花奖、文华奖、梅兰芳金奖全是这些人,戏曲学院的很多中青年教师对此不满,他们希望评委中要有各个专业的专家进入,希望评委不断更换,以保证清廉公正。

于玉蘅:评委我很尊重,也不否认评委博学,但老话“隔行如隔山”,旦角比赛,评委应以旦角专家为主。

李金鸿:评委不能总是这么几个人,适当地换换吧。

谭元寿:评委不好当。据说过去有的大赛拉来赞助,赞助单位要某人评上就得评上,否则就撤消赞助,这评委怎么当呀?

张春孝:去年京剧大赛我是评委。事过一年了,我的骂还没挨完呢!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京剧的前途、京剧师资的匮乏、京剧剧目建设、演员自身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