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日子(六)
2018-5-3
再读泰戈尔诗集,许多诗句还记忆犹新,像是永久地印刻在心里一样。最初读他的作品还是高中时代,当时暑假还专门抄写了整本《飞鸟集》,因为是从图书馆借的书。从那时开始,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那时候还不懂诗,也不知道怎么写,只是觉得读完后,新的世界被瞬间开启。现在读诗、写诗完全是为了逃避现实,寻找一个平衡点。
2018-5-26
读狄金森的诗歌,她的诗不是每首都喜欢,但能让人保持头脑清醒的状态,还买了一本她的诗歌和书信集,但现在在读的<我从未见过荒野>这一本,兴趣不是太大。最近整个人浑浑噩噩,几乎快颓废了。阿赫玛托娃的诗只读了一部分,差不多快忘光了。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我可能更倾向于读男性作家的作品,而且他们大多数是死去的作家,或者是六十岁左右的男性作家。他们在表达上可能更不会刻意克制,女性作家恰恰不同,要么热烈奔放,要么隐忍克制。
2018-5-28
村上的小说重读的不多,这本《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篇幅较短却富有真实感。书中的岛本,更像是一种幻觉,或是一场永远做不完的梦,是脱离尘世的存在。就像现实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只有极少的和他们的记忆会被时间凝固在某个时刻,坚硬的,无论风吹雨淋,都无法被打破。可是人还是犹如行走在沙漠之中,总有一天会分离,甚至消失,最后剩下的也只有沙漠。
2018-6-4
看《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12年就买了,一直拖到现在才看,还是因为读书群里有人推荐。看到乌尔比诺医生回到家乡,没有思乡之情,竟有一丝沮丧。我就想到我每次回家乡时候的心情,一样没有什么太多感情。即使离开了这么久,也很少想念那座城市。可能过些年更会淡然。我想可能未来的某天,我也不会生活在现在的这座城市。人终究是要不断地往更陌生的地方走去,开始崭新的人生。对于我这种心里就没有扎根在某个地方的人来说,在哪里都是如此。更像徐志摩的那句诗写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2018-6-6
考虑了考虑,除了读国外作家的诗歌作品,也读读宋词吧。可能宋词是最接近现当代诗歌的,我指的是自由度。如果诗词被框定在一个结构里,那就太可惜,太被束缚了。当代的诗人,除了北岛和杨牧,还没有特别喜欢的,也可能还没发现。
2018-6-9
检索关于白先勇文学的研究论文,搜到了一篇师兄写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白先勇小说的同志文学研究的。当时上女性文学专题课,才慢慢接触关于同志文学作品,只是当时接受程度有限,做论文也没有选择这个方向。文学是宽广的,正如我们所经历的情感,也应该容纳更多。这段期间一直在读白先勇的随笔集《树犹如此》,甚至是更喜欢他了,可惜当年错过了研究他作品的最好时机,现在读来所有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都历历在目,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他为我们传达的不只是让人感同身受,而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2018-6-21
相比作家本身,我更倾向于读他们的文字。因为附着于文字的思想是不朽的,其余的都是变动的,无常的。很久没看杜拉斯的书,14年的时候读过一本她的传记,在此之前只读过几部她的小说,还有电影《情人》,梁家辉把一个东方男性演得很到位,线条也很美。
2018-6-22
今夜读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信。已经很久没有亲手写信,除了同作者的来往电子邮件,彼此互通邮件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现代人很少有人能耐心读一封信或写一封回信。我基本上每封信无论是发出还是收到,都会认真书写,认真读完。微信,QQ代替不了一封信的意义。
2018-6-26
大概去年的时候,读了姚谦的一本『相遇而已』,最近在看他的一本随笔『品味』。谈到生活的城市,我想对于家乡的城市,可能更喜欢市中心的闹市街头。而对于现在生活了几年的北京,更喜欢北京的郊区,它们更接近自然,而且每到一处都有可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和惊喜。可能在城市待久了就更想亲近自然,而不是被人和琐事牵绊,那些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归自然之中才会更加放松和愉悦。
姚谦是我很喜欢的作词人之一,其余的还有林夕、方文山。他们的歌词可以细腻地抚慰人们心灵的伤痛。内陆的作词人很是平平,似乎听了很多歌,却很少有触动人心的。此时,我只想到了马頔,朴树和许巍。
2018-6-28
读纪伯伦的诗集『沙与沫』,没读几篇,一下就喜欢上了。有人虽然评价他的狂放,但我更从他诗中读出了一个诗人的自信和对世间万物的向往,他站在更高的高度回答了我困惑已久的问题。比如,人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只有向往之心才能超越。 我时常摇摆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像是一刻不停的钟摆一样,不分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