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白浒镇铸造业的踪迹
探寻白浒镇铸造业的踪迹
葛店白浒镇村是我市远近闻名的铸造之乡。
但凡某一行业能在某一地持续发展并成规模,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而是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沉积。探寻白浒镇铸造业的历史脚步,我们不妨从当地赵姓的铸造作坊谈起。
白浒镇有铸造经历的家族不少,赵氏铸造只是其中一支,他们铸造的“铁牛”现收藏在市博物馆。
据《赵氏宗谱》、《白浒镇赵氏宗谱源流序》中记载:“我祖之原籍实南昌故郡,村名瓦西坝赵家围人也,自明代迁居湖北……安居武昌县白浒镇……耕读为基,籍隶斯土,业兼铸造。”约在明朝天顺年间,即公元1457年以后,白浒镇赵氏铸造业就开始了。从那时清末至民初,在这漫长的500多年中,不论是历经战火纷飞的岁月,还是天灾人祸的侵扰,赵氏的炉火从未熄灭。到清末民国初年,约传承了十七八代。
数百年来,赵氏的铸造是以家庭方式生产的,靠人拉风箱烧炉,用黄泥制模,虽说他们的生产工艺没有大的提升,但生产的犁头“平展锋利”。清末,当地的禀生王炳青曾撰联赞:“一炉何奇,辅天地而造化,三角虽小,使草介以消磨。”据七旬老人赵万朋讲,1946年,伯父赵思初与自己的父亲赵思恒商量,祖上传下来的铸犁头,没有大的发展前景,不如改为铸造生活所必需的顶罐、铁坛等产品。赵思恒也有同感,觉得这样的老产品,是应该淘汰。
铸造犁头与铸造顶罐,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区别。犁头的厚度有3毫米,而顶罐越薄越好,其厚度不超过2毫米。铸造工件越薄越难,其成品率也低,在工艺技术上,这就是对他们的挑战。
那时的技术创新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结果,他们在武汉损失了全部家当。不过,在生产工艺上,赵氏铸造终于从生产单一的犁头,上升到了能生产顶罐、铁坛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日用品方面。
至1949年,位于村子中间周家巷,有赵氏两座炉坊,即赵和煦家的前场炉房和赵德恒家的后场炉房。两座炉房,约每隔三天开一次炉,其产品靠人工肩挑,走村串户销售。
那时制模是用黄泥,制模一般需要十来天。模好后,便是开炉,一般开炉要一个班子,如烧炉、抬铁水、拉风箱、送煤等。
新中国成立后,赵氏铸造实行合营,成立了“利民铸造社”。赵思恒因股份大,技术精,被选为铸造社主任。
1954年,利民铸造社受淹,到了下半年洪水退去后,被洪水浸泡了几个月的铸造社再要启动,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因受灾后,就连生活也很困难,无钱投入铸造生产上来。
因此,铸造业只好停了下来。从1962年起,赵氏铸造通过从“白浒镇铸造队”、“白浒镇铸造厂”等集体企业,发展到现在。
在集体经济时期,他们又将泥模改为模,至此,赵氏铸造工艺实现了第三步提升。
现在,赵氏铸造传承了二十代,其铸造工艺由黑色铸造提升到有色铸造,生产的水泵系列已具有了现代先进工艺生产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赵氏铸造共有铸造专业户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