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32)熊廷弼复出 再次受排挤 2024-05-07 05:01:33 (132)熊廷弼复出 再次被排挤 万历皇帝活着的时候,官僚集团排挤熊廷弼的时候,多少还有所收敛。问题是,等万历皇帝一死,小皇帝哪经得住,众多官场老油条们的集体忽悠,于是很快就把熊廷弼弄到一边了。万历皇帝死后一个月,熊廷弼就下课了。熊廷弼下课后仅仅半年,辽阳、沈阳就失守了。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二月,辽东70多座城池,都被满清占据。面对这种惊人的事实,东林党人的态度是什么呢?自然是,这事与我们无关!万历皇帝死后,东林党通过“移宫案”,大举爬上政治舞台。泰昌皇帝(从前的太子朱常洛)死后,东林党又通过“红丸案”,迅速接管整个中央政府。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东林党“众正盈朝”后,面对辽、沈失守,曾做过什么积极的努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这就是东林党可以指天划地无所不能的主要法宝。因为东林党奉行的原则,永远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辽东丢了70多座城池,与东林党有关吗?没有!因为东林党什么事也没有干过,自然不会有错的。问题是,皇帝重用东林党,就是为了让他们坐在朝堂上扯淡吗?熊廷弼下课后不久,辽、沈就失守了。我无意说,熊廷弼不下课,辽、沈就不会失守。问题是,熊廷弼下课的结果,就是辽、沈很快失守了。所以小皇帝就决定让熊廷弼复出。熹宗十分焦急,再降旨,赞扬他过去保辽有功,说自己因误听“流言”,而大臣们又不为他“剖分”明白,故轻率准你辞职回家,很快他就感到后悔。现在,真相全部查清,给你恢复名誉,并决定起用你,继续为国效力。最后,他恳切地说:“尔当念皇祖环召之恩,今朕冲年,遘兹外患,勉为朕一出,筹画安攘,其即日叱驭前来,庶见君臣始终大义。”《明熹宗实录》。(摘自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圣旨上的文字,可能不是小皇帝亲笔所写。但是相关的意思,肯定是小皇帝的真实想法。因为里面的内容,清晰的可以看到,皇帝认错的意思。这种圣旨,如果皇帝不划好大框子,估计没有人敢写。因为,什么叫皇帝误听流言?什么叫看在皇帝年幼的份上?这绝不是臣子敢随便写的内容,除非皇帝给臣子定下基本的调子,否则,臣子绝不敢这样起笔的。但是熊廷弼复出后,又很快让挤到一边了。熊廷弼为什么会被排挤到一边呢?据是因为阉党从中做梗。其实呢,这种说法,扯淡到了极点。因为当时是天启元年,哪有什么所谓的阉党呢?我们必须得知道,魏忠贤总督东厂是天启三年底的事。熊廷弼第一次被排挤出局时,正是天启皇帝刚上台的时候。当时的东林党,正通过红丸案、移宫案,在大明帝国呼风唤雨。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熊廷弼被排挤出局。熊廷弼第二次被排挤出局时,天启皇帝刚上台一年时间。当时的大明帝国,正是东林党众正盈朝的时候。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熊廷弼被排挤出局。大家之所以一边倒的排斥熊廷弼,那是因为基于官僚集团的角度,熊廷弼拿着鸡毛当令箭,一心逼迫官僚集团给他准备十八万军队、九万匹战马,还要足额足数,这本身就是熊廷弼的不对。而且,我们也很难说,大家排斥熊廷弼是毫无道理的事。因为满清有多少军队?满清都是超人?你一口一个,没有十八万军队、九万匹战马,就无法和满清打仗,你这不是扯淡吗?在这种背景下,官僚政客的态度都是,王化贞不错,熊廷弼也不错;王化贞有点问题,熊廷弼也有点问题。大家这样做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明天有了事,你千万别找我的责任;明天有了功劳,千万也要算我一份。当然了,不管大家怎么表演,最后肯定都会排斥熊廷弼,因为支持熊廷弼,首先就会面临一个无解的问题,那就是十八万军队、九万匹战马,而且还要足额保质,谁给提供呢?东林党权势最大的时候,分别是泰昌、天启初年(一共两三年时间),崇祯初年(一共两三年时间)。因为当时的皇帝,都是缺乏政治经验的小皇帝,所以才会相信东林党的忽悠。问题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溜,马上就显现原形了。天启初年,东林党众正盈朝,明帝国先是丧失辽、沈地区;后来更被努尔哈赤打得退到了山海关。崇祯初年,皇帝与东林党把阉党清出局,东林党大举复出,皇太极竟然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如果仅此,皇帝也不会发自心底的讨厌东林党。问题是,东林党身居高位,面对这种重大的后果,却都是一副此事与我无关的样子。总而言之,发生这种错误,皇帝有错、太监有错、邪党有错,我们东林党一点错也没有。你是皇帝,面对东林党这种表现,会是什么感觉?更主要的是,在这些事情发生前,东林党也从来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样子。至少需要干实事时,东林党从来也没有上窜下跳的努力过。能让东林党上窜下跳的事,永远都是三案那种四六不着的八卦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三案);永远都是正邪不两立的事(也就是人事调动的问题)。东林党一说自己的光辉历史。就是在天启初年、崇祯初年,东林党众正盈朝。问题是,东林党众正盈朝后,帝国的军事、政治、财政方面,可曾有一点点好转?东林党就王顾左右而言它了。人们总认为,魏忠贤崛起,是朱由校昏庸的结果。实际上,这是东林党让朱由校越来越失望的结果。崇祯皇帝最初,也是全面启用东林党。但是,几年以后,崇祯皇帝就开始压制东林党,并全面启用太监势力了。崇祯皇帝为什么这样做呢?崇祯的性格是外露型,而且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界的理解,所以就一再向大家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动机。总而言之,并不是我想重用太监,问题是,没有太监的约束,只是让你们贪污腐败更方便罢了。再总而言之,我重用太监,并不是因为我昏庸,而是因为你们太让我失望了!再总而言之,你们想让我撤回太监,也很容易。只要你们好好工作,我随时可以把太监撤回来。你们总说太监这样坏、那样坏,问题是,我越来越发现,你们比太监还不是东西。皇上初即位时,鉴于魏忠贤的祸败,将各地镇守宦官全部撤回,转而委任大臣。后来廷臣竞相建立门户,战事不利,粮饷不足,他们却不能献上一策,皇上于是想重新起用宦官。吏部尚书闵洪学率领朝臣,一起上一封奏疏争辩,皇上说:“如果群臣尽心为国,朕又何必用内臣呢?”众人都不敢回答。(摘自《白话明史.张彝宪》)因为崇祯皇帝的性格比较外露,所以人们对于崇祯皇帝重用太监、打击东林党的行为,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天启皇帝重用太监、打击东林党的行为,就觉得有些不可理喻了。事实上,天启皇帝重用太监、压制东林党的动机,和崇祯皇帝是一模一样的。总而言之,他们都是是渐渐发现,东林党就是一群大忽悠。当然了,也正因为崇祯皇帝性格比较外露,所以官僚集团和与崇祯皇帝博弈时,很容易看到崇祯皇帝的底牌。事实上,崇祯皇帝后来越干越被动,就是因为他的底牌,永远被官僚集团看的一清二楚。而天启皇帝的性格比较深沉,所以官僚集团和天启博弈时,根本不知道这个皇帝到底在想什么。所以,他们看到天启皇帝的代理人魏忠贤,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很多人总认为,大多数皇帝都是混吃等死型的。其实,这只是人们廉价的想象。谁有机会当皇帝,也会本能的关心国家大事。因为权力有时候比毒品更容易让人上瘾。谁手握权力,也会越玩越有瘾的。穿越小说之所以非常火爆,就是因为人们都希望,自己有机会过一把皇帝(或影响历史的大人物)瘾。而且我敢说,如果有人在写穿越小说时,写主人公有了奇遇之后,只是一门心思想着吃喝玩乐,估计这本书永远也无法畅销。因为主人公的这种表现,肯定会让所有的读者,都非常失望。因为除了人头猪脑的人,谁有了奇遇之后,就会只想着吃喝玩乐呢?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在幻想穿越时,都是想着如何建功立业,如何改写历史,如何让世人崇拜的。普通人没有这种机会,还都喜欢成天意淫,朱由校有了这种机会,自然不放轻易放过。天启皇帝乾纲独断时(重用魏忠贤时),已20岁了。无论从哪个角度,他也成年了。天启皇帝也许缺乏治国的能力,也许缺乏治国的意志力(愿意为此牺牲必要的享受),但是朱由校肯定会希望帝国变得越来越好。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熊廷弼的历史地位 赞 (0) 相关推荐 畸变的国器:明代特务统治的兴衰(晚明篇)(重磅连载) [精彩序言] 臣杨涟以十八大罪,乞罢黜魏忠贤及孽党阶品,则大明之日月,庶几复望重光矣.......自太祖高皇帝以江淮布衣之枭姿,甫定天下以来,阉患之炽,未若天启一朝也,朝臣甘做爪牙,认贼作父者,盖不下 ...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天启帝死前遗训不能杀,魏忠贤都做了什么 在中国古代,亡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很多,但是以明朝的灭亡最为惨烈,也最被后人唏嘘. 明朝先亡于北方流民义军,后来又被满人入主中原.跟偏安的南宋不同,大明在1644年灭亡得非常彻底,几乎没有翻盘希望. ... 【转】为何崇祯临死时会说:文臣误国,皆可杀 天启皇帝驾崩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启用东林党.此时,明朝内库还有白银二千万两,大明各地军饷充足,兵强马壮. 然而,十七年后,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号称大顺,那 ... 魏忠贤权倾朝野,恶名远扬;实际上,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者梁启超以'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来评价魏忠贤. 那魏忠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先来依据正史,做个比较详尽的介绍.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26) 熊廷弼经略辽东 (126)熊廷弼经略辽东 萨尔浒之战失败后.皇帝就让熊廷弼去经营辽东. 我们常常说,皇帝重用熊廷弼后,辽东的局面一时大变.所以熊廷弼如何如何了不起. 其实呢?这里面固然有熊廷弼的功劳.但是毫不夸张的说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33) 熊廷弼的历史地位 (133)熊廷弼的历史地位 许多人总认为,熊廷弼是第一流的统帅(军事专家). 熊廷弼是万历二十五年的解元(唐伯虎一类身份),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34)熊廷弼之死 (134)熊廷弼之死 天启二年二月,熊廷弼就被判了死刑.但是直到天启五年,熊廷弼也没有被处死.从这层意义上,熊廷弼已从死刑变成死缓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熊廷弼是如何从死刑变成死缓的? 这个问题,一直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四)夺门之变 (七十四)夺门之变 皇帝病得快死呀,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因为皇帝没有儿子,而且皇帝也不想让太上皇的儿子继位,更不想让太上皇复位:所以大家一时不知道,应该让谁来继承皇位了. 最后,大家商量来商量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三)一再与皇位擦肩而过的襄王 (七十三)一再与皇位擦肩而过的襄王 皇帝病危期间,政府的高级文职官员,竟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让皇帝亲自指定皇位继承人. 这个共识,简单去看,那是一点毛病也没有.但是,这个共识显然是大逆不道的.因为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五)军人集团最辉煌的时刻 (七十五)军人集团最辉煌的时刻 明代是高度成熟的官僚政治. 高度成熟的官僚政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 军方大佬无论有多牛X,也无法介入权力中枢.换而言之,与皇帝坐在一起讨论军国大事.制订战略决策的人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二)易储再起风波 (七十二)易储再起风波 上一节,我们说到,皇帝的儿子命小福薄,爬上太子之位后,仅仅一年时间,就死了. 太子死了. 围绕储君之位,马上就又起风波了. 因为,太子死了,应该让谁当太子呢? 有两个官员提议,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一)易储风波 (七十一)易储风波 代宗皇帝上位后,太子一直都是他哥哥(也就是太上皇明英宗)的儿子. 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明英宗的儿子,能强有力的占据太子之位呢?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六)明英宗是如何夺回权力的(上) (七十六)明英宗是如何夺回权力的(上) 石亨的权力有多大呢? 石亨本人是军界首席大佬:内阁首辅徐有贞是他的党羽:内廷的首席大太监曹吉祥是他的党羽:精兵云集的大同军区主管石彪是他侄子. 这种权力,真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