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害怕得罪人,身边95%的人你都能得罪得起

在生活当中,人们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的培养与维持。有的人活得洒脱,如诗仙李白一般,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有的人则活得很累,时刻要留意与他人的关系,生怕得罪了别人。

各种压力早已让我们喘不过气,繁重的工作、学业,家庭中的各种杂事,子女的养育与教育等,都让我们的内心不堪重负。

如果再因为顾及社交中其他人的感受,处处小心翼翼,那么这种压力足以让我们窒息。

社交边界

从古至今,我们会见到许多性格温和、不愿得罪他人、喜欢顾全大局的人,通常称之为“老好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性格源于他们本身的“讨好型人格”。

他们将自尊摆在特别低的位置,在社交中甚至可以完全忽视自己的尊严,反而很看重他人的感受。

这类人并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尊严,所以外界和他人对他们的评价十分重要。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格外看重外界个体的感受。但是这种需要小心维持的关系十分脆弱,薄如蝉翼。

然而,外界和他人对你的赞成态度并不完全是因为你,有时只是因为你做的某件事情他们也喜欢,仅此而已。比如发表社交平台,他人的肯定并不一定是对你本人有好感,只是针对这件事而已。

所以,存在讨好型人格的个体在社会生活当中,身边往往是那些瞧不起别人和喜欢利用别人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心态呢?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的人生只有自己做主,外界别人的看法始终是他们的,与我们无关。

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要明确社交边界,所谓社交边界就是将自己的事物与外界他人的事物区分开来,划分明确的边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揽过来,导致自己超负荷运转。


每个人都有喜欢或讨厌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作为交流对象的我们所不能决定的。

如果社交边界不够明确,误以为这种事情是自己的职责,就会出现拼命讨好别人,使其对自己有好感的行为,即讨好型人格。

一旦明确了社交边界,就会很清楚意识到,什么事情是自己分内的、力所能及的,什么是自己所不能决定的、无意义的事。这样一来,便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腾出大量精力用以支配。

姿态决定位置

外界会对我们做出一定的评估与判断,有时候一味摆出低姿态,事情的结果也一样不尽如人意。这又是何原因呢?

如果姿态过于低的话,别人会瞧不起你。社会交往是一种互动行为,彼此既是信息发出者也是收到信息的一方,没有必要太过于谦卑,让别人看不起。

最好的状态就是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的低姿态是谦虚,是有修养;而过于低姿态那就是没有人格尊严,在社会交往中是不会受到别人正常对待的。

那些在意别人是否会“报复”自己的人,往往姿态很低,会让别人瞧不起,从而失去一些地位。一味低姿态和忍让会让社交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后欲壑难填时,恐怕就“骑虎难下”了。

那我们是不是真的不用在意身边人的感受呢?

基本是如此,不要有畏惧心理,害怕别人被你“得罪”,即使是地位、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也一样。

“老好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容易命令,有可能会被人摆布。所以在社会交往尤其是职场之中,如果你本身拥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那么别人是不会被你“得罪”的。

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百无禁忌、为所欲为。对于我们而言,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状态。

看完点个“在看”

分享给更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