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的古槐

光武中学,位于宛城区瓦店镇的最南端,是宛南的一所名校。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鄙人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三十七载。

解放前,就有进步人士在这里创办教育,当时的学校叫“兴华中学”。著名的人士有蒋振东、李香波等。这两人当时声名远播,名重一时。蒋振东是清华学子,和乔冠华是同班同学;李香波是中共地下党员,是公认的大才子,口才相当地好。現在附近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对他们都有传闻。

光武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里走出了一名清华生,一名北大和一名北师大。升入重点大学的就更多了。

不仅如此,光武学校还有一张非常靓丽的名片,那就是光武的古槐。

这棵槐树生长在校内大门口的左侧,是棵本地槐树。树干老态嶙峋,有三米多高,树围非常粗,有一丈五尺余,需三人才能合抱。树干的内部早已腐朽,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树洞,东边的一面有个洞口,人可以从洞口进入,洞内能站三个人。

古槐的前世今生,有着不同做说法。一说刘秀年轻时在此读书,亲手所栽;更离奇的说法是,王莽撵刘秀时,刘秀逃亡路过这里,休息时将马鞭杆插入此地,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些说法,史书没有记载,也无法考证,只能是一种美丽的传说。我个人推测,本地槐生长相当慢,能长到树围一丈五尺多,至少也得一千年;树干内部腐朽形成一个巨大的树洞,估计也得一千年。说是千年古槐,并不为过。

刘秀当年在宛城一带举兵,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闹革命。他的两位得力大将马援和邓禹都是邓州人,史书上都有记载,《后汉书》也有记述。因此,当年刘秀路过光武这个地方,不是没有可能。南阳市有两条横贯东西的马路,一条叫光武路,一条叫邓禹路,就是一种佐证。

刘秀当年说过一句很豪迈也很浪漫的话:“当官要当执吾金,娶妻要娶阴丽华。”想象中,阴丽华是新野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古槐最为茂盛。那苍劲的枝干,繁茂的枝叶,形成了一个擎天浓郁的树冠。每到夏天,人们三五成群在树荫下乘凉、歇息。这里也是班级考试的天然场地,只要天不下雨,天天都有考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名。”那些年,光武附近的村民,只要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必来参观古槐。客人们进了校门,猛然看到这棵古树,都是十分的惊愕,有的还叫出声来。惊愕之余,仰望着,审视着大树,很是入神。或者是双臂抱着槐树,绕树一周,量一量树的腰围。最后是和槐树合影。那时候人们拎着照像机,很是神气。当一群人在树下站好后,摄影者或远或近,或蹲或站,变换着姿态,选择最佳角度,然后调焦、定格、按快门。在镁光的闪耀下,瞬间变成了永恒!

人们都知道黄山有迎客松,孰不知光武也有“迎客松”。只不过它是槐树,而不是松树。1999年春天,有五位日本人来此参观,学校让我和总务王老师负责接待,给他们做一些介绍。我们的讲解,日本人似懂非懂,但对老槐树很有兴趣,仰望着古槐转了一圈又一圈,并伸出拇指相互交谈。他们说的什么,我们也听不懂,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在称赞古槐,估计在说:“这棵树真是大大的!千年的有!”后来,他们在古槐下留影,离别时依依不舍。

老槐树生长在僻远之乡,如果生长在5A景区,那将会身价百倍,知名度将大幅度提升。或许成为国家级保护树种,全天候有人守护。“王侯将相,宁无种乎?”

默默无闻的古槐,人们把它奉为神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槐树下烧香的络绎不绝。那时候学校没有封闭管理,进出校园此较容易。烧香带有一种迷信色彩,人们不敢公开活动,都在晚上进行,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悄悄地烧香,放炮的不要!

但除夕晚上例外,人们可以公开地进行。届时,人们来的很早,将供品在树的周围摆好。如果来晚了,抢不到位置。将供品摆好后,守候在一旁,等待子夜的钟声。待钟声一响,人们争着燃香放炮。霎时,槐树下烟雾弥漫,鞭炮声震耳欲聋。烧香人虽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但烧香时都很虔诚。有的磕完头,在地上长跪不起,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是在祈祷,是在许愿。烧香,将持续到大年初一的黎明时分。

其实,老槐树和普通植物一样,进行的只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不可能有主观意识,也不可能有神灵。人们供奉它,是因为人们在精神上能够得到一种慰藉,一种期许,一种释然,一种寄托。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遗憾的是,在“非典”前夕,古槐遭遇了一场灾难。树上长满了一种褐黄色的小虫,密密麻麻,叶子逐渐枯黄。当时学校的李校长聘请了市林业局的专家救治。专家考察后支招,在树的根部大面积刨土施药,并对枝叶喷撒药剂。但收效甚微。致使大部分枝叶枯朽、残断。但病愈后的古槐,浴火重生,焕发了新的生机,存留的枝干生发了许多新枝新芽。古槐,展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如今的古槐,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气息。古槐的神韵犹在,古槐的坚毅和尊严犹在!

古槐,这千年的古槐,这光武的古槐!

————李旭生,于老家李璜.2021.4.25曰.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第二初级中学(光武中学)门前一棵两千余年古槐,三人合抱,树心朽空,内可容人上下。传说系刘秀犁地歇息时,牛鞭杆插地而生

光武古槐

作者:向往阳光

(0)

相关推荐

  • 安平县有棵千年古槐你知道在哪个村吗?

    在安平县耿官屯村中,有一棵老槐树很有名.我20多年前就看到过.树干一定被雷劈过的,那时候,树中间是空的,可以容纳两个人.斑斑驳驳的老树皮昭示着它经过的累累岁月和风霜雨雪.其中一个很粗的侧枝伸出五六米远 ...

  • 「犁城传说」济阳垛石镇千年古槐的故事

    折断后的古槐 (1958年12月29日,济阳县合并到临邑县,称临邑县.1960年10月5日恢复济阳县) 在济阳县垛石镇东西大街正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槐,人们称之为仙槐.神槐,其神奇的的经历与传说,一直在 ...

  • 《天地间》72 号征文:骑行百里拜谒古槐 || 朱志世(山东德州)

    骑行百里拜谒古槐 作者/朱志世 编辑/落英小桥 进入七月,灼热太阳烘烤着大地,气温总在三十度以上,天气预报的雷阵雨迟迟不下.高温考验着骑行者的决心和毅力.可是,比天气更热的是骑行团队热情,无论什么样的 ...

  • 山东作家‖【村口的那棵老槐树】◆郭丽武

    作者简介 郭丽武,文学爱好者,最近学习写作,作品散文<深秋游太公湖><红叶美景醉我心--博山红叶柿岩游记>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平台发表,另有多篇诗稿发表于< ...

  • 槐荫树下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 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 ...

  • 【小屋原创】古槐

    对那棵古槐,我是景仰的. 没见到它之前,我想它应该是一棵苍劲挺拔.枝叶婆娑的参天大树,因为人们叫它"大槐树".在这个小城,提到大槐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而我只知道它在一条 ...

  • 初冬景山

    为了看看观德殿 又来到景山 上次来是秋末 现在已经入冬 从观德殿出来 在园子里走走 一拐弯儿 就来到了槐中槐前 槐中槐 种类:国槐  科属:豆科槐属  级别:一级 编号:11010202169 位置: ...

  • 古槐情深

    有人敬仰松树的伟岸,有人喜欢白杨的端直,有人崇尚梧桐的葱茏,而我唯独对老家的那棵百年古槐情有独钟. 我家坐落在鲁北小清河畔的博兴县麻大湖边.这里水草丰美,湖光秀丽.我家的院落是具有鲁北风情的四合院,土 ...

  • 长篇连载《我的起源》1《两棵古槐 》上/轩诚清读

    <我与世界>第一部  <我的起源>之"槐荫村落"一 两棵古槐(上) 我们村子中央,在村中穿过的大路边上,并排矗立着两棵古槐,这两棵古槐至今都生长在我的记忆里 ...

  • 长篇连载《我的起源》2《两棵古槐 》下/轩诚清读

    文 / 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两棵古槐粗得各自都要几个人才能合抱,暗色的树皮开裂着,像披了一身鳞甲.东边的一棵还更要高大些,枝叶繁茂,铺天盖地:西边的一棵低了点,却一枝干枯的枝桠 ...

  • 寿光记忆‖野虎村的石牌坊、古槐、野虎沟

    ​野虎村,寿光城北十五里.民国<寿光县志>记载的是"叶护".关于村名由"叶护"到"野虎"的来历,传说叶护庄前有杨家庄,有&quo ...

  • 七律·题兴隆寨古槐

    文/平逢春 历尽沧桑枝叶荣, 躯斜腹朽骨筋铮. 根窥地铁饮泉水, 梢荡乌云俯绣甍. 晨唤丽人飞舞步, 晚邀君子赏韶声. 客家莫笑当今丑, 曾载东都一段情. (2017-11-11)

  • 古刹魅影2.古槐树上

    站在树下向上看,一根枯藤如蛇般缠绕着老槐树盘旋而上,最终隐匿在老槐树的枝叶深处.老槐树的枝干顶着尖刺,古怪地乱展着,黑乎乎犹如魔鬼的爪牙.沿着枝干再看过去,向阳处的一串串槐花儿已露出了白色花瓣,一串串 ...

  • 古槐·上篇||文/严苏;诵/徐栋

    作者:严苏 缘是一场最美的相逢. 如果,此缘为文字.这样的相逢是不是更浪漫呢? 何况,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浪漫. 平台1月19日推出<那个自比农民的作家>一文,有读者留言,说自己朗读了严苏老 ...

  • 古都与千姿百态的古槐

    除了十八槐,故宫御花园的东南角,还有一棵巨大的龙爪槐,又称"蟠龙槐" 国庆节前夕,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西部断虹桥至慈宁宫区域,西部参观通道"断头路"就此打开.其中 ...

  • 揭秘国子监里的古槐:罗锅槐吉祥槐是怎么来的?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北京的国子监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东边与孔庙毗邻,体现着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国子监可以说是北京最古老的学校.国子监里是古槐成片,在我国 ...

  • 一日一画|石峰《古槐高柳夏荫清》

    一日一画|石峰《古槐高柳夏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