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时间,麦豆医生如何将“名医到家”拓展到8个省,100座城市?丨基层案例
2017年,动脉网策划了以“向下的力量——寻找中国基层医疗最佳实践案例”为主题的案例征集活动。5月17日、18日,将在成都举办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促进会主办,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论坛”,面向全产业征集“中国基层医疗最佳实践案例”,围绕《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报告》发布,从产业政策、技术演进、商业模式、产业合作等角度探讨基层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分享优秀的基层医疗实践案例。
了解更多活动详情及报名,请点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
2015年的夏天,麦豆医生创始人徐鹏开始酝酿名医到家。前几年做随访服务,让麦豆医生积累了不少专家和患者,这次业务重心的转移,源于徐鹏顶着烈日,走访基层的感触。
麦豆医生CEO徐鹏
有一次,他陪同大医院的专家来到一家县医院带教查房,空荡荡的病房内,鲜有病人。空置率高、复杂病例误诊率高、疑难病例收治不了,虽然对某些县医院的医疗境况早有耳闻,然而这番亲身感受,还是让徐鹏感触良多。
“这种情况并非是特例,它更像是我国基层医疗的一道缩影。不仅是患者,基层医院,同样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徐鹏说。
了解到这番情况后,2015年11月,经过了数月的筹备,麦豆医生正式推出了名医到家服务。希望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医,同时,帮助基层医院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撮合的生意如何实现?
基层医院,有两大需求:
第一,医疗服务能力弱,医生整体临床水平低,因此迫切需要专家的帮扶;
第二,由于医生水平不高,基层医院的病人很少,国家一直提倡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很难真正实现这一点。
基于这两点需求,麦豆医生通过名医到家平台,将专家和患者,导流到基层医院,真正完成基层医疗的水平提升,将患者留在基层。
以衡水中医院为例,麦豆医生的专家,每两到三周,便会来到医院。以门诊带教、会诊查房、病例讨论、手术示教等方式,帮扶基层医院和患者。
对医院和医生来说,专家和患者的获得,不仅为自己创造了效益,而且有了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也能让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专家而言,通过麦豆医生平台及其合作的基层医院网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点执业。
基层的患者,通过麦豆医生平台,在家门口就可在线预约专家门诊,享受到优质的专家诊疗服务,免去外出就医的长途奔波之苦。
省钱、省心、省力。患者的就诊体验是麦豆医生关注的重点。专家门诊之后,麦豆医生会邀请患者对专家的诊疗服务进行评价。根据麦豆医生的统计分析,患者的好评率约为94%。
麦豆医生的盈利主要来自于部分患者会诊费用和基层医院支付的费用。从模式上看,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业务。不仅患者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医生,专家还能通过固定出诊与县医院的医生形成一帮一的关系,指导当地的核心骨干医生,提升自己的治疗水平,从而将患者留在医院治疗,提升医院的效益。
如何从0到1?
2015年,名医到家上线之时,恰逢元旦和春节前夕。一开始,名医到家合作的医院只有一两家,前三个月时间,基本都在试点医院验证模式。那个时候,月订单量才堪堪200个。
从2016年3月开始,麦豆医生开始积极拓展合作医院,在更广泛合作医院网络中验证整个业务的闭环。
由于名医到家业务直接深入到基层的县级和地市级医院,因此拓展的第一步,需要在目标地区,找到了解当地市场的城市经理。“在城市经理招聘上,我们踩过很多坑。”徐鹏说。
因为名医到家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市场上基本没有现成的人才,可以招来即用。麦豆医生曾尝试过医药代表,但后来发现虽然医药代表在医院拓展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后期的运营呈现明显的劣势。
经过若干尝试,麦豆医生锁定了城市经理的行业方向和从业经历范畴,在这个过程中,也总结开发了城市经理的培训体系。
“如今麦豆医生过百人团队中,超过一半都是城市经理”。徐鹏告诉动脉网。
城市经理到位后,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麦豆医生在县级市场的品牌认知基本为零。一个陌生的品牌,如何敲开院长的门、如何在众多移动医疗模式中凸出优势、如何取得医院的信任,都是业务拓展中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就是在这样不断碰壁、总结、优化、再执行的过程中,麦豆医生团队又攻下了10家县医院。通过这10家医院,麦豆医生很快将模式走通,并进行不断优化。
一年左右时间,便已经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安徽、浙江、福建在内的8个省、30多个城市,与超过200家医院达成了合作。
目前,麦豆医生已经做到每月1万多的订单量。据徐鹏预计,2017年,麦豆医生的业务将会扩张到全国的15个省,约100个城市中。
2015年,麦豆医生获得了6000万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团队的扩展,宣传和推广层面,麦豆医生并没有采取砸钱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这部分的费用很少。
更为难得的是,麦豆医生已经在覆盖的1/3的城市中,实现了盈亏平衡,虽然总体盈利还尚未实现,但也一直处在增长过程中。
构建新型医联体
“两会提出要全面构建医联体,麦豆医生的名医到家服务,实际上便是在帮助医院,对接大医院的专家,这同样是一种形式的医联体。”徐鹏告诉动脉网。
据他所言,名医到家,实际上是一个共享医院的概念。和传统医院比起来,麦豆医生并不自己建医院、买设备、请医生,而是和医院合作,把基层医院的场地、床位、设备等闲置资源盘活起来。医院通过加入到麦豆医生这个共享平台,与共享的专家资源进行匹配,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医疗联合体。
合作伙伴方面,1月份刚刚拿到1亿元天使轮融资的华医心诚医生集团,以及华夏泌尿外科联盟,都与麦豆医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名医到家平台,来推广其专家医生服务。
对于患者,徐鹏算了一笔账,全国每年在区县,大约有2亿人次到一二线城市去看病。大量的资金和社会成本,都耗费在医疗之外的东西上。如果以人均3000元来计算,这类人群,每年的医疗外总开销约为6000亿元。10个亿就可以盖一家大医院,6000亿元,就能多开600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共享经济的产生,能显著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让患者不用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专家。”徐鹏说。
构建价值服务
中国社科院朱恒鹏,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要建立分级诊疗体制,首先就要赋予社区中心主任们充分的权利,让他们琢磨怎么用好医生护士,怎么把患者吸引来。至于如何让适合做家庭医生的三甲医院大夫来社区,不用三甲医院院长来考虑,交给社区中心来考虑。最开始可以通过多点执业的方式,让三甲医院医生一周来社区坐一两天门诊,慢慢地,如果他们在社区能有更高的收益、患者更喜欢,再让社区中心的主任们想办法把他们留住。”
正如朱所长所言,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医联体,包括基层医院在内,很难真正把分级诊疗这件事推动下去,其实还是因为缺乏动力。对各方来说,没有产生经济价值,就很难形成商业模式。而麦豆医生所做的事,就是在构建这样一种价值服务。
注:文中与该企业相关数据,均由受访人提供并确认。
作者|郝雪阳
微信| hxy94241617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推荐阅读」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