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漫谈|地黄,古今认识差别大,如何正确解读

地黄药用有三种,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鲜地黄为新鲜采挖,不好保存,药房不备,熟地黄为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而成,生地黄和熟地黄是主要饮片品种。鲜地黄甘、大寒;生地黄甘、苦,寒;熟地黄甘、微温,三者性味有异,功效自是有差别。

中药学教材载生地黄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其主要应用有三:1.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证;2.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3.内热津伤口渴证。这些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功效与应用自是不错,但当我们读《神农本草经》关于地黄的介绍时,我们会发现古今对地黄的理解有较大不同。

《本经》云:“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我们先来说说“折跌绝筋”,折跌绝筋就是各种外伤致筋伤,局部红肿疼痛,可能你要说生地黄没有活血祛瘀之功效,能治这个吗?的确,现在少有用生地黄来治此症的了,究竟生地黄是否有此功效呢?原来,这是生地黄的外用功效。张山雷《本草正义》中说:“然凡跌仆敲扑,肌肉血瘀发肿青紫者,以鲜生地捣烂厚敷,自能去瘀消肿,活血定痛。乃知地黄去瘀,自有天然作用,不可误认其腻滞物质,而遂疑古人之言。”这里说的是鲜地黄,若没有鲜地黄,用生地黄以水浸之后捣烂外敷也有此效。由此,又引起一些医家误会,以为地黄为散血逐瘀之专药,则又有失偏颇。关于这个张山雷进一步解释道:“考跌仆打扑,瘀在肌肉而发肿发热者,鲜地捣敷,确有成绩,是借其寒凉以散蕴热,则痛自可止。而行血一层,尚在其次。”我认为这种解释非常合理。

地黄味甘,是补阴血之要药,其功效多与此有关,《本经》谓“填骨髓,长肌肉”即指此补益之功言。至于“逐血痹”、“除痹”,是指阴血补养后充足后能使血脉通畅,非指地黄有直接消积通痹之功效。

再说养阴生津,对于口渴津伤,现在我们常用生地黄。但我读仲景书,其治“大烦渴不解”(《伤寒论》26条)、“大渴,舌上干燥而烦” (《伤寒论》168条)用白虎加人参汤,并不用生地、玄参之类所谓清热养阴生津之品,这就告诉我们,阴虚津伤之证,不可一味寒凉滋补,要注重恢复胃气,胃气健旺津液自能生成而烦渴止,所以仲景于白虎汤中加人参。关于这一点,胡希恕老先生也告诫我们:“白虎汤加人参,非亢进胃气才能恢复津液。古人的方子就这样子。后世的方子就加麦冬、生地了,滋阴,光滋阴,但胃要是不好,也是白搭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最后,简单谈一下熟地黄。生地黄经炮制成熟地黄后其性由寒转为微温,专补肝肾精血,是补血滋肾之要药。这种炮制方法是唐宋以后才有的,这也给临床用药多了一种选择。在用到地黄的常用方剂如补血的四物汤中,如果患者阴血不足兼有虚热,我们就用生地,如果单纯以精血虚为主,则用熟地,可根据病情灵活选择。熟地滋补之功著,以九蒸九晒为佳,九蒸九晒绝非故弄玄虚,药物的有效成分就在反复蒸晒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药效增强。古今医家喜用熟地黄的,首推张景岳,其补益方剂中用熟地黄甚多。

然而,熟地滋腻碍胃也不可不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健,补血是徒劳,脾胃虚弱、痰湿体质及舌苔厚腻者不宜用之,或可加砂仁、陈皮以佐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