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做到豁达地看待生死

生死是个特别大的话题,死亡也是人们不敢,也不太愿意触及的话题,但是我们每天面临生生死死,所以生死成了我们怎么也避不开的话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也对死亡避而不谈,如老子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寿”,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第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等,都谈到了死亡命题,但对死亡都没有作出详细阐述。

同样孔子在《论语》里对死的话题好像刻意避开,如《先进篇第十一·一一》“未知生,焉知死。”《颜渊篇第十二·七》“自古皆有死”等,对死亡,让人正确面对就是。

但中国人对待死亡就像对待出生一样,隆重而虔诚,孔子也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待死者,不仅要以礼的方式安葬,还要以礼的方式祭祀。虽然这般庄重地对待死亡,但没有人对死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想的挖掘。而相对更重视生命,希望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能够尊重生命,修养自身,逐步了解和掌握人生的意义。直到庄子的出现,我们才看到中国文化系统地对生死的阐述。

庄子的生死观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道两家的思想,确立了作为生命本体的“生身”,区分了超越性的“心死”和经验性的“人死”,提出了“齐生死”的生死观。(吴迪《庄子“齐生死”的逻辑理路及其思想特质》)

“齐生死”什么意思?就是平等地看待生与死,或者说生与死就是平等的。我们得感谢古人高超的造字技术,《说文》曰:齐,禾麦吐穗上平也。太形象了吧,也就是齐等、齐一、平等、同等的意思。既然是平等,那就可以说,生和死是齐一的,是相平等的。

庄子“齐生死”的逻辑理路,从本体论上建构生与死的同等地位,将生与死还原为自然现象,以祛除二者的神秘性,通过进一步强调生与死的社会性内涵,消解生与死的差异性,最后以庄周梦蝶的思想实验深化生与死的同一性。庄子的生死观在宇宙生成论、认识论和伦理实践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吴迪《庄子“齐生死”的逻辑理路及其思想特质》)

生和死怎么是平等、齐一的呢?

《庄子·至乐》篇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距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意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翻译一下,大家会看得非常明白,庄子妻死,惠子来吊唁,没想到庄子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她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

可见庄子并不是无情,开始他对于妻子的死,也感觉悲伤,但想通以后,知道生死变迁,生和死是变化相通的,就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就不再哭泣,把死当作生一样看待。

《列御寇》篇云:“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白话意思是,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弟子们打算厚葬他。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太阳和月亮为连璧,把星星当作珍珠,把万物当作陪葬品。我的丧葬用品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么!”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和老鹰吃掉你尸体!”庄子说:“天葬让乌鸦和老鹰吃,土葬让蝼蛄和蚂蚁吃,从乌鸦老鹰那里夺过来给蝼蛄蚂蚁,为什么这样偏心呢!”

这就是庄子认清了死亡的道理后产生的豁达、淡然和安详的态度,视生若死,视死如生。变化是必然的,死亡只是人生落幕,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是一种存在转化为另一种存在,来自无,复归于无,这就是他对生死的态度。

所以,庄子云:“死生,命也;有其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咰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亡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已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内篇·大宗师》)

庄子说,生死是生命的必然过程,它好像昼夜运行不息,符合自然的规律。人是无法干预的,这都符合事物变化的情理,人皆以“天”为生父,而且爱戴它,何况对于卓然独立的大道呢!世人认为国君的才智、地位超过自己,应为其效忠而牺牲,何况对待卓绝的真人呢!泉水枯竭了,鱼相互拥挤在陆地上,用呼吸的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与其赞美尧而非议桀,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与道化而为一。大地用形体托载我,用生长来勤劳我,用衰老来闲逸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出生看作好事,就应该把我的死亡也看作好事。

但贪恋生,惧怕死是人之常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有多少人能够懂得死亡,有多少人能够不恐惧死亡,有多少人能够在死亡来临时不手足无措,有多少人能够在亲人、朋友离去后不忍受煎熬和不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所以,在对待死亡时,要想做到内心平静,心态坦然,就要建立死亡意识,了解生命的有限和无常,懂得死亡是人生必然的一个过程,懂得生与死的平等。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还会深深迷惘、惶恐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吗?因此,我们一般人要免除人生忧患,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修行的过程。学习庄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肯定生的价值,也要肯定死的价值,把自己修炼成至人、神人,坦然面对和接受生与死,这样才能达到万物齐、生死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有如此境界,又何妨人生不洒脱,不豁达!

人生匆匆几十载,所以,在有生命时,尊重生命,让自己洒脱一点,豁达一点,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好爱我们的家人、亲戚、朋友,让自己开心,让他人快乐。

(0)

相关推荐

  • 庄子是一个缺少人间俗气 追逐灵魂自由的圣人!

    庄子就是庄子,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受外界左右.他从不刻意去揣度旁人,也不希望别人多留意于他.他优游自在淡泊名利隐于江湖,不谋一官半职,不求功名利禄,不守俗礼陈规,虽不得不食人间烟火,但却少人间俗气 ...

  • 18岁女生立遗嘱留2万元给朋友:理性看待生死,也求心理安慰

    #18岁女生立遗嘱留2万元给朋友#[#00后开始立遗嘱#:理性看待生死,也求心理安慰]"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以后会更加认真地活着."今年刚满18周岁的大一新生小红来到中华遗 ...

  • 平和地看待世间万事多变无常,亦是一种豁达。

    刚来西班牙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好的闺蜜.是一个很可爱的北京姑娘,开朗活泼. 在异乡无聊又无趣的日子里,她常常陪着我在热闹的街头散步,一边谈天说地,一边在路上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 有时,我们挤在小小的单 ...

  • 李较利中医师:白血病患者生死边缘的一线生机

    下面这位患者罗某,男,63岁,湖南省新化县洋溪镇人,那是2020年9月22号因感冒在当地诊所治疗无效,后转县级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被医院诊断为白血病,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患者转市级医院经化疗后,未见 ...

  • 洪学智看待180师:志司太专注进攻,三兵团的命令过于模糊

    作为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对180师的问题也做了总结.他从志司.三兵团和60军.郑其贵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战场态势及相关人员的临场处理情况,总结得非常客观.全面. 洪学智 志司:太专注进攻,对敌人 ...

  • 生死书网站资源(手机版)

    生死书网站十五周年(手机版) 作者:生死书  http://blog.sina.com.cn/fosss 正能量 海量资源入口,生死书 网站十五周年(手机版),在电脑版的基础上对网页源代码做了大量优化 ...

  • 清明节档电影《生生》,聚焦生死话题,堪称台湾版《送你一朵小红花》

    关于生死题材的电影,我们看过不少,前一段时间热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就是其中一部,最近,又有一部关于生死话题的电影要上映,那就是<生生>. 该片将于4月2日上映,导演安邦,主演 ...

  • 从子女八字命理看待教育问题。刘远见

    作者:算乎刘远见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都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不同的成长环境,如家庭或是学校,加上不同的管理方法等都会让孩子表现出不一样的个性特征,有些孩子孩子似乎天生就非常的乖巧懂事,并不需要家长操 ...

  • 无所谓生死,或许才是老人长寿之道

    身体疾病和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到老人的健康.而人到晚年的时候,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那么人到老年如何快乐生活呢,如何保证自己心理健康呢?振东老年健康给大家提8点建议,希望帮助到众多老人. 1.见人多微笑 ...

  • 第08章 八字断生死

    吉凶好测,生死难断.八字断生死是令预测者最头痛之事,也是八字最难断的一项.正是因为难,一旦断准却又是最能征服人,又最让预测者自豪的事,因此历来学易者都对此孜孜以求,结果又望而怯步. 民间有些高人,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