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巴巴 2016 大幅降薪事件?这会成为互联网行情拐点吗?
今年很多阿里暑期实习生,据说已经拿到了口头offer,不过最后被通知还要参加更激烈的竞争。就算拿到最终offer的,待遇也降了:算法、研发、产品偏技术岗10k每月,运营岗6k每月——看上去这个薪酬对于应届生还可以,不过在互联网行业,在BAT为首的人才争夺大战下,过去几年互联网人才薪酬水涨船高,2013年阿里便用60万年薪+北京户口吸引北京牛校的牛人,10k每月的技术岗,确实是有点“惨淡”。
高校招聘有三个高峰期:大三、研二(读两年的是研一)通过暑期实习拿一轮Offer,秋季再在校招中拿一轮,开春之后,还有一轮。不过很多优秀的应届生都是在第一轮即实习阶段就拿到了不错的offer(在互联网行业以BAT为代表),有一些会就此打住,还有一些面霸会继续在后续招聘中不断“收集OFFER”,尽管这种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拿offer,但还是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对此到乐此不彼。今年阿里有了这样的动向,恐怕更多同学会去拿一堆offer来寻求一种安全感,因为几个月之后依然还有不确定性。
不过,阿里在BAT中给到应届生的待遇本身就相对低一点,阿里本身不是太看重名校背景,更愿意给应届生一个“平台”(对应届生来说平台还是蛮重要的,去阿里干过未来创业、跳槽,都有一定竞争力)。
技术人才百度最肯给钱,产品类、游戏策划类人才腾讯的吸引力最大,除了起始offer更具竞争力,还有丰厚的年终奖,当然百度和腾讯也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论功行赏,应届生如果进入牛逼的团队,干一年相当于在别的公司干几年。当然,腾讯和百度的平台也不错,例如能去腾讯微信参与这款超级App就是很多应届生梦寐以求的。而且腾讯和百度更亲睐名校应届生,近年来还将猎取人才的触角,伸到了硅谷,专门有负责海外高端人才的HR团队,据说公司海归比例连年增加。
所以在阿里宣布缩减应届生名额之后,腾讯等“友商”很快开通了绿色通道,去“捡人”,面向今年在阿里实习过的应届生。看上去“人才争夺”还在继续。
有人在知乎问,“(互联网行业)的winter真的来了吗?BT会跟进降薪么?是该接受降薪去BAT,还是去创业公司拿高薪?”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是否迎来真正的寒冬。
在过去几年,甚至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之后,就一直有评论者说,“互联网泡沫大、冬天要来了”……这类话,过去看像是危言耸听,但今年恐怕不一定了。如果过去一个月(2015年8月)中概股的大跌,不是偶然事件的话。
实际上,就在大家安稳睡觉的这几天,中概股依然是“跌跌不休”。
从过去一段时间的中概股表现来看,这应该不是正常调整或者波动。
所以,互联网人才是否迎来winter?要看接下来几个月,互联网行业是否真正迎来类似于2000年前后的萧条阶段。
每一次泡沫破裂之前,都不会有官方宣布(经济危机、金融风暴、世界大战开始前都没人宣布的)。但如果接下来中概股继续萎靡不振,甚至是进一步下跌,恐怕互联网人才行情会受到影响。
人才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由行业价值决定,而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就是这个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看看今年萎缩了多少了?
能否去创业公司拿高薪?如果大的中概股下跌,创业公司又岂能置身事外?创业公司的钱,其实主要还是取决于已上市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互联网巨头们本来会投资,而VC、天使们的钱,很多同样来自这里。比如阿里巴巴上市,很多高管和员工套现了就会来创业或者做投资。而大家投资的阶段性目标,正是期望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如果整个资本市场不乐观,上市的期望显然会降低。
所以,如果BAT都到了减薪裁员的程度,期望去创业公司拿高薪是不现实的——不排除少部分创业公司确实能一枝独秀有这个财力和发展潜力,比如DJI。但整体而言,互联网行业人才与互联网行业是“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创业公司在存钱过冬了,本来就不多的钱捏得更紧了。
所以,是否受到影响要看接下来几个月股市的表现。如果朝着悲观方向发展,那么阿里本次举动就是一个拐点,如果逆转,阿里本次降薪就不会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想想,互联网行业人才价值真的没有泡沫吗?肯定有,而且几乎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通信等行业反而在降薪。所以在可能的寒冬到来时(迟早的事情,可能在你刚毕业、可能在你开始供房,可能在你结婚生子……甚至在你人到中年),你要准备好足够的粮食过冬,以及增强真正的实力。
我们还是应该乐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