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认知的不同

昨天,我收到儿子武术班的教练发信息,告知可以报名12月底的考级。当时看到这则信息,我心里就想,教练肯定是群发的消息,儿子才上了十几节武术课,此次就先不参加考级了。而老公则持不同的意见,他的想法是,既然教练已经发通知出来了,那就说明有机会过级,直接报名参加就好了。面对同一件事,我们俩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不同根源在于认知的不同,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往往就在于认知的不同。一、认知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这件事,这个问题。而自己的角度则源于自己的认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抱怨女人败家,惯于买买买。同样对于女人爱买东西的习惯,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女人败家,而马云却看到了商机。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A与B是同一部门的两个员工。早晨在电梯上,他们遇见了他们部门的经理。俩人同时跟经理打招呼。结果呢,经理没有回应。A想:可能我声音太小了,经理没有听到。B想: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或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经理生气了,才不理我。A呢,依然心平气和的上班,工作,而B呢,则惴惴不安,战战兢兢,生怕经理背后给他穿小鞋。俗话说:“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的。就像上边的A与B他们并不清楚经理为什么没有回应,而是从各自的认知出发,给这个事件构想出原因。一个认为无伤大雅,一个则是噤若寒蝉。二、认知不同,事物的发展轨迹不同曾经在儿子的阅读课本上看过一则小故事-《秀才解梦》

一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到入住的客栈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故事中的秀才前后的认知转变对事情的发展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若是依着算命先生的说法,秀才肯定是心灰意冷地回家,此次赶考肯定不中;而幸好秀才听了老板的解释后,及时转变自己的认知,放下了心中的担子,最终得偿所愿。现实中也是如此,你的认知是积极还是消极,将突发事件看做是机遇还是阻碍,对待事物的发展产生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三、认知不同,你的未来之路不同俗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是想做个小摊贩,养活自己就可以呢还是想自己创业,在各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其实全在于你的认知里,在于你对未来的规划里。

就像大家经常听的那个故事一般有三个砌墙工人在砌墙,一个过路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正在砌一堵墙!”第二个人抬起头说:“我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第三个人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调,脸上带着笑容热情地说,“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若干年后,第一个人还在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为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从故事不难看出,三个人的起点是一样的,同样都是砌墙,而三人最终的发展结局却是大相径庭。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觉得原因就在于各人的认知。第一个人只是单纯的砌墙,只要砌好就可以了;第二个人,目标长远一点,他不认为是在砌墙,他觉得是在盖楼,而盖楼需要更多地东西,这种认知逼着他去学习更多,进而提升自己;第三个人目标更加远大,他把砌墙看做是城市的一部分,这又促使他从更高的角度去追求,而这种认知迫使他需要更多更高深的知识,从而他的成就最大。

现实中往往也是如此。刚出校门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差不多,但是若干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些差距往往就在于你对自己的认知,对未来的认知规划中。混得好的那些人,总是在不断的突破自己,积极寻找改变的机会,努力地充实自己,不断升级;混得差的那些人,总是囿于眼前的安逸,得过且过,最终将自己逼入死局。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往往在于认知的不同,它随时随地影响你看问题的角度,你处事的方式,你未来的发展之路。

(0)

相关推荐

  • 转弯

    一个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客栈,做了一个梦,梦到在墙上种白菜,下着雨他戴着斗笠又打着伞,和朝思暮想的姑娘入了洞房却背对背睡在一张床上,秀才醒来觉得这梦奇怪,便找个算命先生来解梦,算命先生说:" ...

  • 考虑问题不要总往坏处去想

    考虑问题不要总往坏处去想 窦 旭 民 人世间,遇事只要往好处想就会感受快乐,乐观的人即使在困苦.危机中也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随时都可能陷入迷途,甚至掉进沟里, 古代,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 ...

  • 新公学:乐观者

    -- 欲强必先有乐观之心,欲胜必先存乐观之道.是故,乐观是向上的人生之首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乐观美好的奋斗.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用乐观的心态分析事物,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进行抉择.哪怕是面对失败.困 ...

  •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在于认知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决定了其成长与发展的程度. 认知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态度层面,即看法. 叔本华曾经说:"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 ...

  • UC头条: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在于认知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决定了其成长与发展的程度. 认知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态度层面,即看法. 叔本华曾经说:"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 ...

  • 哲思 |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认知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星河赴梦 Catch丶秋 - 银河赴约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 ...

  • 哲思|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认知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决定 ...

  •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认知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决定了其成长与发展的程度. 认知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态度层面,即看法. 叔本华曾经说:"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 ...

  • 哲思|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认知。

    哲思|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认知.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一个 ...

  • 哲思|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认知【一点资讯】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认知的三个层面 决定人们行为背后的密码是认知,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深度,决定了 ...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认知思维

    水木然 洞见 2020-11-05 作者:水木然 来源:水木然学社(ID: smr8700) 心里有爱,所以看到的都是爱.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在于认知思维来自洞见00:0015:40 ♬ 点上方绿标可 ...

  • 论语日课132: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认知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6.12) 弟子冉求说,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做起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