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两万平方米,孵化100多家企业,衍禧堂要做医疗领域的“创新工场”

进入到21世纪后,创业的潮流顺着时代的疾风不断向前狂奔。这背后,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和新商业文明不断建立过程中所带来的机遇。根据创投研究机构全球创业观察的报告估计,近十年每年有超过1亿家创业企业成立,新模式、新技术层出不穷。

庞大的创业数字,无疑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只是刚搭好团队和成立公司,还仅仅是踏上漫长“取经路”的第一步。资本短缺、团队分工不当、产品定位不清晰、内部管理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创业失败。可对于初次创业缺乏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上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企业孵化器(Incubators)。在我国,企业孵化器也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通常,孵化器分为政府赞助、大学赞助、私营三类。政府赞助是用公共资金设立创新中心,提供硬件设施和面向市场方面的专业支持。企业私营的孵化器,提供融资、管理等服务。大学的孵化器大多会从大学脱离出来,注册成企业,兼容了学术和企业管理的双重特性。

孵化器如何陪伴企业成长?能提供哪些服务?在医疗创新领域,有哪些孵化的痛点和难点?又该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动脉网专访了专注于医疗创新孵化的优质企业——上海衍禧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衍禧堂”)创始人翟靖波女士。

覆盖行业企业近百家,深耕医疗创新创业服务

衍禧堂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级医疗科技孵化器,拥有三个创新基地和一个医创空间,分别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张江东区现代医疗器械园以及张江中区,总孵化面积达20000平方米。该基地专注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的中小企业创新转化孵化、服务咨询、天使投资。现园区已覆盖行业内企业近100家,公司服务辐射单位达到300多家。

“我之前是做企业咨询服务的,与无数的企业打过交道。当见到的企业越来越多,我发现企业不光是有咨询需求,还有商业策划、资源对接,以及融资等各种需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有了创办孵化器的想法。”谈及创办衍禧堂的缘由,翟靖波女士告诉动脉网,“当时刚好也出台了私营孵化器的支持政策,天时地利人和,这事儿就这么成了。”

为什么选择医疗与大健康领域?在翟靖波女士看来,一是我国医疗健康市场充满想象力:我国人口体量全球最大,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医疗健康市场占GDP比重大,且保持稳定增长。二是医疗创新领域的探索壁垒更高,也更难,因此更需要专业的机构去帮助创业者,给到它们相应的资源与资金等。

具体来说,衍禧堂为医疗创新企业提供的服务有HiMed社群、医创空间、创业导师指导、Biodesign创业营、共享实验室,以及天使投资等。其中,HiMed医创社群是由衍禧堂联合35位热衷于医疗创新创业的先驱者和追梦人共同发起的,聚焦于医疗创新创业的一个交流对接平台。发起人分别来自于医疗产业界、投资界、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团体等多个领域。从2014年至今,HiMed医创社群已举行近百场线下沙龙活动,目前已聚集8000+行业内粉丝关注,核心会员群友超1000人。

“在与医疗创新创业的同路人的交流中,我们越发坚定地认为要利用好现有的这些资源,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和创业者同命运共患难。”翟靖波女士表示,每当遇到一些优质的创业伙伴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创业征途中折戟时,都颇感惋惜,“无论是团队背景,还是项目的idea,都十分过硬。但创业的坑太多了,可能就仅仅因为资金问题、专利问题等,企业就倒在半路。”

正是在这一善念的坚持和优质服务的把控下,衍禧堂不断获得各种殊荣。2009年,衍禧堂被张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认定为张江高科技园区专业孵化器(沪张江园区管[2009]1号);2010年,衍禧堂被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创业孵化器(沪科创(2010)第53号);2011年,衍禧堂荣获国家创新基金3年补助建设“张江东区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基地和技术联盟”;2012年,衍禧堂被科技部认定为创业投资服务机构;2016年,衍禧堂获评国家级医疗科技孵化器(国科发火(2016)418号);衍禧堂成为“上海市创业首站”首批合作机构之一,上海市孵化器服务能力评级优良……

搭建国际化平台,吸引全球医疗科技创新项目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衍禧堂所处的区位和战略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区位优势上,衍禧堂位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创新的驱动器,总计面积75.9平方公里,主要汇聚了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药物研发及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

目前园区内有超过1000家的生命科学企业、大学和研发机构等,其中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如罗氏、礼来、诺华、雅培等研发机构集聚,园区内集聚了9所高等院校,经认定的研发机构168家(其中,国家级10家,市级21家,区级137家),公共服务平台42个。

近几年,衍禧堂正在搭建国际化平台。2018年3月15日,在“中澳生物科技投资与合作峰会”上,“衍禧中澳科技孵化器”正式成立,落户张江。该平台旨在通过线下活动的形式为200多个澳洲项目在HiMed平台进行展示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2019年9月24号,HiMed  Accelerator国际医创中心成立,第一批6个海外项目进入加速营。

截止目前,入驻衍禧堂的艾维德医疗已赴港上市,仁度生物获得了1亿元B轮融资,益普康达被哈尔滨精准基因公司收购。不仅如此,衍禧堂还协助美国上市公司巴德医疗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协助芬兰抗体龙头企业Medix工商在上海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中心等。

以海爱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是一家为医疗机构及医学人员提供三维医学影像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所服务的医学领域为神经外科及脑科学。公司所拥有的“扩散神经束追踪”专利技术使产品在神经部分成像上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

2019年衍禧堂孵化器投资了爱谨医疗种子轮,并通过HiMed平台的资源推广这个项目,例如在2019年的全球创业周、宁波生命健康创业大赛、Slush南京站、漕河泾科创嘉年华等大型活动中对该项目进行露出。2020年,爱谨人工智能成功获得数千万的投资。而这背后,离不开HiMed平台资源的支持。

针对未来发展,翟靖波女士表示,衍禧堂将继续优化服务,并承担起引进优质国际项目和培育顶尖本土化医疗创新项目的责任,致力将衍禧堂打造成为国际化的专业孵化平台。“好风凭借力,在创新创业的好时代里,衍禧堂一定不辱使命。”

*文中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0)

相关推荐