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十种思维方法

思维十法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十种思维方法,即排除法、正与反、普遍与例外、恒定与变化、转化和适应、集中与分散 、增加和删减 、并列和串行、改变顺序、差异和共性。

1、排除法

排除法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抓住主要问题的一种简单实用的工作方法。什么是重点、核心的问题,什么是次要的问题,可用排除法逐一分析。如果问题不是很重要,就先暂缓、搁置。重要的事情,要尽快地解决,要分清轻重缓急。

2、正与反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必须正确对待。 很多公司都要求员工必须严守标准地作业,员工一旦违规作业,处罚将是很严厉的。对于出现的问题,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从而解决问题。

3、普遍与例外

管理无所不至是不现实的,应当寻找异常和例外去管理它们,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的管理成本。也就是说一个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去找问题解决、缺点改进,这就是例外。俗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但有时却经常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无谓的事情。

4、恒定和变化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稳定和变化,减少管理难度。比如,一些产品做了很长时间,工序很熟,产品质量稳定,就可以少花些时间去管理,而 对于那些新产品,就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投入最好最有经验的人员,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去生产制造,因为新产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

5、转化和适应

转化是指功能或目的的转达移应用,适应指通过改善或修正,使其符合预期使用效果或作为它用。

6、集中和分散

用一个特定的标准或角度将事物分类成某些项目或单元,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处理,不同的分别处理。这个法则又叫做统筹学原理,用得好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7、增加和删减

即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就要加上去;没必要的,如果有就要将其删除。这个方法充分体现在5S整理原则中,也就是在整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就是将必需与非必需品加以分割,而这个加以分割的目的就是便于管理。

8、并列和串列

可根据时序并列或串列工作,缩短滞留时间。

9、改变顺序

即分析事物的差异和共性,根据物质特性解决问题。

10、差异和共性

即分析事物的差异和共性,根据其物质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