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125136050@qq.com
在当今华州摄影界,提起刘焕民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可以说他是继摄影前辈张韬等人之后,在华州摄影界颇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而其子刘智霖则子承父业,似一颗闪耀的摄影新星,在华州大地冉冉升起。
刘焕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县侯坊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年间在南侯坊小学上学时,家境贫困,姊妹众多,常因交不起三五块钱的学费而自卑。唯一能给刘焕民带来快乐的,是可以在课余时间画画。一张张充满童趣的随手涂鸦之作,是他内心真实想法的写真,也寄托着他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从侯坊中学毕业后,在叔父刘德京的引领下,刘焕民拜师华县文化馆肖凤民老师学习画画,期望能考上美术学校。天不遂愿,考取无望后,刘焕民奔波于华县侯坊、下庙、柳枝、赤水、高塘等等乡镇集会日,摆上一张桌子,给客户的黑白照片上色为彩色照片,赚取零花钱。1978年,刘焕民从同学郭可新处购买了一部二手照相机,肩头跨上这部“丹东牌”双镜头相机,他骑着自行车在侯坊一带走村串户,为社员们拍照。当他手里攥着第一次照相挣来的九块钱站在父亲面前时,父亲含着热泪鼓励道:“我娃能靠手艺挣钱了,好好干!”
上世纪七十年代,刘焕民先后当过队里的记分员、大队部的出报员、广播员,并被推荐去铜川煤矿当工人。在这期间,刘焕民一直随身携带着那部破旧的二手相机,随时记录身边的美好瞬间。1987年9月,刘焕民应聘至华县城“艺光照相馆”当技术助理。华县“艺光照相馆”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华县摄影大师张韬创办。在愈发深入的与摄影前辈张韬接触后,刘焕民被张韬对景物独特的观察角度和精湛的拍摄手法所震撼,他如愿以偿的拜张韬为师,虚心求教,潜心深造,使自己的摄影水平日益提高。两年后,刘焕民回到侯坊街,开办了极其简易的“蓓蕾照相馆”挣钱谋生。在接不到业务的时候,他背着照相机,跑遍了华县西北部,为渭河沿岸一带的村民及单位学校提供拍照业务。
1995年6月,是刘焕民从事摄影行业以来的一个转折点——他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摄像机,是当时华县境内最早拥有摄像机的人之一。当时的华县城乡,逢红白喜事,主家必请摄像予以记录,这一股热潮的兴起,直接兴盛了华县的摄像业。入手第一台摄像机后,刘焕民不断充实自己的摄像技艺,除了向华县摄像前辈讨教以外,他时常与周边县市摄像同行进行交流,并定购了十余种摄影摄像杂志,及时获取时下流行的拍摄手法。由于他勤学苦练,对技术精益求精,加上服务热情,诚信为重,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华县西北方乃至沿河赤水辛庄下庙毕家一带名声鹤起。
在华州站稳了脚跟,刘焕民的摄影摄像技艺也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随后,刘焕民与人合伙开办婚庆礼仪、开业庆典等各类公司。2012年底,刘焕民诉资8万元,购置了华州首架摄影摄像大型摇臂设备。
刘焕民在调整摇臂摄影器材
由于各方配合默契,服务周到,“刘焕民”成为华州摄影摄像界的一张名片。在刘焕民的带动和影响下,不少有志青年加入了这个行业。2019年,在华州区影视协会换届选举中,刘焕民深负众望,成为常务会长。受父亲刘焕民的影响熏陶,刘焕民的儿子刘智霖从小也爱摆弄相机。高中毕业后,刘智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跟父学艺,在父亲刘焕民的言传身教下,他很快掌握了摄影摄像的基本要领,走上了工作岗位。和父亲刘焕民一样,刘智霖好学上进且有天赋,他利用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搜集各项信息,熟练掌握了影视采集、录制等一系列技巧,成为父亲事业的得力助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发现刘智霖具有演讲天赋,便鼓励他兼学司仪。在父亲刘焕民的支持下,刘智霖到渭南拜著名司仪孔迎亲为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司仪深造。目前,他不但在摄影方面获得国家级摄影资质认证,在影视制作和司仪方面也呈现出较高造诣。除了父子俩热心摄影事业,刘焕民的爱人张芳玲也是水平相当的摄影师,经常受邀参加各类活动。儿媳段亚宁为会计师,多年利用工作之余从事化妆行业。一家人倾心事业,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很受众人羡慕。现在的“华州区刘焕民婚庆礼仪服务中心”,以刘智霖为主,很受顾客欢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耀华年,祝愿刘智霖这颗影视新星像雄鹰一样在影视天空展翅翱翔。沿着父亲的足迹在新的时代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创造新的辉煌。作者:李正英,华县侯坊人,中共党员退休职工,渭南市诗词学会楹联学会理事,《渭南诗词》编委,华州区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著有诗集《心声》《千诗百联吟华州》,参与编写《渭南诗词大全》《多彩赤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