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与京城的不解之缘
从北宋的汴京,到南宋的临安,到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建盏虽然在东南一隅的福建烧制,却与京城有着数百年的不解之缘。
北宋京城开封府,宋徽宗以《大观茶论》论盏
北宋(公元960-1127年)定都于开封(又称东京汴梁),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人口过百万,富甲天下。
现在的开封市,是在地面6~9米以下北宋东京城遗址上建立的。除北宋东京城以外,开封地下还叠着数座古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开封城(局部)
宋代流行点茶、斗茶,固有蔡襄“茶色白,宜黑盏”之说,建盏作为其中“色绀黑,纹如兔毫……出他处者,皆不及也”的存在,自然受到点茶方家的偏爱。
到了徽宗一朝,徽宗本人极爱点茶,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中记载过,徽宗点茶技巧极高,点出的茶沫如“疏星朗月”。
▼《延福宫曲宴记》书影
徽宗不仅雅好点茶,还亲自撰《茶论》,因成书于大观年间,后世称为《大观茶论》。
在此书中,徽宗特意论述了茶盏的鉴赏、挑选与使用。相当于当皇帝的为茶盏写了一篇小论文,而其所称赞的最佳选项,也便是建盏。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大观茶论》
▼宋代北苑贡茶产地离建窑距离较近且有水路相通,贡茶与贡盏一同进贡到京城。《宣和遗事》中也有徽宗使用建盏、惠山泉点茶的记载。
除徽宗、蔡襄等为茶与盏著书立说之外,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名家亦在诗文之中记载称颂过点茶与建盏。可以想见,彼时开封的名流茶宴之中,亦少不了建盏的身影。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苏轼《送南屏谦师》
南宋都城临安,出土曜变残件与其他建盏残件
靖康之后,宋高宗于1138年定都临安(今杭州市)。南宋时期建盏依旧风靡,陆游、杨万里诗作中就曾提及,撰写《茶具图赞》的审安老人也是南宋时人。
▼《茶具图赞》书影,该书是中国第一本茶具图谱,书中总结宋代点茶步骤中十二种重要茶具,并以白描形式配图。
日本将三只传世建窑曜变盏和一只建窑油滴盏定为国宝,图为其中三只▼
而杭州的原东南化工厂遗址出土了一只曜变残件▼
原杭州东南化工厂遗址,位于杭州市内江城路与上仓桥路的交叉处,距离南宋皇城旧址甚近,南宋时此地一带为重要官府的集中地。
此遗址出土的建盏残件并不止一例,可知建盏在南宋的都城,亦为茶局中常见。
▼原杭州东南化工厂出土建盏乌金釉残片,墨书底款:“张大内位”。
新中国首都北京,建盏之风卷土重来?
元时点茶之风仍在,明初朱元璋罢北苑贡茶之后,点茶法亦被散泡法代替,北京城的老少爷们饮茶社交逐渐也不用建盏了。但过了几百年,又有了新变化,建盏和京城的缘分,并未结束。
从馆藏文物上看,目前为止,故宫博物院、国博收藏的宋代建盏偏少。
倒是他国首都博物馆,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等馆收藏的宋代建盏,吸引了较多注意。
▼大英博物馆收藏建盏与剔犀盏托
所幸建盏的个性、魅力与底蕴,终于让它在工业时代又回到世人视野。
1979年开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恢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1981年成功恢复建盏兔毫釉。
▼现代新仿建盏细节
2001年,宋代建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建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代建盏在国际拍场上逐步拍出高价,还在2016年创下7800万的纪录▼
建盏的技艺传承与新盏工艺品的研究生产,也得到官方扶持与市场认可。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茶圈、收藏圈的朋友开始关注建盏。
喜欢它与众不同的黑色与铁系分相析晶釉,喜欢它背后承载了千年的宋代茶事。
2017年,厦门金砖上,建盏非遗传承人所烧制的建盏与福建五大名茶组成礼盒,央视报道此事,同时建盏的百度指数一度超过紫砂壶▼
2018年建盏更是以151.8亿品牌价值,852指数的品牌强度位列南平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名▼
作为多朝故都以及新中国的首都,北京长期以来不仅是行政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茶圈和收藏圈对建盏的关注,自然少不了北京的玩家一份。可以说建盏在虽然京城一度隐匿,如今有卷土重来,再续前缘之势。
而北京的常住人口和节假日人流量,也是极具规模。
▼黄金周的故宫门口
建盏君到北京了!
建盏由于本身整体偏黑,拍摄时极难布光,网络上难以传达原貌,能亲自上手,体验原本的釉色表现、手感重量,效果更佳。
▼建盏君北京馆内随拍,实物上手更美
为了与全国各地的盏友交流建盏,吸引更多圈外朋友认识建盏,更好地推广建盏,我们一直希望在窑址之外的地区设点。
2018年,开始实施此构想,于厦门开设分店。
今年年初,我们在北京798艺术区物色场地,准备开设第三个“据点”。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开业时间定于5月18日,届时如果方便的朋友,欢迎莅临参观,具体地点与相应开业活动请扫码咨询▼
推荐阅读:
点右下角「在看」
送本文到朋友们的「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