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召 : 畿左——三河诗人郝植恭与宝坻
郝植恭(1832-1885),字梦尧,直隶三河县沙岭村(今北京顺义)人。沙岭郝氏为三河望族,积善世家,这个家族清代有十三人中举,郝植恭曾祖郝瑞麟,一生行善,世称“郝善人”,受皇封。
郝植恭为咸丰壬子(1852年)科举人。同治五年(1866),任山东夏津知县后,又任堂邑知县、临清知州、莱州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十二年(1873年)和光绪元年(1875年),三为同考官,按察使衔。长于诗作,与丰润赵国华,玉田蒋庆第并为畿左名诗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作《济南七十二泉记》。著有《椒雨轩制艺》《漱六山房文集》《漱六山房诗集》行世。
郝植恭与宝坻有很深的渊源,他的先母王氏,是宝坻北王家族王长禧(诗人高继珩堂舅父)之女。因此,他小时候就到过宝坻。并与李光庭等宝坻人有交往。
李光庭,字朴园,是宝坻林亭口人,宝坻李半朝家族重要代表人物,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得中举人后任内阁中书,后赴湖北黄州任知府。他秉承家学,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其中最有学术价值的是他于道光末年所著的《乡言解颐》,还有《虚受斋诗集》《吉金志存》等著作传世。李光庭与郝植恭年纪相差很多,两人之所以有交往,原因是李光庭孙李凤珂娶郝植恭堂姐为妻,两家是姻亲。在《漱六山房诗集》中有多首关于李光庭的诗作。在《呈李朴园先生》诗里说:“幸托葭华居末戚,敢将诗句赠频频”,葭华就是较远的亲戚,两人虽然是较远的亲戚,但是却频频有诗作交流,交往颇多。李光庭把他的著作《虚受斋诗集》《吉金志存》赠给郝植恭,李朴园死后郝植恭作“哭李朴园先生”四首:“昔日追陪杖履新,今朝绵邈溯音尘,春宵觞詠成陈迹,良夜琴樽感旧因,绛县年华推国老,黄州风月忆诗人,村中暮鼓城头角,并作凄凉泪满襟”。“不乐中医守最坚,忽闻捐馆倍凄然,流传著作三千卷(著有虚受斋诗集乡言解颐瓮斋闲话等书),管领风骚四十年(公解组后主持风雅四十年)。七老耆英追洛社,一生宦游拟坡仙。周彝汉鼎摩挲古,留当箴铭启后贤”,这首诗是对李光庭一生的总结,把李光庭比作北宋的司马光和苏东坡,体现了诗人对李光庭的崇敬之情。
在这首诗里诗人还明确提到李光庭是《乡言解颐》的作者。周作人先生如果读过这首诗,也就不需要为考证《乡言解颐》的作者而大费周章了。
咸丰某年的一个初春,郝植恭来到宝坻林亭口,住进了李半朝家族的西轩,在这里他结识了张丕绩、张硕和寓居宝坻的吴调之等人。
张丕绩,字禹襄,号次瑄。道光己亥年(1839)年生,林亭口人。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进士,散馆授编修,历任登封,安东等县知县。善书法。张家是林亭口仅次于李半朝家族的科举世家,张丕绩与其兄张丕弼,堂兄张丕烈,一门三进士。
张丕绩家与郝植恭居住的李氏西轩相邻,彼时张家庭院中一株古老的白海棠花盛开,张丕绩做海棠诗,郝植恭和之:“闻说西邻放海棠,闲庭人静月痕凉,风流编入神仙谱,高雅开宜处士庄,醉态娇娆浑欲睡,芳魂蕴藉岂无香,只因误受梅花聘,林下归来总淡妆”。
郝植恭对张丕绩的书法也很欣赏,写道:“硬黄爱搨双钩字,虚白能生一室辉”。
郝植恭在林亭结识的另一个朋友名叫张硕,字味盘,一字蔚盘。监生,没有做过官,关于他的资料很少,目前仅知他与张丕绩同族,他有个女儿嫁宁河进士王焯,王焯是定海抗英殉国三总兵之一,民族英雄王锡朋的曾孙,王焯的哥哥王照字小航,是现代汉语拼音的创始人。
张硕是个趣味高雅的隐士,弹的一手很好琴,郝植恭在《题张蔚盘琴谱》中写道:“张君好古性嗜琴,欲辩五声和六律,方虑调高和者稀,忽得吴札为之师,采辑群说著为谱,朝夕乐此都忘疲。我来林亭数相见,得与高人共笔砚,美酒葡萄供夜谈,名园桃李开春宴,我爱张君义气豪,诗成一卷领风骚,不求进取真高士,自爱清流且布袍”。从文中得知,张硕所弹之琴名“春雷”,是乾隆己酉年七月宝坻王北川所制,王北川出自宝坻北王家族,春雷琴是宝坻历史上见于记载的,唯一产自宝坻的古琴。
郝植恭在林亭口居住期间还对所见闻和林亭宝坻等地的风光有所歌咏,他在过王生厚故宅里介绍,“王生厚林亭之故家子,以游荡废业,妇家招之去,留年余,生一子,旧态复作,禁之不可,遂入空门。犹不时往来于林亭间,见者咸以为戒”。
对于林亭口的风光,郝植恭这样说,:“藤萝荫翳竹萧森,乐趣何须书里寻,披图想见拈花意,烟水茫茫思不禁,君家村北村南路,田田碧叶遮无数,板桥流水夕阳西,布袜青鞋时独步,忆昔林亭我旧游,满堂菱芡正初秋”。“翠浮荷沼晴波暖,绿映松窗月夜虚”。诗人笔下林亭口是一派水乡的景色。对于宝坻周边的景色写道,“郊原麦气净无尘,细认归途试画轮,学语林莺留去客,折腰堤柳拜行人,潮平渡涨三篙水,路曲花飞一片春,日暮云阴天欲雨,驱车辘辘出城门”。
郝植恭于春天来到林亭口,初秋离开宝坻,期间与张硕,张丕绩等人结下深厚友谊。
作者简介:周春召,天津宝坻人,地方史志研究者。著有《清代宝坻朱卷集成》。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