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为了自己去待人处事
老子对孔子说:“善于经商的人虽然富有但却像什么也不拥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笨的人一样毫不外露。你应该尽快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因为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一点好处。”
孔子说自己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
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
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的。”
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白白惑乱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也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你如果修道,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哪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你是在破坏自然规律,败坏人的天性啊!”

老子问孔子是否得“道”了,孔子说:“我求了27年,仍然没有得‘道’!”
老子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三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晋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
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哪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迹’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记,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
《道德经》第七章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就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许多聪明人读懂了这条天机,因此成就非凡!而老子的这种价值观也是被后人很好地继承下来了!
比如说,刘备看起来大公无私,满口仁义道德,以德服人:三让徐州,但最终得了徐州;不肯接受荆州,但是最后抢夺了荆州;他老是以大汉皇叔自居,立志要匡扶汉室,但最后自立称帝等等。
刘备就是因为领悟透彻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天机——无私为大私,最终取得了成功。正如刘备的字号“玄德”寓意所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即: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曾国藩是湘军的统帅,但初期时老是打败仗,还不得人心,搞得幕僚们都纷纷离他而去。曾国藩很是费解,幸得幕僚赵烈文指点一句“集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猛然豁然开朗,然后变得“大公无私”,大力推举奖赏手下有才干的将领和幕僚。
这样一来,便是众心归附,也很快开创出了有利局面。其实,“集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也是老子所说的“无私为大私”的一种表现形式!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是喜欢读《道德经》和《曾国藩全集》,所以他的很多价值观和老子、曾国藩的也高度吻合,是一脉相承的!
白岩松在新书《白说》中说道:“‘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让30岁的我豁然开朗!任何圣人,都不鼓励人们自私,而是鼓励你为他人、胸怀天下,但他们引导你的方式是无私为大私——真正无私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是最多的!”
就如老子所说,天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滋润万物,让万物一年四季生长轮回,最后成就的是自己的天长地久。所以说,无私为大私,既是天地之道,也是人世之道!

现在社会,人们普遍都私利心过重,太于急功近利,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越是自私,越是福气浅薄。
自私的人,德行不好,口碑不佳,日久见人心,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来往,自然是“失道者寡助”!
而无私的人,乐于奉献,有舍得精神,不会因为小的利益与人斤斤计较,人缘好,口碑好,自然最后是“得道者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